德國帶美國,美國帶東亞

本帖於 2024-09-21 11:44:24 時間, 由普通用戶 半坰 編輯

古希臘是現代科學的搖籃。文藝複興後,意大利成為世界科學中心,出了布魯諾,伽利略,達芬奇等人。然後中心轉到英國,牛頓,波義耳,哈雷,又轉到法國,拉格朗日、拉普拉斯、拉瓦錫。再轉到德國,愛因斯坦、玻爾、歐姆、高斯、李比希、霍夫曼。

德國帶美國

從19世紀後半期到20世紀初,德國是世界科學中心, 1933年之前,30%的諾貝爾獎得主來自德國,而同期的美國隻占5%,而且美國獲獎的7人中,5人曾留學德國。

直到納粹上台,迫害猶太人,愛因斯坦等眾多德國科學家轉移到美國,才導致美國崛起和世界科學中心的轉移。

德國是世界最早有研究型大學和導師製的國家,對美國大學有深遠影響。特別是德國大學要對研究領域了如指掌的”透徹”理念。19世紀許多美國大學校長都有留德經曆,他們從德國學到了學術自由的原則,大學的研究職能,以及現代的大學製度。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是美國曆史上第一所研究型大學。首任校長吉爾曼曾留學柏林大學,他引入德國模式,最初聘任的53名教師幾乎都有在德國學習的經曆,其中13人有德國博士學位。

德國在二戰期間引領世界科技。 幾年裏花樣翻新,開發出多種高性能兵器。雖然多數還隻是原型機,有噴氣戰鬥機,軍艦,潛艇,坦克,反坦克武器等。

Gotha Go 229,是二戰後期德國霍頓兄弟設計的噴氣式飛翼飛機,和美國80年代研製的B2隱形轟炸機形似。

古斯塔夫巨炮,口徑800毫米,重1350噸,炮彈重7噸,射程50公裏。

Me-262(燕式),是德國研製的世界上第一款投入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  Me-262受到廣泛研究,推動了美蘇早期的噴氣機發展。美F-86軍刀和蘇聯米格-9戰機,都受到Me-262的影響。米格15采用自德國戰時研究的後掠翼,成為早期最好的噴氣式戰機之一。

對美蘇後來影響最大的,是V2火箭。 V2由德國在二戰中研製,是世界上最早用於實戰的彈道導彈,曾成功穿越電離層中的卡門線(據地麵100公裏),也可以算是世界上第一個航天器。

戰後,美蘇爭奪德國的火箭技術。美國獲得先機,100枚V2火箭在蘇軍占領前被美軍搶運回國。蘇聯則在1945年夏天,搶了一批德國的科學家,並把剩餘的V2火箭製造設施運到蘇聯。

V2火箭推動了蘇聯航天和導彈研發。 蘇聯的R-1導彈是V2的直接複製,在此基礎上,1959年科羅廖夫做出了280噸的R-7彈道導彈,而同期的美國,100噸以下導彈還接連失敗。謝爾蓋·科羅廖夫是蘇聯火箭和導彈設計主持人,曾被斯大林關過集中營。由他設計的火箭,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Sputnik,又把加加林送上軌道,一直領先美國。

1966年1月14號,他在研發登月N1火箭中途去世,年僅59歲(他的故事拍成《訓火記》)。同年2月3號,蘇聯月球9號實現了第一次軟著陸 (玉兔號軟著陸是2013),探知月球有堅實的表麵。第一個登月的,原本大概率是蘇聯人。

謝爾蓋·科羅廖夫

左為月球9號的模型;右為月球9號工作效果圖,近處為登月艙,遠處為著陸前拋棄的儀器艙。

“回形針行動”是美國一項秘密搶人計劃,在二戰結束後實施,把超過1600名德國科學家和工程師帶到美國受政府聘用,其中大多數是前納粹黨。

直到1959年,美國100噸以下火箭還接連失敗,不得不啟用前德國V2火箭團隊,才使火箭研發得以進展。

主持阿波羅登月火箭土星5號研發的,就是納粹德國V2火箭的總設計師,馮·布勞恩,他當時是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總指揮,帶領著德國火箭設計團隊。

NASA共發射了13枚土星5號火箭,從未發生過損失有效載荷的事故。土星5號自1967年首飛,至今仍保持著最大運載能力世界紀錄。

可以說,沒有V2,就沒有阿波羅登月。

再看曼哈頓計劃,秘密武器實驗室主任,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也是德國的博士。

馮·布勞恩和土星5號火箭

美國帶東亞

美國為東亞發展提供了資金,產業轉移,技術傳播,人才培訓,和市場。

世界上五千萬以上人口的窮國很多,而升級為發達國家(人均GDP>3萬美元)的,隻有韓國。靠的是綁定美國。

台灣,如沒有美國給錢,沒有張忠謀等人到美國上學,在美國芯片廠做事,就沒有台積電,台灣也不會成為世界半導體製造中心。

沒有美國的大筆投資,和電子產品生產線轉移,也沒有新加坡的今天。

沒有美國帶,就沒有東亞的崛起,而中國又是必要條件。美國之所以花大錢經營東亞,主要目的,還是遏製中國。中國又為外貿型東亞經濟,提供了賴以生存的巨大市場。日韓台新的最大出口市場,都是中國。

當然,沒有美國助力,也不可能有中國今天的發展。說來話長,單看23位兩彈一星元勳,其中就有21人是海歸,包括鄧稼先,錢學森,郭永懷,程開甲等人,大多數是美國回去的。(錢學森的導師馮·卡門,到加州理工之前,是德國亞深工學院教授。程開甲的導師是獲諾獎的德國量子力學家馬克斯·玻恩。可見德國的傳承。)

回看曆史

德國,作為戰敗國,其武器裝備,在《凡爾賽條約》中 受到嚴格限製,盡管如此,仍在技術上領先。固然有教育和科技的底子,更在於大量資源的投入。美軍攻占柏林後,發現德國的原子彈距成功僅一步之遙。而柏林達列姆化學實驗室的研究工作,也是世界一流。若非國家強力幹預資源配置,根本辦不到。

戰後,德國人還是德國人,雖然在汽車、精密機械,化工等方麵仍然出色,但科技再無昔日的輝煌。因為,時代已經變了。

早年間,是小科學時代。那時的科學家,如愛因斯坦,麥克斯韋等,研究和錢無關,腦子一轉就出大理論。而現代的科學,是大科學,沒大組織和大錢做不了。半導體,生命科學,AI,核聚變,航天。。。。,小錢辦大事的時代已一去不返。

大科學時代,政府作用重要,科技取決於財力。如做AI大模型,要幾十萬AI芯片,錢以10億計,模型訓練一次,錢以千萬計。 耗電甚至需要專用的核電站。完全超出任何小組織的能力,隻能在大模型基礎上,玩點小花樣。出成果的也就OpenAI,微軟,Google,Meta,華為,阿裏,百度等大廠。中國航天,電池,電車,手機,高鐵,5G,造船,光伏風電等相對先進的領域,不是由政府投大錢,就是由大廠投大錢。

而投錢晚,投錢少的,如光刻機,活生生被卡住。

有人說,中國缺創新因為教育。其實沒說到點子上。同樣教育,在國內的也就是平凡過日子,而出了國就出成果,成為科研主力。為什麽?

國外其實就多兩樣東西:一是項目,二是錢。有挑戰性項目,就可以激發創造性,有錢,就可以放手錯了再試,不斷迭代,到頭來,行者常至,為者常成。

缺人才?有大項目大錢不愁拉不來人,誰不想又可以改變世界,又能發財?世界最有錢的,也就中美兩家。有調動資源的長處,政府提供風險資本,中國其實不缺趕超的本錢,

但難的是要用好。政府應該和企業合作,樹大目標,立大項目,用大錢。寧可失之過大。成了,出大成果;不成,積累知識,培養人才,一鯨落,萬物生,也會催化出眾多新的機會。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