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五律 係 弟於2015 初春所作《遊春遣懷》- 花開雁去是春秋(平平仄仄仄平平)、句123及78寫實,詳情見內

本帖於 2025-07-17 04:24:51 時間, 由普通用戶 沁文----古來客 編輯
回答: 開篇信手拈來,自然貼切。六龍飛天2025-07-16 15:16:57

《遊春遣懷》
花開雁去是春秋

(平平仄仄仄平平)

沁文(古來客)
2015.04.12 --- 自2014.12.23辭別詩壇後於博客所貼發之第一首習作

年年春草綠,平平平仄仄
片片水雲。仄仄仄平平(韻)
易得清新雨,仄仄平平仄
難留俊少。平平仄仄平(韻)
風華千史記,平平平仄仄
月夜幾情。仄仄仄平平(韻)
驛外秋猶夢,仄仄平平仄
枝頭雁再。平平仄仄平(韻)
===========
水雲: (倒映於)水(中之)雲,對應上句“春(天之)草”。
清新雨:諧音於“傾心語(癡迷句)”。
千史記、幾情關:此倒裝語式之本意乃“記(於)千史、關(乎)幾情”。
驛外: (揮手分別於)十裏長亭之外;亦可替之以“院畔”,然“驛外”畢竟優於“院畔”。
:  原曾試擬之以 “憶”,然其與同句之 “驛” 同音,遂終取 “夢”於此。

驛外秋猶夢:(想起往歲)驛外(分別場景、那)秋色秋情仍如一簾幽夢(、令人惆悵)。

枝頭雁再還:(但如今仰望雲空、見)大雁又已從枝頭掠過而歸(、時光總是如此【循環】流轉)


寒年馬去,乙未春歸;風和日麗,氣爽人怡,乃蒙朋友相邀與十餘人赴郊外春遊。且沿山間小徑迤邐而行,得見林畔芳草清新已放,正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白樂天《賦得古原草送別》)”。如此明媚之春光或令人回憶蕭索之秋日,一如 王子安 《滕王閣序》結尾之七言古詩所言“。。。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 春雨如絲化楊柳千葉,往事若煙作思緒萬行,終究是年華水去而青春不再。此情古今皆然:“。。。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蘇東坡《念奴嬌 --- 赤壁懷古》)”。。。耳畔依稀猶存“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 (弘一大師李叔同《送別》)”   和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範仲淹《蘇幕遮 --- 碧雲天》)”詞曲,而如今眼前又將是“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蘇軾《蝶戀花 --- 春景》)”。。。春秋往複,既寓人事,亦入詩詞,沁文遂草如上之五律平起。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