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唐朝之鹿倚兒第一版第22章 蘑姑

來源: 鯤於 2024-04-26 17:54:4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2092 bytes)

 

蘑姑

 

攢錢娶親,

妯娌連襟,

何為高供新婦?盡驅使舊人?

 

春分秋分,

胼繭皺紋,

糟糠空付勞苦,隻悲秋恨雲。

——醉太平。嫉恨

 

涼州城外農莊。

 

羅薄要被皂姚煩死了。皂姚說羅薄會有個驚喜。什麽驚喜呢?皂姚又不說。羅薄問他他怎麽知道?皂姚說從鹿小娘子那兒聽來的。皂姚盡造謠,一句準話也沒說過,發發驚喜還挺好。驚喜這件事,成真了高興,落空了也沒丟什麽。反正是皂姚說的嘛!羅薄跟鹿倚兒搭話,鹿倚兒跟他笑了笑,眾人就上了馬。

驛路在山穀中穿過,景色不錯。梯田間綠,村樹成蔭,山勢圓緩,土路生塵。過了飯時,驛亭還沒有影子。樹林裏隱著一處村莊,眾人勒了馬下了驛路。師直套上官服,撿村子裏屋頂最高、大門最闊的人家敲了門。應門的農婦猶疑不定。羅薄也取出官服在身上比了比,兩個官了,農婦開門讓他們進來了。官員帶著七個白衣客商,還有四個美麗的女子,人可不少,農舍驟見擁擠。

農婦叫蘑姑,帶了兩個小孩福豆、貴豆玩耍。見有人來,都跑出來跟著看。羅薄想難道驚喜是蘑姑?是兩個小孩?蘑姑收拾得還幹淨,有白發,臉上都是皺紋。農活重老得快,蘑姑可能比她看上去年輕。福豆、貴豆都還胖,六七歲了,天熱,赤著腳。杜審言嫌棄師直講的方言不容易聽懂,人前不好大小聲,隻在鼻子裏出氣兒。

蘑姑給他們打水做飯,關絲、關黃挽袖子幫忙。安純沒做過,灶下人也夠多了,安純坐在外邊的木凳上分字塊兒。鹿倚兒買了《切韻》,是帛書。帛非常薄,字寫在帛上,折成頁,中間夾張苧麻紙,訂成書。

安純把帛書裁開,燙成一塊一塊的,按韻裝在不同的小布袋裏。福豆貴豆看熱鬧,安純就抓住他們,教他們認字。佘禮聽他們念得朗朗上口,背著手在一邊看南瓜。安純帶倆豆念了一遍,撿簡單的字,講一遍怎麽寫,便用鞋尖在地上劃字,倆豆就上腳趾。

幾個男子閑得很,跑去看牲畜,蘑姑家牲畜養得挺好,毛色鮮亮,膘肥體壯。難道牲畜是驚喜嗎?有幾頭病畜,很煞風景。一頭牛眼血紅,眼泡象一泡水,晃呀晃的要掉出來。蒼蠅繞著病牛飛,牛有一搭沒一搭地甩著尾巴。馬眼翻白,陰慘慘涼拔拔的。草料裝在桶裏,掛在欄杆上,幾隻羊湊在一起搶食,小的被擠在一邊,咩咩地叫。蘇頲薛毅、遲謂都沒下過田,看過一點《齊民要術》,裏麵提到的疾疫跟眼前對不上,講來講去不得要領。羅薄不愛看病畜,貓農舍裏研究了一下籠裏的兔子,兔籠居然是兩層的,上下層之間還有滑梯!兔兒倒毛光滑亮,隻是不愛運動,開著籠門也不跑出來。畜牲比人住得好!

杜審言跑來跟鹿倚兒找麻煩,”你給我的扇子寫的什麽呀?‘絕無歹意’,‘逆耳真忠’。難堪死了!我不要扇!”關黃愛寫詩,鹿倚兒給每個人發了把扇子,扇子上都是讚美之詞。杜審言愛挑刺,鹿倚兒給了杜審言一把特別的扇子。

鹿倚兒借了剪刀和針線,在忙布料,聞言抬頭道:”描紅不得用紅圈圈出妙筆嗎?閣下要惡評,我幫你把毛筆換一種顏色。”她坐在屋中炕尾,糊紙窗是推開的。窗外的安純聞言回頭望了一眼,福豆問安純:“這是個什麽字?”

安純說:“這個字讀幫。就是幫忙。阿娘做飯,關姊姊幫阿娘燒火。”鹿倚兒放下膝蓋上的花綢子,脫下鞋子爬到炕上把窗子拉下來,屋中立刻暗下來了。

杜審言道:”挑刺為什麽要額外標!關黃又不是小孩了,描什麽紅!你們女人就是聽不得批評!”他聲音很大,關窗就是掩耳盜鈴。倒是聽不到安純跟福豆貴豆說話了。

鹿倚兒道:”成年了也是不一樣的。好比養花,不能用琢玉的鑿子。

杜審言道:”她為什麽不能是玉!出來混,哪個不經風雨!”

鹿倚兒道:”你把她詩意鑿沒了,那就不但沒玉,連花都沒有了。”

杜審言道:”胡說!詩意還能鑿沒了!人還能不轉念頭了?肚子裏的壞水,時刻都冒湯兒!”

鹿倚兒道:”都轉的不開心的念頭,寫不出來了。”

杜審言道:”那就寫不開心!”

鹿倚兒道:”要是她在‘寫’上不開心,還怎麽能‘寫’呢?”

杜審言道:”放屁!她要嫁王昱,你說王昱始亂終棄,她在嫁上不快,她以後就不嫁人了嗎?”

鹿倚兒一呆,”糟糕!這事不大對。小羊喜歡狼,母羊要不要送她去?”

杜審言要瘋掉了:“母羊?鹿小娘子你說的什麽話?!!自己罵自己嗎?”

羅薄掀門簾進來,”做什麽呢?驚喜了嗎?”

 

上一章

回目錄

祝天天快樂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