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探儷(四)戲曲篇四、南昆、北弋、東柳、西梆

來源: 龍劍 2022-08-11 17:55:4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136 bytes)

   入清以後,昆曲被稱為雅部,雜調即各地方戲曲被叫做花部,或用原先的名稱:亂彈。“南昆 北弋 東柳 西梆”是清代前期活躍於戲曲舞台的四個劇種主要聲腔:昆曲、弋陽腔、柳子腔、梆子腔的簡稱。據近人齊如山《京劇之變遷》援引清末民初老伶工勝雲(慶玉)自述:“同治初年,餘在科班時,曾聽見那些老教習們說過:清初北京尚無二簧,隻有四種大戲,名曰:‘南昆、北弋、東柳、西梆。’可知這一提法在清代同治初年已經流行,實際產生的時間可能更早一些。

    “東柳”就是山東柳子戲。又名弦子戲,在清初即已流行於以菏澤、濟寧、徐州為中心魯蘇豫皖冀五省交界的三十餘個縣,黃河以北有“糠窩窩”、“百調子”、“吹腔”之稱呼,是中國戲曲古老聲腔之一。柳子戲是由元、明、清以來流傳於中原一帶的民間俗曲小令演變發展而成,柳子戲的唱腔以俗曲和柳子調為主。其中俗曲部分比重較大,現存的200多個傳統劇目中,由俗曲聯成的約占二分之一,而因有柳子調,故得名柳子戲。音樂唱腔其曲牌有曲子、小令和客腔。曲子、小令是由長短句為主要結構組成的曲牌。這類曲牌的詞格與唱腔的結構都比較嚴謹,每支曲牌的句數和每句曲詞的字數都是固定的。速度緩慢、旋律華麗的原板(慢三眼板)曲牌是其主要組成部分。這部分曲牌的特點是字簡腔繁,中間多虛詞襯字,或將一部分詞反複唱。曲子、小令大致相當於元曲或南曲中套數、小令。所用曲牌總共有六百餘支,其中常用的有:“山坡羊”、“ 鎖南枝”、“ 駐雲飛”、“ 黃鶯兒”、“ 耍孩兒”這五支,被稱為“五大曲”。 其中每支曲牌唱腔都有各種不同的節奏變化,並且男女腔齊全,各自均可自成一套,因此,“五大曲”基本上代表了柳子戲音樂的主要風格。客腔是指吸收其他劇種聲腔的曲調,如青陽腔、羅羅腔、昆曲、亂彈、高腔、皮黃等。昆曲前麵已作介紹;青陽腔、羅羅腔和高腔都是弋陽腔的變種,後麵再介紹;亂彈說法多種,比如不同於昆曲的聲腔都被稱為亂彈,這裏是專指梆子腔中早期的秦腔(西秦腔);皮黃出現較晚,是京劇的前身。這些來源於不同劇種的聲腔以其特有的音樂風格和藝術特點為柳子戲增色不少,並在長期融合使用中逐漸“柳子化”,成為柳子戲唱腔曲牌音調的組成部分。柳子戲的調式分為越調、平調、下調、二八調、反工四調和轉調,一般以前四調為主。由於宮調繁多,音樂優美,唱腔典雅古樸、清新綿邈,能夠表達細膩複雜的思想感情,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哎咳”和“百調子”之稱。加之行當齊全,各行都有獨特的表演藝術風格,故能將各種不同性格的人物淋漓盡致、一覽無餘的展現在戲曲舞台上。

    從戲劇音樂的結構形式來分,我國戲劇可分為曲牌聯套結構和板式變化結構兩大基本形式,前者又稱為“聯曲體”,後者又稱為“板腔體”。 所謂“聯曲體”,是把許多首樂曲按照一定的宮調類別和排列次序組織起來,變成整套的樂曲,通過曲牌的更迭來實現旋律的變化,屬於多曲體結構形式。從元雜劇開始,南戲、昆曲、柳子戲都是典型的聯曲體。

    柳子戲的樂隊由絲竹樂器和打擊樂器兩部分組成。絲竹樂器俗稱文場,以笛子、笙、小三弦為主,俗稱三大件,兼用嗩呐,屬弦索聲腔係統。伴奏時以單旋律的隨腔齊奏為主,在伴腔時,笛子吹奏的旋律基本與唱腔相同,而笙和三弦則可加花變奏;演奏過門時,笛子可即興發揮,與笙和三弦構成支聲複調,藝人稱其為“嚴絲合縫”、“風雨不透”。打擊樂器稱武場,包括板鼓、大鑼、小鑼、手鑔、小鑔、堂鼓、四大扇等樂器。打擊樂合奏時,發出“荒、撲、歹”的聲音,音調鮮明,與其他劇種多有不同。傳統劇目二百餘出,代表性劇目有 《白兔記》 (興圍、回圍、磨房)、《金鎖記》 、《孫安動本》 、《玩會跳船》 、《抱妝盒》 、《燕青打擂》 、《三盜芭蕉扇》等。唱詞是以長短句為主,通過掛“序”(齊言體)的手法,兩者交錯演唱,變化無窮,多姿多彩。柳子戲表演程式粗獷豪放,風格獨特;人物動作設計,惟妙惟肖,生活氣息濃厚。如武將出場,必先在台上表演踢腿、打飛腳、亮相;發怒時雙腳跳起,表示急躁情緒;對打時多用真刀真槍。2006年5月20日,柳子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西梆”指梆子腔 是對一種戲曲聲腔係統的總稱。在梆子腔中,承擔指揮、引導整個戲劇音樂節奏變化任務的,是以硬木(通常是棗木)製成的一種打擊樂器——梆子,梆子腔即因此得名。梆子腔起源於陝西,是陝西、甘肅東部一帶的民歌和民間小戲經過長期發展而形成的。陝西古屬秦地,因此,梆子腔也稱為秦腔(不是現今的秦腔)。又稱“亂彈”,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點。明朝嘉靖年間,甘、陝一帶的梆子腔逐漸演變成了梆子戲,而最早的梆子腔劇種則產生於陝西和山西交界處的同州(今陝西省大荔縣)和蒲州(今山西省永濟縣),分別形成了同州梆子和蒲州梆子,所以,同州梆子在陝西也被稱為老秦腔。其特點是:慷慨激昂,寬音大嗓,主要流行於西北各地,為群眾所喜聞樂見,其唱腔、道白、板路、臉譜、身段、角色門類自成體係。

    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江蘇梆子等。現代的晉劇、豫劇都和梆子腔有密切關係。我國現代戲劇有四大聲腔係統:皮黃(京劇的主要唱腔)、梆子腔、高腔(即弋陽腔及其各變種)、昆曲,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留存劇目最多的,當數梆子腔。其實,皮黃也可以算作半個梆子腔,因為皮黃是由“西皮”和“二黃”(也叫“二簧”)兩大聲腔組成的混合聲腔係統,而其中的“西皮”,則直接由梆子腔演變而來。

    不少人認為,梆子腔的直接前身是吹腔,也叫隴東調或西秦腔;吹腔的正式名稱是“隴東調”(一作“嚨咚調”),南方各地聲腔這還保留這一稱呼如揚州亂彈、江西某些劇種中仍有此稱呼。就連灘簧戲也受到其影響,如錫劇中的“呤叮調”實為“嚨咚調”之訛。至今京劇、湘劇、婺劇、贛劇、紹劇等,皆保存有吹腔,不過用的是“蘆花調”、“婺源調”、“安慶調”、“安春調”等不同名稱。吹腔因用笛子伴奏,故稱之為“吹腔”。原為五聲音階,後宮、徴二宮調相犯發展為六音階,進一步又成七音階,即所謂加上“批子”,初步形成了“板腔體”。吹腔與昆腔雖都用笛子伴奏,但昆腔是曲牌體,無過門:而吹腔有過門,凡是“板腔體”都有過門,吹腔是板腔體的老祖宗。京劇中的西皮、二黃是由吹腔發展變化來的,當然也有過門,不過,發展到西皮、二黃已不用笛子,而改用胡琴伴奏了,即使比它們更早出現的梆子腔也早用胡琴了。吹腔在之後漫長的發展中演變出各類梆子腔、亂彈等。後世的成為主流的板腔體戲曲聲腔皆由此而來,由此可以說,吹腔是板腔體的鼻祖。在其之前,在漫長歲月裏,中國詩、詞、曲的演唱,諸宮調等說唱,以及發展為南、北曲乃至昆曲,聲腔都是曲牌體。

    梆子腔是一種形成很早的單曲型的板腔體結構形式。“板腔體”是以一首樂曲為基礎,運用各種節拍形式(即板式),將這首樂曲作種種不同的變奏發展,屬於單曲體結構形式。板腔體的共同特點是齊字句,七字或十字(偶爾例外),分上下句,兩個上下句共四句為一小節。上下句結尾字分別為仄平結構(偶爾找不到合適字也出現平平,但偶數句末尾決不用仄聲。板式音樂以一對上下句作為基本的結構單位,可以用一對上下句組成一段獨立的樂曲,也可以用若幹對上下句組成一段樂曲,在組織形式和運用方法上比較靈活;板式音樂唱詞的基本格式是七字句和十字句,節奏整齊,在襯字的運用上也更為自由;板式音樂可以靈活地運用原板(二四拍)、慢板(四四拍)、流水(一四拍)、二六、散板、導板、搖板等多種節拍形式,能夠充分發揮節奏變化的戲劇性功能,因此,在板腔體劇種中,節奏變化對於推動音樂形象的展開、表現戲劇矛盾衝突和劇中人思想感情。

    “北弋”就是前麵介紹過的弋陽腔,清初傳入北京地區的弋陽腔成為昆曲平分秋色的京腔,這和清皇室成員的喜愛有很大關係。康熙的第十六子莊親王允祿精數學,通樂律,承父親康熙帝的指授,參與編訂《數理精蘊》。後擔任充算法館總裁、玉牒館總裁,他在掌管樂部期間,對禮樂實施了多種革新。他編過一套流傳至今的曲譜《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 ,該譜係戲曲曲譜,簡稱《九宮大成譜》 ,是一部研究南北曲音樂的豐富參考資料書。允祿還擅長改編體現皇家風格的曆史大戲,他根據流傳甚廣的曆史故事《目連救母》 、《西遊記》 、《三國誌》 、《水滸傳》等,將其改編成《勸善金科》 、《升平寶筏》 、《鼎峙春秋》 、《忠義璿圖》4部,每部各10本,240出。允祿和雍正、乾隆兩朝皇帝關係都很好,不僅王府有戲班,自己能登台演出,而且影響了乾隆喜愛上戲曲。當時在北京除昆曲外,京腔很流行,有京腔六大班:宜慶、萃慶、集慶、大成、餘慶、王府大部(莊王府新班),和京腔十三絕(十三位京腔名角)。京腔善於吸收北京的民間曲調,以豐富自己的音樂唱腔,與北京語言相結合,以取悅北京觀眾,在北京的戲曲舞台上異常活躍。京腔以演整台大戲而聞名,這比較符合普通百姓的心理,買票看戲,自然是想看一部有開始、有結尾的大戲。

    弋陽腔傳入青陽,吸收其精髓,並與當地九華山鑼鼓佛俗說唱、民歌小曲等民間藝術相融合,“錯用鄉語,融合土調”,冶煉而成富有民間地方特色的青陽腔。因為青陽古屬池州府,故稱為“池州調”。作為南戲中一支突起的新軍,青陽腔興盛於明清,明代萬曆年間,青陽腔紅遍全國,影響了目連戲、徽劇、黃梅戲、川劇、贛劇、京劇等戲曲的形成和發展,並與全國幾十個地方戲曲劇種產生和發展有著親密的血緣關係。如黃梅戲是青陽腔融合湖北黃梅采茶調、徽調發展而形成的戲曲藝術;又如徽劇是吸收了徽調、青陽腔、昆山腔等曲調的精華而形成的。明末清初,青陽腔影響了全國各地許多高腔的唱法。嶽西高腔、江西湖口高腔,均為青陽腔的遺脈。目連戲的唱腔,即是古老的青陽腔,同時,目連戲的上演也助興了青陽腔的發展和傳播。

    弋陽腔向山西傳播形成了羅羅腔 戲劇家劉艇璣著《在園雜誌》中記載,羅羅腔形成年代大約在康熙年以前,甚至在明代末年就有了羅羅腔調的雛形。弋陽腔最大的特點是一個人在前台歌唱,後場眾人和聲以幫腔。而據羅羅腔老藝人講,羅羅腔原是一人前台演唱,眾人後台幫合,和以“羅羅呦呦”之聲音,故名“羅羅腔”,和弋陽腔的唱法一致。羅羅腔曆史悠久,形態古老,唱腔中保留有早期的傳統曲牌,如《娃子》 、《彩腔》 、《山坡羊》等。羅羅腔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其唱腔結構又在不斷變化。羅羅腔傳統的音樂唱腔主要有甩板、數詞、流水、平板、垛板、散板、娃子、哭腔、起膛等十多種,其中說唱性較強的數詞是代表性的唱腔。在其唱腔中存在曲牌唱腔與板式唱腔有機結合的特殊結構,如以甩板、數詞與流水組合為一套曲子,等等。羅羅腔演唱中在每句的句尾常用假嗓“耍腔”,其伴奏方式較為特別,“唱時不伴”,樂器過門在每句的尾音處進入。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