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探儷(三)宋詞故事六、蘇軾《念奴嬌》

來源: 龍劍 2022-07-15 09:40:5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225 bytes)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三月,四十四歲的蘇軾由徐州太守改知湖州。四月到任,作《湖州謝上表》 ,其實隻是例行公事,略敘為臣過去無政績可言,再敘皇恩浩蕩。但他在表的後麵部分夾上幾句牢騷話:“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句中“其”為蘇軾自稱,他以自己同“新進”相對,說自己不“生事”,就是暗示“新進”人物“生事”。表文傳到京師後,七月,禦史中丞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這幾句話和蘇軾此前所作詩句,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蘇軾,這就是有名的“烏台詩案”。這案件先由監察禦史告發,後在禦史台獄受審。所謂“烏台”,即禦史台,因官署內遍植柏樹,乃稱“柏台”。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築巢,又稱烏台,所以此案稱為“烏台詩案”。蘇軾的詩歌確實有些譏刺時政,包括變法過程中的問題,對手要借此置蘇軾於死地,被捕入獄達四個多月,最後是皇太後出麵才得脫身。十二月出獄,責授黃州(現在湖北黃岡市)團練副使(人武部副部長),從正廳級降為副處級,還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官職,同時帶著一個“本州安置”的處分,即要得到批準才可以離開黃州。

    元豐三年(1080)二月到達黃州貶所,他的俸祿減了一半,而家裏供養的人口又多。生活不像過去那樣寬裕,必須量入為出,他把每月的四千五百錢,分為三十份,每份用麻繩穿起來掛在梁上,每天早上用畫叉取一串錢下來,交給妻子王閏之(寫《江城子》悼念的亡妻王弗的堂妹)安排一日三餐。如果當天有些節餘,蘇軾就非常高興地把這些小錢裝在一隻罐子裏,以備有客人來訪時買酒喝。好在這時的黃州太守徐大受(君猷)仰慕他的才華,同情他的遭遇,對他不錯。元豐四年(1081),蘇軾的老朋友馬正卿專程從揚州來看望蘇軾,目睹“先生窮到骨”的生活,不禁心酸難過,便找到昔日的同窗徐太守,求他將城東臨皋亭下過去駐兵的數十畝山坡荒地撥給蘇軾開墾耕種,以解決吃飯問題,徐太守欣然應允。當年白居易從江州司馬升調為忠州刺史,於公事之餘,常到忠州城東一山坡上植樹種花,寫了好幾首“東坡”花樹的詩。蘇軾對於墾植這片土地很高興,不但解決了吃飯問題,更因其與忠州“東坡”相似,都是城東的一塊坡地,白居易又是蘇軾敬慕的人,於是他效法白居易,也稱之為東坡,並自號“東坡居士”,此後蘇軾就以蘇東坡這個名字流傳後世。

    蘇軾胸襟豁達,很會安排過日子,次年他在東坡上築室,並親自題寫了“東坡雪堂”的匾額。黃州城漢川門外西北隅,有一座山峰,山麓向西突出近百米長,數十米寬,狀如山峰懸掛的鼻梁,通體岩石,顏色赭赤,當時直插江底,形成磯頭稱作赤鼻磯。約成書於三國時期的地理著作《水經》中有“江水又逕赤鼻山南”,是見諸文字的“赤鼻山”的最早說法,南北朝時酈道元的《水經注》也明言“江水左經赤鼻山南,山側臨江川”。南北朝著名文學家庾信在其《哀江南賦》中有“張遼臨於赤壁”,可見當地人因“鼻”、“壁”同音,早就把這座山峰叫做赤壁山,還訛傳當年三國的赤壁之戰就發生在這裏。赤鼻磯與赤壁實際上是一地兩名,大致在唐朝以前,以稱“赤鼻山”為主,唐朝以後,以稱“赤壁山”為主,杜牧那首著名七絕(折戟沉沙鐵未消)寫的也是這個地方。

    蘇軾在生活安定一些後,多次到此處遊覽,元豐五年(1082)寫下了《赤壁賦》 、《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不過《赤壁賦》和《念奴嬌》寫的赤壁景色迥然不同。《念奴嬌》寫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而《赤壁賦》中卻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這是因為《赤壁賦》寫的是赤鼻磯的上遊,因為磯頭阻水緣故,江水至此,無法正常東流下瀉,瀦聚此地,形成一派浩瀚江麵,呈現出深、靜、緩、寬的特征。《念奴嬌》寫的是在赤鼻磯的下遊,衝出磯頭的江水,尤如突破狹窄瓶頸,奔騰而下,咆哮湍急,就有“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的壯觀景象。鬥轉星移,滄桑巨變,現在赤鼻磯頭已與今日的長江江堤有數百米距離,距江水主道有兩公裏之遠,再也見不到當年情景了。

    《念奴嬌》上闋集中寫景,蘇軾以似椽大筆,濃墨寫景摹物,氣勢豪邁,境界壯闊,盡顯豪放派的風格。下闋讚美在赤壁之戰中取得巨大勝利的周瑜,以美人襯英雄,寫其風采動人;風度不凡,寫出了周瑜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的儒將風範和過人的膽識和才智。以古人的年輕得誌建功立業襯托自己身處逆境有誌難伸功業無成的失意,故有“早生華發”,“人生如夢”的長歎。但畢竟還是蘇軾,樂觀曠達昂揚向上,結句“一尊還酹江月”以酒祭月,表達了對古代英雄的景仰,更表現了自己壯心未泯,夙誌猶存。這首詞詞風氣勢磅礴,雄壯豪放,曆來被認為是蘇軾的代表作。

    因為杜牧的詩,蘇軾的詞和賦使得黃州赤壁,以其獨特的自然風貌與深邃的人文精華珠聯璧合,凸顯出特有的魅力和價值,成為天下景觀,人文勝地,贏得古今眷戀,萬眾敬慕。然而誰都知道這裏不是真正的古戰場,後人因稱黃岡赤鼻磯為文赤壁。那麽,武赤壁,即真正的赤壁古戰場在哪兒呢?雖有爭議,多數人認為在蒲圻(今鹹寧市屬下的赤壁市)。《赤壁賦》中有“西望夏口,東望武昌”一句,夏口指的是今天的漢口,武昌卻不是今天的武昌。三國分立時,孫權於魏黃初二年(221)自公安遷來鄂縣(今黃岡市屬下的鄂州市),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縣,武昌縣地域約占有今鄂州、黃石、大冶三市的地方。從這句話似乎可看出蘇軾也有些懷疑黃州赤壁並非真正的赤壁古戰場,所以他在詞中含含糊糊地寫了個“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反正說古戰場在黃州赤壁的西邊是沒有錯的,何況這不過“人道是”,即僅僅是傳言而已。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