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寓言(222、223)

222、舊事新編:馬邑之謀

 

                             (一)

幾十年了,聶壹一直在漢匈邊境經商。由於誠信守約,買賣越做越大。一天,馬邑縣令忽然召見他。

 “請坐,”縣令笑著說,“今天有要事相商。”

“是那三千軍馬的事吧,”聶壹也笑著說,“匈奴那邊已經答應了,我也把布帛、糧食都準備好了,擇日交換即可。”

“情況有變。”縣令忽然嚴肅起來,“朝廷已決定對匈奴開戰!”

聶壹目瞪口呆,半天才喃喃地說:“買賣做不成了。”

                    
                  (二)

“你去告訴匈奴人,”縣令說,“用來交換軍馬的糧食、布帛都被我扣押了,就放在馬邑城裏。”

聶壹困惑地望著縣令。

“然後你自告奮勇,說願意做內應,請他們出兵拿下馬邑城。”

聶壹還是不解地看著縣令。

“我們設下埋伏,等匈奴軍隊一到,一舉全殲!”

聶壹終於明白了是怎麽一回事。他低下頭,半天不語。

                     
                   (三)

 

“幹嘛非要開戰呢?”聶壹終於輕聲說:“做生意不挺好嗎?”

“我們是堂堂大漢!”縣令有些義憤填膺,“過去‘和親’、‘做生意’是迫不得已。現在我們強大了,該收拾他們了!”

聶壹輕輕歎了一口氣,說:“我是一個商人,恐怕難當誘敵大任。”

“不,”縣令認真地說:“恰恰因為你是名商,從不撒謊,匈奴人信任你。”

聶壹麵色痛苦,半天才說:“讓我考慮兩天吧。”

                   
                   (四)

 

兩天後,聶壹忽然不見蹤跡。

有人說,他躲進深山了;也有人說,他投河自盡了;還有人說,他西去波斯了,要開發波斯與匈奴間的貿易雲雲。

縣令搜尋未果,如實上報,馬邑之謀就此流產。

 

 

 

 

223、舊事新編:竹林七賢

 

 

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在竹林中遊玩。

嵇康說:“今天我們不賦詩、不唱歌,來個故事接龍如何?”(眾人說好。)

阮鹹說:“我先講。從前,一戶窮苦人家,有個女兒,長得無比美麗。不久,皇上選妃,被推薦的都是豪門大族的女兒。這位絕色美女心情鬱悶,她去問隱居竹林的一位老者,怎樣才能讓皇上知道她。隱士想了想,說:‘我給你一個玉鉤,你把它握在手裏。除了夜晚無人,其他時間,你的手永遠不要張開。切記!’這位姑娘回家以後,一絲不苟地照做。時間一長,地方上就傳開了;說有個絕色美女,手緊握,誰也無法把它掰開。此事越傳越神,到最後,竟說成五個壯小夥子也掰不開她的手。這事終於讓皇帝聽說了,於是,他召見了這個美女。皇上剛一碰美女的手,美女的手就張開了,裏麵是一個精致的玉鉤。皇帝大喜,把這位美女納為妃子,命名為玉鉤夫人。”(眾人沉思。)

山濤接龍:“幾百年後,一個才華橫溢、但始終得不到豪門世家推薦的窮書生,聽到玉鉤夫人的故事,大受啟發。他開始有意做出種種狂放不羈、有違禮教的舉動。於是,人們又傳開了,說有個人才華蓋世,但舉止異常,不遵禮俗。此事越傳越遠,最後傳到皇帝那裏。皇帝於是傳令召見。談對之間,發現此人確有才華,於是任命他做某地大官。”(眾人鼓掌。)

嵇康接龍:“可惜,這個地方大官到任以後,由於自身怪異的舉止已成習慣,無法改變;因此,他隻能整天繼續做一些怪異的事情。當地的政務,一時無法收拾。”(眾人低頭不語。)

向秀接龍:“後來,這個書生苦惱之餘,突然想出一個辦法。‘我自己不能幹事,但可以找人幫忙啊!’於是,他下令底下推薦有才華的人上來辦事。”(眾人麵露疑色。)

阮籍接龍:“底下推薦了許多富家子弟上來。可是,他不知道這些紈絝子弟哪個真有才華、真能辦事。於是他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了一個絕妙主意:考試。他自己很有才華,詩書精通,自然會出考題。那些沒有真才實學的人,自然被考題難住。於是,他從成績最好的人裏挑了兩個來當助手,處理政務。不久,當地大治,百姓交口稱讚。”(眾人齊說:妙!)

劉伶接龍:“當地大治的消息漸漸傳開,皇帝聽說後,問明原委,覺得用考試來選拔人才,是個不錯的辦法。於是下令,從此以後,不再由地方推薦,一律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眾人齊喊:好!)

王戎接龍:“上千年後,史學家探討選拔考試的起源。有的說,源頭在那個皇帝;有的說,源頭在那個地方官;有的說,源頭在玉鉤夫人;還有的人說,源頭在那個竹林中的隱士。”(眾人齊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