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舊事新編:史詩周期律
(一)
黃帝聯合炎帝,在涿鹿與蚩尤展開大戰,最終取得勝利,建立了統一的部落聯盟。慶功宴會後,黃帝叫來負責祭祀典禮的主持,說:“你組織人寫一篇《涿鹿之歌》吧,以後就在每年的祭祀大典上詠唱,讓我們的子子孫孫永遠銘記!”
(二)
在大禹的領導下,眾部落終於戰勝了濤濤的洪水,並建立了夏朝。慶功宴會後,大禹叫來負責祭祀典禮的主持,說:“《涿鹿之歌》過時了,你組織人寫一篇《治水之歌》吧,以後就在每年的祭祀大典上詠唱,讓我們的子子孫孫永遠銘記!”
(三)
商湯聯合各方國軍隊,在鳴條與夏桀展開大戰,最終取得勝利,建立了商朝。慶功宴會後,商湯叫來負責祭祀典禮的主持,說:“《治水之歌》過時了,你組織人寫一篇《鳴條之歌》吧,以後就在每年的祭祀大典上詠唱,讓我們的子子孫孫永遠銘記!”
(四)
周武王聯合各諸侯國軍隊,在牧野與商紂王展開大戰,最終取得勝利,建立了周朝。慶功宴會後,周武王叫來負責祭祀典禮的主持,說:“《鳴條之歌》過時了,你組織人寫一篇《牧野之歌》吧,以後就在每年的祭祀大典上詠唱,讓我們的子子孫孫永遠銘記!”
…………
215、舊事新編:《詩經》的誕生
(一)
周武王去世,周成王年幼繼位,周公攝政。
不久,就是祭祀祖先的大典。誰知,在唱誦長篇“周頌”的時候,年幼的成王居然睡著了。主祭的大臣急得滿頭大汗,直擺手示意周公,把成王弄醒。周公麵無表情,不予理睬。
在眾人的忐忑不安中,漫長的祭祀大典,整整六個時辰,終於結束。
當晚,周公把主祭大臣叫了過來,問:“唱‘周頌’,獻祭犧牲,為何需要那麽長時間?”
主祭答:“當初後稷的頌歌,唱半個時辰;獻祭犧牲,用半個時辰,總共一個時辰。以後形成慣例,公劉、太王、王季、文王、武王,每添一個需祭祀的王,都要加上相同的一個時辰。所以現在需要六個時辰。”
周公笑道:“照你這麽加下去,再過十代怎麽辦?”
主祭低頭不語。周公想想,說:“這樣吧,你把這六個人的頌歌,都壓縮到一個時辰裏;獻祭的儀式,也用一個時辰;這樣整個大典,隻用兩個時辰。”
“那以後呢,”主祭低聲問:“還一代一代往上加麽?”
周公沉吟一下,說:“不要再增加了。從成王開始,都不要唱頌了;隻把六位創業祖先的事跡,好好傳頌就行了。”
主祭大聲說:“好的,遵命!”
(二)
主祭轉身要走,周公說:“等等,我還有一件事。祭祀的誦詩班現在是九十人。我想抽調六十人另派它用。”
主祭看了看周公,遲疑地說:“不知是何任用?他們隻會背詩誦詩,恐難當它任。”
周公笑了笑,說:“我把這六十人輪番派到下麵,讓他們去收集各地流行的民歌童謠,背誦下來,然後回到京城,唱給我聽。”
主祭依然麵有難色,說:“祭祀時辰已經壓縮,現在又裁減人員,我實怕列祖列宗怪罪。”
周公緩緩解釋說:“有了這些童謠民歌,我就能了解下情,製定好的政策。老百姓生活好了,列祖列宗隻會高興。”
主祭明白過來,大聲說:“好的,遵命!”
(三)
若幹年後,周朝史官記載如下:
“成王年幼,祭祀假寐。周公改製,長篇史詩亡佚,短篇詩集誕生。”
216、舊事新編:《永樂大典》
朱棣殺了方孝儒之後,天下震驚,各地書生紛紛不平,一時人言鼎沸。朱棣有些煩惱,他找來了姚廣孝,商量對策。
“有人建議我再來一次焚書坑儒,”朱棣單刀直入,“你怎麽看?”
姚廣孝大驚,問:“誰為陛下為此計?難道他不知道秦二世而亡嗎?此人該殺!”
朱棣一擺手,說:“那你有什麽好辦法,可以把這些書生的口堵住?”
姚廣孝略一思索,說:“投其所好,委以重任,其口自閉。”
朱棣不以為然,說:“哪來那麽多官位?就是有,也不能分給罵我的人呀。”
姚廣孝解釋說:“書生所好,無非是購書、看書。我們可以出資,廣攬書生,然後讓他們去編書、印書,他們自然會感恩戴德!”
朱棣麵露疑色:“編一本書,就能堵住天下人的嘴?”
姚廣孝微微一笑,說:“不是編一本書,是編空前絕後的一大套書。讓他們把從古至今曾有過的書,全部搜羅來,編進一大套書裏去!”
朱棣停一下,說:“編書我不懂。這麽一大套書大概需要多少人?多大場地?多長時間?”
姚廣孝想了一下,說:“大概需要一兩千人,幾百間房,五年左右。”
朱棣沉吟良久,最後說:“那就試試吧。你負責選人,我提供銀子和場地養活他們。”
姚廣孝長出了一口氣,說:“謝陛下養儒編書!”
朱棣忽然笑道:“你小子該不是自己想看這套書吧!醜話說前頭,要是開始編書了,還有人罵我,小心我打你屁股!”
姚廣孝也笑了,說:“不要說打屁股,到時你殺了我都行!”
六年之後,長達兩萬多卷的《永樂大典》橫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