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就是辯經了:)儒家本身對超越性力量的態度本身是很曖昧的,籠統地稱為天,這給後來

容納道家的“道”提供了空間;佛的空性雖然有些虛無,但是在人間實踐還得落地,所以佛性修養,最後就和君子修養也能兼容了。佛教與道教在後期發展上,很多神佛都開始模糊化了,三教合流從哲學探討漸漸走向了實踐融合。

相對來說,我覺得擱古代這種合流對老百姓還是有些積極的地方的,減少了類似西方的那種宗教戰爭,算是統治階級與思想界的功德一件吧,隻不過後來都競爭不過更世俗又動員力強大的馬克思了。

所有跟帖: 

讚,厲害啊,我就是寫小說,請多指教 -望沙- 給 望沙 發送悄悄話 望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2/2025 postreply 11:45:14

哎,我也是現學現賣,邊學習邊思考:) -FrankTruce1- 給 FrankTruce1 發送悄悄話 FrankTruce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2/2025 postreply 12:22:07

三教合流,原來如此。 -小樂即安- 給 小樂即安 發送悄悄話 小樂即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2/2025 postreply 12:11:1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