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北碚雜憶-之二十二北碚平民公園

隨著年齡增長,我接觸了北碚的更多事物,對它不斷有了新的認知。

北碚在重慶中心城區以北約50公裏,地處縉雲山下、嘉陵江邊。因有巨石伸入江中,故稱“碚”,又因在重慶之北,故名“北碚”。上世紀二十年代時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小鄉鎮,盜匪猖獗、民不聊生。1927年,盧作孚到北碚出任江(北)、巴(縣)、璧(山)、合(川)峽防團務局局長。他在弟弟盧子英的協同下徹底清剿匪患,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建設。使北碚成為一個環境優美、經濟文化繁榮發展的中國鄉鎮建設的典範,抗戰時期成為陪都遷建區,重慶的後花園。

我印象中的北碚有幾條整齊清潔的街道,有街心公園,有體育場,學校、醫院、劇場、圖書館等分布在市中心區的各處。城市文化氣氛濃烈,社會秩序良好。

有一天小學老師帶我們去北碚平民公園遊覽。老師告訴我們,這個公園是盧作孚先生組織籌建的,他帶領受訓的青年學生,在火焰山上平整土地、修路植樹,經過幾年的辛勞建設才把它完成。我們看到,公園內花草繁茂、樹木成蔭,還有一些野生動物飼養在鐵籠中展出。我第一次在這裏見識了凶猛的老虎、狡猾的狐狸和美麗的孔雀。我在孔雀籠邊還拾到了一根長長的孔雀翎,這讓我喜出望外不停把玩愛不釋手。

站在公園內的高處,還可遠眺縉雲山、嘉陵江的風景和北碚城市景觀,使我第一次對北碚的概貌有了初步的認識。老師指給我們看:嘉陵江對岸那一片房子是從上海遷來的複旦大學;對岸再遠處是天府煤礦,還有和煤礦配套建設的北川鐵路。我們驚喜地看到有一列火車正在山腰上行駛,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火車。

圖1,老北碚一瞥

圖2,北碚平民公園

圖3,現在的北碚區地圖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