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內戰期間,共軍兵工廠確實在生產美式武器的彈藥。為什麽共軍能生產美式彈藥,這主要是由於以下幾方麵的原因使之成為可能。
1. 繳獲裝備和技術
共軍在與國軍交戰時,繳獲了大量美式武器和彈藥。這些武器主要是通過美國援助中國的租借法案(如“中美合作計劃”)運入國民政府控製區的。共軍不僅使用這些繳獲的美式武器,還在研究其設計後加以仿製和改進。
2. 兵工廠的能力
在解放戰爭期間,共軍建立了一些兵工廠,這些兵工廠能夠修複、改造甚至仿製部分美式裝備。例如,東北兵工廠,山西的太行兵工廠、晉察冀根據地兵工廠等,逐步具備了製造美式武器彈藥的能力,包括炮彈。
3. 實戰需求推動
美式武器裝備的火力強大,但需要大量的炮彈支援。由於直接繳獲的美式炮彈不足以長期滿足戰鬥需求,共軍兵工廠不得不通過逆向工程,仿製和生產美式標準的炮彈,以配合繳獲的美式火炮。
4. 技術來源
共軍的技術人員有許多是從國民政府軍隊、工廠或學術機構投奔而來的,帶來了美式武器的相關技術和知識。這些技術人員為美式炮彈的生產提供了技術支持。
中文文獻
1. 《抗戰時期中國兵工廠發展史》
作者:郭汝槐
• 本書詳細記錄了抗戰時期及解放戰爭期間中國兵工廠的發展,包括根據地兵工廠如何在簡陋條件下製造武器彈藥,尤其是仿製外來武器的案例。
2. 《中國人民解放軍兵工史》(第一卷)
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兵器工業史編纂委員會
• 該書全麵梳理了解放軍兵工係統的建立與發展,包含製造美式武器彈藥的相關技術與生產實例。
3. 《晉察冀根據地兵工廠研究》
作者:楊貴福
• 聚焦晉察冀根據地的兵工廠,包括如何利用繳獲武器仿製美式炮彈的過程。
4. 《東北解放戰爭中的兵工生產》
編著:東北兵工局編
• 詳細敘述了解放戰爭時期東北兵工廠如何滿足戰場需求,尤其是生產美式火炮炮彈。
5. 《太行兵工廠史料選編》
編著:山西省檔案館
• 收錄了抗戰及解放戰爭時期太行兵工廠的檔案,包含技術人員仿製和改進美式武器彈藥的記錄。
英文文獻
“Weapons and Warfare in China’s Civil War, 1946–1949”
作者:Mark A. Ryan
“Chinese Military History: A Review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編著:Harold M. T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