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紀念世界界反法西斯戰爭暨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在多倫多舉行
【北美財經2025年7月29日】7月26日,恰逢《波茨坦公告》發布80周年日,由加拿大和楓會、加拿大黃埔校友後裔聯誼會發起組織聯合來自各地多個團體共同舉辦的大型紀念大會“銘記曆史 共創未來——代際同行 守護和平”在多倫多士嘉堡市政中心隆重舉行。來自政界、學界、文化界及社區的三百餘位各界人士齊聚一堂,緬懷先烈、銘記曆史、傳承精神、守望和平。這場盛會不僅是一場跨文化、跨代際的紀念活動,更是一堂內容深刻的曆史教育課,加中人民友誼交流和一次和平意識的公眾集體喚醒。
莊嚴開幕:代際共鳴,精神傳承
主辦方代表加拿大和楓會會長、黃埔校友會後裔聯誼會執行副會長餘承璋開場致辭,她表示在這個莊嚴的時刻,我們懷著崇敬與感恩的心情,隆重集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7月26日是波茨坦公告80周年日,也是紀念台灣光複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
通過以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包括演講、藝術表演、圖片展和實物展,呈現東方主戰場的真實記憶。紀念是責任,傳承是使命,和平不是口號,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今天,我們回望曆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銘記曆史、捍衛真相、汲取力量,更是為了喚起對和平的珍惜與對正義的堅守。她還向與會者呼籲攜手同行、代際接力,在銘記曆史中共創和平未來。
黃埔校友後裔聯誼會會長吳龍光發言感謝與會者各社團領袖和大家的參與,紀念二戰勝利80周年對每一位炎黃子孫都很重要,80年前的抗日戰爭中國傷亡3500軍人和民眾。曆史不能重演,我們要銘記。分享自己出生於台灣,上大學後移民加拿大,台灣光複80周年,反對台獨是海外同胞的立場,希望台海問題早日解決。
大會在加中兩國國歌聲中莊嚴啟幕,由少年女生Chelsea Cui領唱。剛高中畢業即將上大學、生長在加拿大的Melody You(遊尚瑞) 身著抗戰時期“新時代”女學生裝青春洋溢主持開場,以沉浸式方式將觀眾帶回烽火歲月。這一別具匠心的安排象征著華裔青少年的精神賡續與代際同行。
加拿大聯邦議員Jean Yip的代表Choi Pui出席會議宣讀Jean Yip 議員致辭: 代表加拿大政府並作為士嘉堡愛靜格區的國會議員,非常高興向與會的各位致意最熱烈的問候。在我們紀念二戰勝利80周年的時刻,這一活動幫助我們回顧曆史,思考為追求和平而付出的犧牲。感謝你們致力於加深加拿大與中國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誼,通過將戰爭曆史呈現給公眾,包括加拿大傳教士的故事和貢獻,我們以此紀念曆史遺產,並繼續珍惜和平在我們生活和社區中的價值。
中國駐多倫多總領事館程洪波副總領事出席大會並致辭,他表示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今天的紀念活動意義非凡,波茨坦公告宣布80周年日,回顧東方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關鍵地位,更是維護和平秩序的曆史責任。他強調 8月15日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紀念日,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犧牲和卓絕的貢獻。對在海外仍堅持舉辦抗戰勝利紀念活動的華人社團表示由衷敬意,並感謝各方長期以來對弘揚和平、傳承曆史所做的不懈努力。加拿大社會是多元文化並存的典範,類似的紀念活動不僅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曆史記憶,也豐富了本地社區的文化多樣性,搭建了中加民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橋梁。程副總表示,希望有更多青年一代加入到曆史文化傳承的隊伍中。銘記曆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共創未來。通過演講報告、藝術表演、曆史圖片檔案、實物展等形式,將這段珍貴的曆史不斷傳遞下去。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舉行這樣的紀念活動,也是一種集體的精神覺醒,是對曆史最深沉的告慰。最後表示,中國將繼續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大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願與包括加拿大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一道,為構建持久和平、公眾安全、共同繁榮的理想世界而不懈努力。
York 區議員何胡景(Alan Ho)致辭,認為組織方組織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會議非常重要。80年前的曆史不能被忘記,中國人民在二戰中犧牲了那麽多人,加拿大在二戰中參加的香港保衛戰是反法西斯的曆史見證,死傷很多人,在戰俘營還被虐待至死數百名加拿大軍人。侵華日軍犯下的罪惡,造成了數千萬人失去生命,家破人亡。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勝利,不能忘記慘痛曆史教訓。高度讚賞組織“銘記曆史,共創未來”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活動。此次紀念活動深刻表達了對為和平事業作出犧牲者的崇高敬意。這一意義非凡的活動不僅忠實傳承和守護了曆史真相,也進一步加深了加中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友誼紐帶。
安省議員Raymond Cho、市議員Nick Mantas、約克區議員Leo Li等議員紛紛致函表達支持,並對主辦方舉辦重要曆史紀念活動,促進和平,給予讚揚,並祝福加中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繼續下去。
多倫多加中友好協會會長 Warren Bethune (白求恩家族代表沃倫·白求恩)在發言中指出,加拿大在二戰中最早參與的正是東方戰場——香港保衛戰,這段跨國並肩戰鬥的曆史不應被遺忘,加中友誼更應不斷弘揚。他特別讚揚中國和加拿大兩國人民之間長期的友誼,從白求恩,傳教士和很多加拿大友人,在中國抗戰時期給予了幫助,是人道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的體現。自加拿大和中國建立國家之間正式外交關係已經五十五周年了,希望未來兩國人民友誼繼續發展,世代友好。
代際演講:曆史活化,情感共鳴
黃埔校友聯誼會顧問委員會副主席、 92歲高齡的張琍玲女士不辭辛勞從魁北克帶領團隊遠道而來,講述其父、黃埔將領張振國在抗日戰爭的故事,情真意切,令人動容。先輩為了保家為國,勇於犧牲和奉獻,一寸山河一寸血,真實寫照。她強調:“黃埔精神是一種責任與信仰,我們要讓它代代相傳。”並鼓勵年輕人要繼續努力,從台灣移民加拿大50年來,每年往返台海之間,支持祖籍國和平統一。希望各地同胞要團結一心,共創和平未來。
黃埔校友聯誼會顧問委員會副主席、 加中體育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長韓進雯女士,抗戰將領韓多峰之女、前中國女排運動員,在演講中強調中國抗戰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大貢獻。她與抗日戰爭勝利同齡人,她講述父親在抗戰中參加過的多次戰役,如台兒莊戰役等,建立功勳,受到國家領導人嘉獎。她還介紹了前輩曆史人物之間的交往的故事,台海兩岸同屬炎黃子孫,年輕一代要繼續傳承先輩精神。她的演講情緒激昂,贏得陣陣掌聲。
從溫哥華遠道趕來的十位團隊代表Iris Chang, 抗戰英雄八路軍後代發表感言,介紹了自己先輩在百團大戰中犧牲的英勇事跡,願抗戰精神代代相傳,也是海外華人的責任和擔當。黃埔校友聯誼會副會長(溫哥華區)林海特別提到在10月份,《銘記曆史 共創未來》還要在溫哥華繼續舉辦係列紀念活動,海外華人華僑在抗戰中的犧牲與貢獻以及國際友人的援助在抗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年僅十一歲的少年雨霏的朗誦《繼承先輩抗戰精神》則以童聲之純,充滿激情寄托和平之願:因為先輩們的守護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會銘記這段曆史,傳承先輩抗戰精神,在我們這一代的人的心中繼續發光永不泯滅。為了這個世界的和平,今天我們站在先輩腳下,明天我們將接過他們的使命。
學術深掘:中加交匯,史實重現
滑鐵盧大學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彥教授圍繞“加拿大傳教士與中國抗戰”主題,講述她如何發現並捐贈毛澤東與白求恩合影原照的過程,揭示了加拿大人道主義精神在中國抗戰中的深遠影響,凸顯中加曆史交匯的人文溫度。很多感人至深的加拿大傳教士如文幼章等等,在中國抗戰時期,不辭辛苦默默為中國人民分憂解難,付出了感人的人性大愛。中國人民不能忘記他們。
加拿大海峽文化交流基金會理事長高耀星博士介紹自己來自台灣,由於深感二戰曆史漸漸被淡忘和忽視,引發了他收藏那段曆史文物的責任感。其多年收藏抗戰文物及推動在多倫多大學展覽的曆程,呈現一位學者對曆史真實與教育責任的堅守。為了使得抗日戰爭真相得以還原,專題收藏日軍侵華實物藏品,分析研究。從收藏到分類,到如何從年代記事甑別,提出了一套係統的研究方法和收藏價值所在。
多倫多史維會主席王裕佳醫生與博物館館長劉美玲女士介紹多倫多“亞太和平博物館”已經開放一年,為曆史教育基地,青少年大學生教育研究項目,希望進一步建設發展。特別提到史維會多年前推動二戰東方戰場曆史納入加拿大中學教學大綱,突破西方教育體係長期忽視東方戰場史實的壁壘,是曆史記憶工程的重要裏程碑。希望更多年輕人關注亞太和平博物館,也希望大家能一起參與和建設。
家國情懷:家事連史,代代傳聲
黃埔校友聯誼會副會長郭曉明博士分享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抗戰故事,講述了出生於加拿大的第三代華僑鍾德祺先生如何堅定地支持中國抗戰。他不僅協助自己的兒子鍾國祥和兒媳曾還,在廣州商業與政治中心區的家中設立了東江縱隊的地下交通聯絡點,而且其兒媳曾還女士更是與郭先生的母親同為珠江縱隊的老戰友。這個看似平凡家庭的故事,以貼近生活的細節展現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信念,彰顯了普通民眾在民族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氣概。
黃埔校友後裔聯誼會副會長、抗戰名將戴安瀾將軍之孫戴銘磊先生,也在大會上分享了他們家族的一段珍貴記憶。他講述了其大伯在美國親自查找並確認美國政府曾授予戴安瀾將軍勳章的曆史細節。這一“家族小事”,不僅是親情與記憶的傳承,更體現了當年中國軍隊作為東南亞戰場主力軍的重要曆史地位,同時也見證了中美兩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並肩作戰、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誼。
和楓會資深研究員張生博士則深情回顧了其父輩在東北地區英勇抗日的悲壯往事,並結合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背景,梳理了抗戰時期中國社會的整體氛圍和民眾精神麵貌。張博士指出,這首歌曲所承載的不僅是音樂與歌詞,更是一代中國人民眾誌成城、誓死保衛家園的曆史見證。
三位嘉賓的發言,雖然講述的都是“家中小故事”前輩經曆,卻真實而動人地揭示了中國人民在抗戰時期的英勇奮鬥和深沉情懷。這些跨越地域與世代的記憶傳承,不僅讓我們重溫那段崢嶸歲月,更喚起了我們對和平的珍視、對曆史真相的尊重以及對未來責任的思考。
藝術表達:和平禮讚,文化傳心
大會現場穿插了由黃埔後人韓麗擔任藝術指導和指揮的“黃埔·宏耀男聲合唱團”及“加拿大高校合唱團”聯袂演出的抗戰主題合唱與朗誦。韓麗女士指揮演唱《祖國不會忘記》《龍的傳人》《黃水謠》《教我如何不想她》等經典作品旋律激蕩,歌聲中回蕩著對祖國的摯愛和對和平的祈願。韓麗指揮的“同一個家”合唱團《這個世界那麽多人》唱出了世界和平包容的心願。
“加拿大朗誦藝術協會”九人團隊朗頌的《不朽》,深情並茂讚美白求恩大夫為中國抗日戰爭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白求恩大夫如今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越來越多的加拿大人也廣泛認可這位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是加中友誼永遠的象征,白求恩精神永垂不朽。
“加拿大多元文化藝術交流協會”聯手“萬錦長者協會聯合團體”多個團體大合唱《保衛黃河》《畢業歌》《地道戰》《歌唱祖國》等多首激情洋溢的歌曲,多倫多大學學生金子皓指揮大合唱,全場激情四射響徹大廈。最後,在悠揚動聽的《茉莉花》歌聲中結束了紀念大會,表達加中友好和世界和平的未來。
藝術不隻是慰藉記憶的方式,更是民族精神的傳承媒介。這場跨越年代的合唱表演,把集體記憶升華為文化共鳴,引發了許多觀眾眼含熱淚、輕聲和唱。
實物展覽:可視曆史,直抵人心
市政大廈環境景觀優雅敞亮,配套舉辦的“抗戰圖像與實物展”分布於會場大廳與展廊,餘承璋向來賓介紹舉辦四天的圖片展,首次集中展示了以海外華僑和國際友人與中國抗日戰爭,他們的貢獻和犧牲,台灣光複、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香港保衛戰等曆史大事件等史實,其中還包括加拿大檢察官諾蘭在“東京審判中鬆井石根受質詢”的珍貴照片,以及諸多從未在加拿大公開展出的圖像與文物。觀眾絡繹不絕,不少年輕人首次直麵那段沉重曆史,深受觸動。
高耀星博士與加拿大加中友好促進會王家明會長同時展出八個展台的抗戰文物,包括戰地家書、刺刀、水壺、地圖、軍服等,係列南京大屠殺曆史研究史料專輯,令參觀者直觀感受曆史溫度。
和平接力:傳承火炬,麵向未來
大會特別設置“和平接力”環節,由本次活動組織策劃人餘承璋代表主辦方,將象征和平使命的話筒交到剛滿十八歲的即將進入大學的遊尚瑞青年手中,寓意記憶與責任的代代相傳。這一細節體現出大會對於“和平教育”的深度考量:不僅銘記,更是啟迪;不僅回顧,更是延續。
與會學者指出,中國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自1931年9月18日抗日戰爭開始,到1937年全麵抗戰,至1945年9月3日抗戰勝利日,曆經十四年承受巨大犧牲,牽製了日軍主力,為世界贏得戰略主動。這段曆史理應在國際史敘述中占據應有位置,銘記曆史正是對和平的守護,對未來的擔當。
和平的回聲,回蕩在代際之間
紀念不僅是一種儀式,更是一種責任。此次大會將曆史、文化、藝術、教育融合為一體,使抗戰精神與和平理念在多元族群、多代群體間交匯融合。從白發蒼蒼的抗戰親屬,到童聲琅琅的少年代表,和平的回聲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間回蕩,久久不息。
正如大會主題所示:“銘記曆史,共創未來——代際同行,守護和平。” 在這個紛亂的世界裏,唯有記住曾經的苦難,才能真正珍惜當下的寧靜;唯有代際接力的傳承,才能真正守護和平的希望。
和平,不應隻是回憶中的詞語,而應成為現實中的方向。讓我們以曆史為鑒,以行動為筆,續寫屬於這個時代的和平篇章。
組委會強調要特別感謝幫助和支持本次大會成功舉辦和圖片展的 多倫多市政府士嘉寶市政中心;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吳憲斌館長;南京大學曆史學院張生教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及前瞭望海外版王楓女士等。
抗戰精神,深入社團
晚上,黃埔校友後裔聯誼會和和楓會舉辦晚宴,邀請嘉賓程洪波副總領事,與華人社團共慶抗戰勝利80周年。參加宴會的有加拿大中國洪門民治黨多倫多支部和台山同鄉會等華人社團,以及黃埔校友後裔聯誼會和和楓會的親朋好友。宴會上演了精彩的文藝表演和時裝走秀。和楓會戴大器老師表演了葫蘆絲演奏。程洪波副總領事和黃埔校友後裔聯誼會副會長關伯雄還同台演唱了慷慨激昂的《中國人》。和楓會顧問兼資深評論員、加拿大華商聯合會常務副主席霍文翔有詩為證:
紅楓黃埔好擔當,
又開加國新風尚。
八十抗戰全貌展,
千萬英烈永流芳。
海外疆場前後繼,
家國情懷上下慷。
共促中華早統一,
浩鴻史冊添一章。
致謝
感謝中國駐多倫多總領事館及程洪波副總領事、Jean Yip 國會議員辦公室、York Regional Councillor Alan Ho; Raymond Cho 安省議員辦公室、多倫多市議員Nick Mantus 辦公室、York Regional Councillor Joe Li 辦公室. 係列活動參與支持的超過四十個團體。
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係列活動組委會加拿大和楓會和黃埔校友後裔聯誼會聯合組織的《 銘記曆史 共創未來》各項活動,積極籌備工作誌願者團隊及資助的團隊:餘承璋、管建宏、郭曉明、 多倫多張生、炳彰、曾平、煒衡、愛龍、吳龍光、王家明、霍文翔、關伯雄、林海、戴茗磊、張琍琳、韓麗、戴大器、Erica Zhang、馮文侶、賈葆蘅、張瑪琍,邢詒煨、胡丕峰、胡婷婷、高晶晶、Cathrine 等,還得到了數十個團隊和機構的支持協助。
協助參與演出和出席會議參與者加拿大加中友誼發展促進會長王家明;多倫多大學社會學係張衛國教授;加拿大長者康齡中心郭景文教授;加拿大多倫多都會大學加拿大-中國商務與發展中心主任林小華教授和關鍵博士; 洪門民治黨多倫多支部餘卓文; 專業人士協會前會長王體; 華聯總會副主席、福建聯誼會會長王清官;加拿大華人文化藝術團體聯誼會主席張儉; 北京協會會長劉強;湖南同鄉會會長黃幸來;山西同鄉會會長韓家良;江西同鄉會會長黃嵐;陝西同鄉會會長周誌軍;湖北同鄉會會長韓明輝;遼寧協會會長李棟;加拿大貴州商會 會長 孫兆福;上海協會執行會長張義戈;齊魯同鄉會執行會長顏俊;西電港澳及海外校友會聯盟主席趙遠鵬;加拿大華商聯合會常務副主席霍文翔、加拿大廣東商會會長陸炳雄;山東大學多倫多校友會張留山;西北工業大學加拿大校友會會長李立新;加拿大陝西師大會長張誌立;全球校友峰會加拿大委員會理事 黃國豔等。
支持係列活動團體包括 河海大學多倫多校友會;江蘇師大北美校友會;洪門民治黨多倫多支部;加拿大和平與發展交流協會;和楓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暨南大學加拿大校友會;廣州大學加拿大校友會;陝西師大加拿大校友會;加中友誼促進會;加拿大高校校友藝術團、加拿大湖南同鄉會;加拿大多元文化藝術交流協會;金陵吳語鄉情聯誼;北美溫哥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和楓婦女發展委員會;加拿大華人長者研究與教育中心;加拿大朗誦藝術團、南京大學多倫多校友會;加拿大齊魯同鄉會;山東大學多倫多校友會;遼寧大學多倫多校友會;加拿大白求恩醫學發展協會;加拿大中文媒體記者協會;東南大學校友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多倫多校友會;南京郵電大學加拿大校友會;南京農業大學加拿大校友會;蘇州大學加拿大校友會;江南大學加拿大校友會;蘇州科技大學加拿大校友會;李德倫音樂基金會;加拿大貴州商會 ;加拿大山西總商會 ;加拿大四川大學校友會 ;加中友好合作協會;大溫哥華友誼協會;加拿大海峽文化交流基金會;加拿大加中友誼發展促進會;白求恩研究會;加拿大廣東商會;加拿大吉林大學校友會。
鳴謝媒體支持:Omni 2,環球華語電視台,華藝新聞、加拿大維多利亞傳媒、北美加拿大之聲傳媒、視傳媒等。
(文:和立 軒明; 攝影:王瑞軍)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