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渣的故(往)事

讀到城裏有一篇題目裏有“藥渣”這兩字的文章,想起有關藥渣的往事。

聯著我長大的石庫門房子的幾所房子是個中藥廠。他們生產一些如半夏露這樣的中成藥。

弄堂裏常常堆著麻袋裝著的各色藥材。有時有甘草,大棗這樣的東西。我們會扣開麻袋,抽幾根甘草,或幾個大棗。

這些藥材,按照配方,放入一個個大約一米直經,半尺高的鐵籮筐。幾個鐵籮筐摞在一起,用起重葫蘆吊起來,放進幾米高的大木桶。灌上水,就開始煎熬。過了一段時間。木桶低處的一個龍頭就放出一桶一通的藥汁,送去做最後的檢驗和分裝。

放完藥汁以後,鐵框就被吊出來。放在弄堂裏冷卻。

這個時候,許多鄰居就會圍過來。小孩們挑藥渣裏的大棗,大人們搶藥渣裏的別名“牛肉幹”的大塊木質的藥渣。這些大塊藥材晾幹以後,當柴燒,貼補配給的煤球,計劃生火柴的不足。

有一年,一個小姐姐(也就7,8歲吧)搶了一個滾燙的大棗喂她不足一歲的胞弟(老五)。結果在喉頭燙起一個大泡,窒息而死。一年以後,她媽媽又生了一個老六。盡活脫脫的老五再世。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