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曆史中的蒙古語(6)

中國古代曆史中的蒙古語(5)

金狄

木蘭

通常認為木蘭的名字來源於蒙古語慕容,牧仁,木倫,意思是大河,如席慕容。

但我認為,蒙語兔子是tuulai, 雌兔子是em tuulai, 所以木蘭的名字很可能就是母兔子,意喻混在一群雄兔中的一隻雌兔,這也是民歌的常用手法: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所以,木蘭辭在譯成漢語之前,原語言中的原標題是雌兔辭。

 

木蘭的籍貫

木蘭辭產生於北魏,北魏都城先是平城即大同後為洛陽。原文中木蘭見過天子後返回故鄉,所以她原不住在都城: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裏足 (一作:願借明駝千裏足),送兒還故鄉。

原文中木蘭從故鄉出發,第一天內到達黃河,第二天就到達前線: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在古代蒙古人稱陰山為達蘭喀拉,意為七十個黑山頭。所以黑山頭就是陰山。原文中的燕山很可能是傳唱流傳過程中陰山發音的誤轉,原本應該是“但聞陰山胡騎鳴啾啾”。

北魏前期防禦北方柔然南侵設置六鎮戍衛北方邊境,沿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邊由西向東依次為: 沃野鎮——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東南; 懷朔鎮——今內蒙古固陽西南; 武川鎮——今內蒙古武川西; 撫冥鎮——今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南; 柔玄鎮-—今內蒙古興和台基廟東北; 懷荒鎮——今河北張北。 此外,懷荒以東還有禦夷城(今河北赤城北),後期也升格為鎮。 因此,北方沿邊實際有七鎮,但習慣上仍稱六鎮。 北魏前期,戍守六鎮的士卒大多是拓跋族的氏族成員,當時,他們是統治民族的自由民,地位高於一般編戶齊民。

六鎮中的前四個都是陰山沿線,另外三個離黃河太遠,不可能一天之內到達。所以,木蘭的籍貫應該是黃河南邊陝北榆林地區所屬夏州的一個較大的城鎮。晉時赫連勃勃稱夏王,築統萬城都之,公元431年,北魏滅其國,先改統萬城為統萬鎮,不久即改為夏州,設置軍戶駐守。從這裏一天之內可達黃河,第二天早上過河,晚上可達陰山前線六鎮之一的軍營。

不論是木蘭所屬的後來大部分漢化的拓跋鮮卑,還是她與之戰鬥的柔然,還是後來消滅了柔然的突厥,都是現代蒙古族的祖先。古代的遊牧民族隻要稍微遠一點的親戚分支就是另一個部族,經常叫另一個名字,但在現代意義上還是同一個民族。所以木蘭可以被視為蒙古族女英雄,像妲己扮演者娜然說的那樣,但她可不是與Chinese (漢族)戰鬥,而是古代蒙古人的內戰。

 

2025年11月20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about 木蘭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rulvbobi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0/2025 postreply 10:07:27

有道理。多謝這樣細致的介紹 -SleepyLagoon- 給 SleepyLagoo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0/2025 postreply 11:04:3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