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曆史中的蒙古語(3)
金狄
鯀和禹
蒙語中khun 是天鵝,khüü是兒子。據白鳥庫吉和大林太良的理論,並有傅斯年,顧頡剛,徐旭生認同,鯀和禹的傳說是遍及歐亞北美大陸洪水創世神話的一個分支。北亞阿爾泰蒙古乃至北美印第安族都有這樣的神話,世界起初隻有水,神讓某個動物潛到水底撈泥造陸。這個動物在不同民族神話中可以是黑雁,野鴨,烏龜等等。塔塔爾神話中是一個白鳥潛水撈泥,神用泥造陸後,另一個白鳥用喙做成山脈和河穀,我認為這是最接近鯀和禹的版本,天鵝鯀khun潛水撈泥,天鵝的兒子禹khüü敷土,製作山川地理。潛水的動物在不同版本中一般因各種原因死亡,或由於某種過錯被神殺死,這也和鯀和禹的神話相合。
流傳很廣的東征英雄傳的主題曲鴻雁,曲調來源於蒙古巴彥淖爾烏拉特部的傳統民歌鴻嘎魯,據說是梅力更活佛羅布生丹畢加拉森於1790年創作。蒙語鴻khun是天鵝, 嘎魯galuu是大雁,在草原的湖邊天鵝和大雁共同起降是常見的景象,譯成漢語變成了鴻雁。
據徐旭生,早期洪水寫做鴻水。按照蒙語起源,就是天鵝飛過的大水。漢語中的鯤可能也來源於蒙語天鵝khun, 能潛能飛的大鳥。
鴻雁,天空上,隊隊排成行,
江水長,秋草黃,草原上琴聲憂傷,
鴻雁,向南方,飛過蘆葦蕩,
天蒼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
(鴻雁歌詞)
2025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