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寫的那篇“中元節”說了要去看看河,吃了午飯我就去了。
1. 悶熱,憋雨。在河邊坐了一會兒。
2. 逛逛Nyack小鎮
這種小資的鎮子總是不乏古玩店、古著店/二手店;當然也不缺餐館和咖啡館。我在一家每次必逛的古著店淘了一個全新的Rebecca Minkoff“大媽包”。
一方麵說斷舍離,一方麵不斷“剁手”。我安慰自己說“這包是剛需”。上次回國回來,兩樣東西找不到了,一是兒子送我、我用了好幾年的牛仔大媽包(低調的牌子,很別致的);二是我新買的一條露露家的直筒褲。原本很有條理的我,居然有找不到東西的時候,很沮喪。或許是家事太多頭腦亂了,或許就是老了而沒有借口。估計東西落在國內親人家裏了,以後再說。
3. 總而言之,我需要一個“大媽包”~她家的包本來就不貴,原價也就$248。我這個全新,價簽、防塵袋、護墊什麽都在,顯然是某個“敗家娘們”瞎買了然後就大手筆捐了。我接盤吧,半價,挺滿意。
4. 我這“剛需”說的挺心虛的:家裏有“大媽包”,還不止一個。比如這個LV的"Delightful",是時尚的家裏女眷擱置不用給我的。我也沒怎麽用,因為太鬆垮,我背不出那種“颯”的感覺;而且大敞口,在不安全的地方背就是賊的福音了。已經停產了,卻據說在二手市場挺火,喜歡的人說“它有特別的鬆弛感”。好吧,我也多多用起來。這包很適合飛機上用,裏麵放各種雜物、大包套小包都不違和。
5. 我對這個小鴨子的大包曾經一見鍾情,覺得又酷又帥,拉鏈嚴嚴實實很適合旅行用。可是,我也基本沒用過。浪費,該批評。順便曬下UGG的拖鞋,有朋友惦記我長周末路過outlet買了什麽。就買了這一樣,表揚自己一下:這個真的是剛需!舊的已經讓我穿變形了。
赤腳穿UGG,空心穿“開司米”,是我們寒帶人最舒服的保暖方式。不知道別人,反正我是離不開這兩樣。大家說不穿內衣和襪子,多容易髒啊,怎麽辦?髒了就扔了呀,有錢任性!開玩笑啦,髒了就送幹洗啊,太舊了當然就淘汰了。必須讓皮膚直接體會那種毛茸茸、軟嗬嗬的感覺,不然人家不是白設計了?咱也白穿了。
這不,UGG拖鞋我早晚已經開始穿了(今天暴熱,穿不了了)。開司米毛衣呢,我一入秋就穿短袖或者無袖的,冬天還有N件長袖的在排隊等著“寵幸”。我侄女曾笑我說“啊,短袖開司米毛衣?太變態了吧?”大藍鯨的晚春初夏濕漉漉的,秋天也是天天秋老虎,確實不可能穿。我們美東完全可以啊。
6. 看看,這幾件短袖/無袖毛衣,就是我最近上班的“扛把子”衣服,配個長裙,胳膊和腿露著,涼颼颼很舒服,但心口卻被護得暖暖的,不懼辦公室呼呼的冷氣。那件紫紅高領是阿曼尼的,目前穿還太熱,秀一下,致敬剛走的老爺子。
7. 嗯,再推薦一下TJ這款提拉米蘇蛋糕。和烘培坊現做的當然沒法比,但味道也還不錯。就是底下的坯子一解凍就化得軟塌塌的,可以略過不吃。
做晚飯去了。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