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被批鬥物理學家的原型:曆史比小說更殘酷

來源: 狄冠元 2024-04-18 16:57:5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3147 bytes)

https://mp.weixin.qq.com/s/aHh6ApamHhdhS_RtwGAZkQ

《三體》中被批鬥物理學家的原型,葉企孫、饒毓泰的文歌往事:曆史比小說更殘酷

每天都有猛料的 海外博士學者圈A 2024-03-30 04:59 
 
博士學者圈
 
 
,讚250

 

南渡北歸》中的葉企孫與饒毓泰

 

 

Image
葉企孫在清華園的舊照

本文節選自《去留與榮辱——<南渡北歸>筆記》,作者段協平;原載共識網

 

 

【《南渡北歸(增訂版)(套裝共3冊)》分為《南渡》《北歸》《離別》三部,是著名作家嶽南所著首部全景再現20世紀中國最後一批大師命運變遷的史詩巨著。講述的是上個世紀大批知識分子冒著抗戰的炮火由中原遷往西南之地,而後再回歸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時間跨度近一個世紀,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紀人文科學領域的大部分大師級人物,如蔡元培、王國維、梁啟超、梅貽琦、陳寅恪、錢鍾書等。作品對這些知識分子群體命運作了細致的探查與披露,對各種因緣際會和埋藏於曆史深處的人事糾葛、愛恨情仇進行了有理有據的釋解,讀來令人心胸豁然開朗的同時,又不勝唏噓,扼腕浩歎。】

 

1948年底,國民黨輸掉大陸已成定局,隻好布局退守台灣。國民政府發出訓令:“科學教育界能搬遷的人、財、物盡量搬遷,先以台灣大學為基礎,而後慢慢站穩腳跟,以達‘求生存、圖發展’的目的”。對國民黨來講,黃金、貴重文物的搬遷不是問題,成問題的是那些士林名流的去留行止。他們知道,在這個問題上,共產黨也沒有閑著。一場關乎人心、人才的爭奪戰開始打響。
 
爭奪戰的重點是當時中國教育文化的重鎮平津地區。在蔣介石的直接領導下,時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長朱家驊和傅斯年、杭立武、蔣經國、陳雪屏等要人於南京緊急磋商謀劃了“平津學術教育界知名人士搶救計劃”細節辦法,並擬定了“搶救人員”名單:一,各院校館所行政負責人;二,因政治關係必離者;三,中央研究院院士;四,在學術上有貢獻並自願南來者。
 
Image
20世紀30年代清華大學校務會議成員,左一為葉企孫(圖源:《清華年刊(1932年)》)
……
 
葉企孫在抗戰期間曾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後任西南聯大理學院院長,清華大學“特種研究事業”委員會主任。抗戰勝利後,西南聯大常委梅貽琦、傅斯年頻繁往來於重慶、南京、北平之間辦理“北歸”複校事宜,葉企孫被國民政府教育部指定代理清華大學校長、西南聯大常委並主持聯大校務,成為事實上的西南聯大“一把手”。期間,國民政府為實施“種子計劃”物色青年才俊公費出國留學,葉企孫力薦李政道並成行。多年後,李政道頗為感激地說:“葉師不僅是我的啟蒙老師,而且是影響我一生科學成就的恩師。”
 
1946年秋,清華大學複員回到北平,葉企孫擔任校務委員兼理學院院長,是除梅貽琦之外清華第二號實力派人物。1948年底,梅貽琦離開北平南下時想拉上葉企孫一塊走,並有了與葉共同到福建省利用海外保存的清華基金建立清華大學基地的打算。但葉企孫經過一番搖擺、觀望,認為“自信作孽無多,共產黨也需要教書匠”,決定既不接受美國某基金會邀請去海外,也不南下,堅持留了下來。北平和平移交後,馮友蘭、吳晗先後主持了清華大學一段時間的工作,後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奉命改組,由葉企孫出任主任委員,成為清華園的“一把手”。但他這個“一把手”並不為人所看好。據與葉共事幾十年的一位清華老教授說:就葉的性格和思想而言,屬於敦厚學者型人物,性溫口呐,“似不能言者”,且有牢固的自由思想和獨立精神,並不適於混跡“仕”位。雖曾幾次代理校務,但那隻是因為他的聲名與學術地位少有人與之匹敵使然,而且多屬於維持和留守性質,真正長期搞行政工作,既不是他的特長,也不是他的願望。至於政z,更是他一向避之唯恐不及的。當年在重慶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時,身為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的朱家驊不止一次拉他入國民黨,都為其所拒絕,一直作為無黨派人士立足學界。他獨善其身,終身不娶,視學生為兒女。
 
既然政治不是葉企孫這位“不諳新事理、新邏輯”的人所能玩得了的,其悲劇性的命運就不可避免。
在1951年秋展開的“思想改造運動”及對胡適思想批判運動中,葉企孫的表現令當局“大為失望”。他不但不按照當局的意圖改造自己的思想,還不知趣地在師生中倡導“凡事都要獨立思考”、“高校教學與科研要自由、民主”等與時興的“階j鬥爭”、“集體主義”等政z口號相對立的思想。
 
葉企孫的言論和表現終於激怒了當局,遂發動清華師生對其開展“狂風暴雨式的批評”。清華師生一哄而起,在一片喊打聲中,葉企孫被趕下台,隨後被調入北大物理係作了一名普通教授,登台講授《光學》等基礎課程。此時,已沒有多少人把他放在眼裏,更忘卻了這位華發漸白的老人乃是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直到許多年後,人們才忽然憶起,墓木已拱的葉企孫原來是中國“兩彈一星”的元勳和鼻祖,才曉得新中國建政五十周年之際,在23位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科學家中,有9位是他的學生,2位是他的學生的學生,還有另外2位院士級(學部委員)的事業與他有著密切的聯係。
 
葉企孫挺過了一波接一波的政治運動,但最終沒能挺過“文ge”。因為呂正操一案,牽涉到熊大縝(後平反),又因熊大縝一案牽涉到葉,被捕入獄。在獄中,葉經受不起極度的恐慌與折磨,患了精神分裂症並越來越重,身體狀況急劇下降。1969年底,在周恩來的親自批示下,葉企孫被放出監獄,由北大red衛兵繼續對其實行“隔離審查”。葉出了監獄又步入地獄,在red衛兵拳打棍擊中,病情再度加重,小便失禁,兩腿腫脹難以站立。再後來,葉的神經徹底崩潰,成了一個胡言亂語的瘋子。當看管的red衛兵稍微放鬆一點,葉本能地溜出來在中關村一帶的小攤上討吃討喝,嘴裏不住地咕囔著別人很難聽懂的話語。當時中科院有幾個研究所已經遷往中關村一帶,不少與葉企孫熟悉的朋友見到下列一幕慘不忍睹的情景:葉企孫頭發花白,弓著腰,整個身子呈九十度狀,穿著一雙破棉鞋,躑躅街頭,間或踽踽前行。有時來到一家店鋪小攤,或買或向攤主伸手索要一二個明顯帶有蟲咬疤痕的小蘋果,邊走邊津津有味地啃著,碰到教授模樣或學生打扮的人,邊伸出一隻枯幹的手,說:“你有錢給我幾個”,所求不過一二角而已!望之者無不為之潸然。
 
1972年,海外友人任之恭、趙元任和學生輩人物楊振寧等著名學者回國觀光時,曾分別向有關部門請求探望葉企孫,均被婉拒。1977年1月13日,葉企孫走完了最後一段淒苦悲涼的人生之旅,默默地告別了這個紛亂的世界。
 
與葉企孫並稱“雙雄”,或“雙子星座”的中國物理學奠基人饒毓泰,作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和北大理學院院長,自然列在國民政府搶救學人的計劃名單中,且屬於第一類被搶救人員。胡適離開北平時,要他一起走,想不到遭到拒絕,個中原因不詳。1949年後,饒繼續擔任北大校務委員會委員兼理學院院長。但不久,隨著政z運動的深入,在“三反運動”中,饒在北大的本兼各職全被抹掉。1966年“文ge”中,已是75歲高齡的饒毓泰仍然沒有被放過,作為“反動學術權威”被揪出來遭到淩辱與P害。1968年10月16日,自縊於家中。

 

- END -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

 

關注下邊的視頻號,櫥窗有優質書籍,都是國內外知名大學教授、學者、大咖作品,博士團隊優中選優,跟出版社直接合作,正版,半價。

 

凡是支持我們的讀者,都可以聯係編輯贈送30本以上的優質書籍電子版和英語資料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