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欣賞散記:德利伯的《拉克美》(Lakmé,1883)

來源: Chang_Le 2017-01-19 05:17:5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437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Chang_Le ] 在 2017-01-19 05:19:5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法國作曲家德利伯(1836—1891)一生的主要創作是歌劇和芭蕾舞劇,作有約二十部歌劇,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這部《拉克美》。這是一部充滿東方色彩的,關於愛情的悲劇。更多介紹和劇情見百度百科的介紹:

德利伯的《拉克美》:

http://baike.baidu.com/view/1173788.htm

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km%C3%A9

 

欣賞兩個精彩選段:  第一幕, 女主角拉克美和她的女仆瑪麗卡的二重唱“花之二重唱”(Viens, Mallika, les lianes en fleurs ... Dôme épais, le jasmin),表現主仆二人看到園中美麗的花朵時喜悅的心情。

Sutherland, Tourangeau - Viens, Mallika! "Flower Duet" Lakm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4REoUjaGBE&ab_channel=LadyArmide

 

第二幕 拉克美的詠歎調《鈴歌》,又叫《銀鈴之歌》(Où va la jeune Indoue)。歌中運用高難度的花腔技巧,據說這是擅長花腔的女高音的試金石之一。

Légende du Paria or Bell Song ("Où va la jeune Indou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U31fkQKzWk&ab_channel=Nasinico

 

下麵是世界著名的十位女高音歌唱家演唱《銀鈴之歌》中高難度花腔的同一片段,非常珍貴的錄音:

Lakme Battle Royale: Bell Song Coloratur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Qa2EpyKJJE&feature=youtu.be&ab_channel=baritonoguapo

 

正像其它法語歌劇一樣,《拉克美》劇中也有整段配合劇情的舞蹈,是在第二幕中幾段具有印度風格的群舞,當然實際是經過編排的印度傳統舞蹈與西方芭蕾相結合的風格,很有觀賞性。

 

還有一點感想,上麵的全劇音像是1976年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演出版,沒有中文字幕,連英文字幕也沒用。為什麽不找一個有字幕的,或年代更接近現在的版本呢?回答是,網上沒有,至少我費了很多時間,變換了多種搜索方法,也沒有找到。目前這個1976年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演出版幾乎是網上唯一能找到的全劇完整的音像版本(YouTube 還有兩個來自大學的演出版本,但都沒有注明年代,也沒有字幕,綜合水平也明顯較差)。這說明了什麽?我想,這大概說明自1976年以後,世界各大歌劇院很可能沒有再上演歌劇《拉克美》,至少沒有留下拿得出來的音像記錄。再追問這又是為什麽?我想,答案很可能是因為演這部歌劇太難了,她對女主角的要求太高,特別是大段的高音域的花腔,瓊·薩瑟蘭以後似乎很少有人能夠比較自如地演出,或者願意冒著唱破音的風險去演這部歌劇了。假如有朋友在網上找到了這部歌劇年代更近的全劇音像版本,或帶有中文或英文字幕的全劇音像版本,請分享,先謝了。

 

全劇參考音像:(正如上麵已經說明的,沒有找到帶中文或英文字幕的音像)

歌劇:德利伯 - 拉克美(薩瑟蘭1976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A0ODEzNjcy.html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