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總統正在透過關稅攻勢解決自 1971 年金本位製終結以來美國一直在麵臨的一個問題——財政災難和貿易逆差的巨大鴻溝。
一陣震動席捲了數位世界,這是一個新時代的預兆:美國的重商主義轉向正在撼動全球市場精心排練的安排——貿易重新排序正在形成。
強權政治是防禦性政治。當情況變得艱難時,主導的政治實體就會退回到它的懷抱。美國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霸權,它不再用道德敘事的迷霧來掩蓋其問題——現在,它正在擼起袖子!
透過關稅攻勢,唐納德·川普總統正在解決自 1971 年金本位製終結以來美國一直在麵臨的一個問題——財政災難和貿易逆差的巨大鴻溝。
自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以來,美國一直肩負著世界儲備貨幣的責任——以及隨之而來的所有好處和陷阱。在全球經濟的引擎中,美元一直以來都是潤滑劑,美國透過容忍不斷增長的貿易失衡來為銀行和債務人提供支持——直到2025年4月2日被宣佈為“解放日”,這是一個重大轉變的轉折點。
關稅政策如壓路機
川普政府並不是幾天前才開始高舉旗幟反對雙赤字。自 2023 年以來關注川普競選活動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即將發生的事情:新的貿易秩序,美國將成為國際供應鏈的架構師。這件事正以最激進的方式發生。
提高關稅、貶值美元、降低利率、減稅和放鬆管製是美國政府對抗「債務」這一敵人的手段,而債務已經像毒藥一樣滲入社會。
這是一種對時間的偏好的表達,一種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東西的願望。持有世界儲備貨幣會降低進口消費的價格,因為對美元的需求似乎是無限的。
這種毒藥已經將政治和廣大私部門束縛住。然而,在關稅的強力壓製和激烈言論的背後,卻閃爍著更深層的渴望:國內產業的復甦、民族創造力的回歸、從消費狂熱到創業精神的轉變。
這關係到美國「自己動手做」精神的復興。自從 1971 年前總統理查德·尼克森 (Richard Nixon) 發生隱性違約(美元不再以固定匯率兌換黃金),留下了工業廢墟和社會危機之後,這種精神就被拋棄了。銹帶是受此政策體係打擊最嚴重的地區,仍是個難以消退的惡夢。
到處都是可預測的反應
但美國政府對其貿易夥伴的反應有多準確的預測呢?它對二階效應的計算有多精確?
此次關稅措施正是針對美國經濟的國內貿易逆差而採取的,將為市場帶來衝擊。
股票起初遭到拋售,但由於「關稅」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終於落下,股價現已穩定下來。美元和債券市場將如何因應現狀的這一巨大變革?
在經歷動盪和劇烈波動之後,情況可能會恢復正常,同時人們對歐元區等其他地區信貸風險的認識也會增強。那裡最初的反應是反抗:法國總統馬克宏敦促歐洲公司凍結在美國的投資,而布魯塞爾早期的聲音暗示將以(微弱的)監管力量對付美國科技巨頭。伊隆馬斯克 (Elon Musk) 的 X 尤其在他們的瞄準鏡中。
隻有憤世嫉俗的人才會懷疑這與歐洲的審查製度有關,迄今為止,歐洲的審查製度在該平台上沒有任何效果。
美國繼續進攻
與此同時,美國人正大步前進,宣布大規模減稅。其目標是快速再工業化,增加私部門的就業崗位,以吸收因政府官僚機構臃腫而下崗的數萬人——這是歐盟仍然拒絕解決的問題。
同時,能源產業正在放鬆管製,確保美國製造商相對於歐洲競爭對手擁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其目標是消除貿易逆差,去年貿易逆差激增至驚人的 7,940 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川普從未掩飾自己在必要時要徹底消滅關稅俱樂部的意圖,但市場並沒有預見到這個俱樂部的出現。他一次又一次強調,美國不會再被欺騙或榨乾——而且,他不隻一次將矛頭指向布魯塞爾。汽車產業(對德國來說是沉重的打擊)、半導體和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等關鍵產業將在「美國製造」的旗幟下上演驚人的回歸。
附帶損害:歐洲美元市場
這項政策高度重視國家利益,而且它可能會奏效。但它會帶來附帶損害。外國公司在美國市場麵臨的不僅是更激烈的價格競爭。
美國貿易逆差縮小將嚴重擾亂國際資本市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出現了以美元計價的信貸市場,即所謂的「歐洲美元市場」。這是廉價美元信貸競爭中最大的未知數,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佔據超過50%的主導地位,仍然主導全球信貸機製。
即使中國被迫轉向或俄羅斯因製裁而被排除在 SWIFT 之外,也無法動搖這一霸權。國際銀行將如何應對流動性的緩慢枯竭?當各州需要新的美元信貸來償還債務時,它們將如何進行再融資?我們正進入信貸框架極度緊張的時期。
有一點是清楚的:如果美國設法縮小貿易逆差,美元信貸將變得更加昂貴。財政空間將像陽光下的冰一樣融化,美聯儲將獲得對其產品(美元信貸)的新定價權。一旦這一進程開始,我們將見證川普「解放日」的目標——重新調整全球經濟。
+托馬斯·科爾貝 (Thomas Kolbe) 1978 年出生於德國諾伊斯,擁有經濟學學位。 25 年來,他一直擔任自由撰稿人和媒體製作人,為各行各業和商業協會的客戶提供服務。作為一名自由記者,他關注經濟進程並從資本市場的角度觀察地緣政治事件。他的出版物遵循關注個人及其自決權利的原則。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