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瘋狂,但換成賀錦麗會更好嗎

川普這次出手極為激進。最大的貿易對手是中國和歐盟——歐盟,果然不出所料,邊談邊打,一邊高喊談判,一邊對美貨加徵25%報復性關稅(雖然延後至5月16日實施)。這種「邊談邊打」的套路說穿了就是爭取籌碼。但別忘了,歐洲還仰賴美國撐場麵,尤其在俄烏戰爭問題上,最後很可能隻是象徵性地「噴幾槍」就收手。
歐洲經濟底氣遠不如美國。昨天導遊帶我們去Segovia,和她閒聊才知道,就連經濟成長算不錯的西班牙,在她口中也是經濟不好,深陷少子化與房價高漲的泥淖。西班牙曾推的「50萬歐元換居留」政策炒高房市,政策取消後,房價卻回不去了,年輕人買不起也不想生,導致出生率僅1.18.大家直接選擇躺平。
但最該警惕的,還是中國。
中國可能選擇硬撐,因為在那個體製下,政權永遠高於人民。他們可能大舉拋售美債,即使砸到自己腳,也要維穩政權。更危險的是,中國可能轉向歐洲傾銷商品,讓本就脆弱的歐企雪上加霜。
混亂還會繼續演下去,偶爾冒出幾則「好消息」,但別急著高興——那往往隻是川普談判策略的一部分。他真正要的,不隻是零關稅,而是撤除非關稅壁壘、禁止洗產地、甚至逼越南對中國原料課五成關稅。當你以為協議快成了,其實隻是戰局推進一步。最後受不了的往往是小國:零關稅加部分讓利,這才是終局。
但是換個角度想——如果現在不是狂人川普主導,而是賀錦麗呢?
表麵上,社會歌舞昇平、槓桿ETF滿天飛、年輕人搶當YouTuber環遊世界,沒人想上班,也沒人願意勞動。這樣的「繁榮」,其實隻是倒數計時的紙醉金迷。
國債將徹底失控。賀姐光是選戰期間就「三個月燒掉15億美元」,這種花錢速度足以讓赤字飆上歷史新高。國會隻能不斷拉高債務上限,葉倫靠短債救急也撐不了多久。債權人拋售不斷,10年期殖利率根本壓不下來。
教育與健康繼續沉淪,尤其是兒童教育,數十年來一路下滑,慘不忍睹。
媒體也早已失能。無論新聞還是娛樂,基本都成了民主黨政府的外圍組織,監督功能蕩然無存,製度性的利益衝突變成日常。
製造業一蹶不振。中國因全球化發大財,正是靠著我們的財富與政策漏洞壯大自己,反過來壓製美國。
財富分配極端失衡。底層50%收入停滯甚至下降,他們沒資產隻有負債,生育率跌到穀底。
對大多數人而言,小康生活早已變成幻影。除了前20%,其餘家庭靠單一收入想買房、生兩個孩子?幾乎不可能。
美國夢,早已死去。
如果是賀錦麗上台,華爾街看似風光,實則是靠投機與「財富自由」麻醉民心。如果沒有劇烈改革,這個國家隻會在溫水中慢慢煮死自己。
如同政治評論員與歷史學者Victor Davis Hanson所說:民主黨的"財經改革方案"在哪?沒有。他們給出的,是暴力與街頭恐嚇,是對川普的法律迫害、對海湖莊園的突襲、對州選票的封殺、以及兩次暗殺未遂的延續與升級。
智庫、媒體與學界不是提出理性反思,而是對DOGE團隊的歇斯底裏,對遣返幫派如「Tren de Arugula」的抗議。他們連基本的預算、關稅或勞動力改革建議都拿不出來,隻會高舉道德旗幟,洗腦自家選民。
民主黨的主張是什麼?微型關稅?零關稅?自願公平貿易?這就不天真嗎?!他們對每天30億美元利息與逼近37兆!!!國債視而不見。他們花過一分鐘思考如何解決125% GDP的債務比嗎?AOC知道年度債息已超過國防預算嗎?
他們的解方是什麼?對富人加稅,從37%拉到60%,讓藍州中產階級成為稅奴;支持增值稅?印鈔救國?還是奉行現代貨幣理論——認為債務不是問題,政府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而川普隻用了十週,就識別出數千億的浪費與詐欺,讓南部邊境幾乎歸零,讓伊朗收手、胡塞失聲,甚至首次讓我們看到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可能。主流媒體的回應?新聞封鎖。
Victor Davis Hanson強調,民主黨如果真有立場,就該直說:他們希望邊境開放、戰爭無限延長、學貸不用還、赤字無上限、女性要與跨性別男性競爭是新常態。否則就請拿出替代方案:如何減債?如何改善貿易赤字?如何重建製造業?如何讓美國夢重生?
若什麼都沒有,隻有憤怒與譴責,那這些人要來幹麼?
我們早就做好萬全準備——即使股票歸零,還有房子、現金、債券與定存撐著,生活無虞。更別提ERIC的工作依然穩定。
但這場風暴早已超越個人401K或證券帳戶,它牽動的是全球秩序的重新洗牌。
所以,是的,川普瘋狂——但他清醒地知道,這是一場非瘋不可的戰爭。他挑戰的,不隻是世界秩序,更是我們對常態與「kick the can down the road」的長期妥協。
是的,川普瘋狂。但這場戰役,勝利者不隻要強,更要瘋。而他,兩者皆有。
所以即使大家的401K暫時變成401,川普,仍然遠勝賀姐。可能是 2 個人和白宮總統辦公室的圖像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