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烏東決戰序幕已經拉開,這是一場即將到來的,本世紀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烏東戰場可能會成為一個高質量的,東西方軍事藝術對決和較量的舞台。它很可能會改變歐洲乃至世界政治格局和地緣板塊結構,它也將影響並引領當代軍事思想理論、技術裝備、指揮體係以及編製體製的巨大變革。
作為軍事老饕們,絕不能錯過這個了解、觀察、學習和研究世界軍事最新動向的機會。
一,俄軍兵力部署
哈爾科夫方向-伊久姆方向:
哈爾科夫方向(主要呈對峙狀態):
-第1坦克集團軍第27機步旅。
-第2摩步師(部分部隊)。
伊久姆方向(主要戰鬥方向):
-第1坦克集團軍第47坦克師。
-第20集團軍第144摩步師。
-第8集團軍第45空突旅。
-第1坦克集團軍第4坦克師(剛加入)。
北頓涅茨克-利西昌斯克方向(戰鬥主要發生在北頓涅茨克西北的盧比日諾耶):
-LPR第2軍第2、4機步旅(盧甘斯克新俄羅斯聯軍)。
-第106空降師。
波帕斯納方向
-LPR第2軍第7摩步旅、第6摩步團。
-第8集團軍第56空突旅。
-第98空降師。
馬林卡方向(頓涅茨克)
-NPR第1軍第1、5摩步旅(頓涅茨克新俄羅斯聯軍)。
-第8集團軍第205摩步師(第49集團軍配屬)。
-第49集團軍第33摩步旅。
-
馬裏烏波爾方向
-NPR第3、100摩步旅。第9岸防團。
-第8集團軍第150摩步師。
-海軍第22軍第801步兵旅。
紮波羅熱方向
-第58集團軍第42摩步師。
-第7空降師(部分)。
赫爾鬆方向
-第58集團軍第20摩步師。
-海軍第22軍第126海岸防衛旅。
-第49集團軍第34摩步旅。
二,俄軍在烏東地區進攻態勢分析與判斷
俄軍於3月25日宣布第一階段特別軍事行動結束後,陸續將部署在基輔東西兩翼,以及蘇梅地區的部隊撤出,並開始向東部方向轉移。
-基輔西翼撤往白俄羅斯方向的俄軍,第35、36、29集團軍,空降集群等部隊,目前部分已經調防至俄羅斯境內的別爾哥羅德進行整補,另有部分仍駐守白俄羅斯。目的是從北部威脅基輔,迫使烏軍不敢將北部軍區主要兵力向東部機動。
本人判斷這些部隊在整補結束,全部都將加入烏東地區作戰。
-基輔東翼撤往俄羅斯的部隊,第41集團軍、第90坦克師等,已經開始向頓巴斯方向機動,部分部隊已經投入戰鬥。
-蘇梅方向:第2、6集團軍,這些部隊已經部署到頓巴斯地區。
目前俄軍在烏東、南方向的進攻態勢:
1,伊久姆-斯拉楊夫斯克是俄軍主要進攻方向:
該方向包括盧甘斯克州西部、頓涅茨克州北部、哈爾科夫州南部,是烏軍在頓巴斯地區的北翼防禦集群的核心地帶。
俄軍沿著P06公路由西向東,從盧甘斯克正麵進攻,始終無法突破烏軍的大縱深梯次防禦陣地。於是俄軍打了一記漂亮的左勾拳,繞道哈爾科夫直取伊久姆,從側背直搗烏軍防禦核心:斯拉夫揚斯克-克拉瑪托爾斯克防禦圈和洛佐瓦亞-紅軍村-巴甫洛格勒地域。
2月28日,俄軍第20集團軍第144摩北師,沿著M03公路南下,向烏軍在頓巴斯北部地區的防禦核心進攻,試圖與俄軍第8集團軍東西夾擊,合圍在此地區的烏軍主力。之後俄軍第1坦克集團軍第47坦克師也加入戰鬥。
4月1日,俄軍在遭到烏軍第81旅頑強抵抗之後,攻占伊久姆。
目前烏軍第11、92、72機步旅和第15警衛團陸續加入戰鬥,俄烏雙方在伊久姆地區呈膠著狀態。
俄軍如果在這個方向能夠順利攻占斯拉楊夫斯克,那麽俄軍就可以沿著M03公路將頓巴斯北部烏軍主力部分部隊分割為東西兩部分。
東部地區:
-M03公路沿線,斯拉夫揚斯克-阿特木斯克-斯維特洛達爾西克以東;
-P06公路沿線,北頓涅茨克-盧甘斯克以西;
-M04公路沿線,盧甘斯克-科穆納爾斯克以北。
西部地區:
-M03公路沿線,斯拉夫揚斯克-阿特木斯克-斯維特洛達爾西克以西;
-E50公路沿線,斯拉夫揚斯克-頓涅茨克-紅軍村以北;
-T0514公路沿著,斯拉夫揚斯克-克拉瑪托爾斯克-紅軍村以東。
將烏軍主力第11、24、66、92、30、95、72機步旅,第57、59摩步旅,第81、79空突旅等部分部隊分割包圍在北頓涅茨克河以南,E50公路以北狹小地域,利用空中優勢,限製其機動能力,並逐漸向北壓迫,最終圍殲在斯拉夫揚斯克-克拉瑪托爾斯克-阿特木斯克三角地區。
一旦任務達成,俄軍主力應當迅速沿著E50和E105公路向烏軍核心防禦圈:巴甫洛格勒-第聶伯羅方向進攻,不給烏軍調整兵力部署的機會,一舉奪取第聶伯河以東廣袤地域,作為俄烏談判的籌碼。
欲達成以上目標,俄軍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加強空地協同,地麵部隊必須在得到空中支援的前提下才可發動大規模進攻。
-進攻遵循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方針,切忌大範圍穿插,一旦形成犬牙交錯交戰狀態,將十分有利於烏軍分布式節點作戰模式。
-確保後勤供給暢通,每攻占一個重要節點,必須建立以機降場為核心的後勤保障點(類似於當年陸戰1師)。
2,北頓涅茨克-利西昌斯克方向(戰鬥主要發生在北頓涅茨克西北的盧比日諾耶):
從2月24日俄軍開展特別軍事行動之後,俄軍就開始對這個方向的盧比日諾耶實施攻擊,該方向為烏軍在頓巴斯防禦圈的最北端。
盧比日諾耶處於P66-P06-T1306三條公路的交通節點,攻占這個交通樞紐,可完成對北頓涅茨克-利西昌斯克的包圍,南下可進逼阿特木斯克,與攻擊波帕斯納的第8集團軍和LPR聯軍配合,從而切斷烏軍頓巴斯防禦圈一、二線的連接點,割裂烏軍的防禦態勢,動搖烏軍在頓巴斯的防守信心。
3,馬林卡方向目前是整個頓巴斯戰役的佯攻方向,第8集團軍在沒有完成對馬裏烏波爾的攻擊任務前,不可能全力從南部攻擊頓涅茨克。
4,馬裏烏波爾城市攻堅戰是烏東戰役一個標誌性的戰役,目前俄軍已經攻占了大部分的城區。
-4月11日,烏軍第36海軍陸戰旅部分從礦渣山向北突圍,部分戰死,部分被俘。
-4月12日,扼守伊裏奇冶金廠的烏海軍第36旅部分向南突圍,成功進入亞速鋼鐵廠(城市東南部)。由於亞速鋼鐵廠複雜和堅固的地下防禦工事,以及較多的戰略儲備,所以這裏將成為馬裏烏波爾最後的堡壘。
-4月13日,烏軍在城市西南港區的國民警衛隊和部分第36海軍陸戰旅部隊被壓縮在Budivel'nykiv Ave和T0502公路之間狹窄地域,依托醫院、教堂和學校等建築物實施抵抗,預計1-2天之內該地區將被俄軍攻占。
5,赫爾鬆方向,俄軍處於防禦態勢,俄軍必須堅守赫爾鬆,因為一旦赫爾鬆失守,烏軍東可進逼別爾江斯克-馬裏烏波爾,亞速海沿岸將受到威脅,南可威脅克裏米亞半島,從而將牽製和影響東部俄軍整體作戰行動。
三,俄軍在烏東地區作戰評估
俄軍從2014年開始,就協同LPR/NPR,在烏東地區作戰,因此具有以下方麵的有利因素:
-熟悉的地理環境,頓巴斯地區從二戰時期,這裏就是蘇德主要戰場,2014年開始的盧、頓兩州獨立運動演變為俄烏大戰,俄軍十分熟悉這裏的作戰環境。
-強大的群眾基礎,由於頓巴斯地區是傳統的俄語區,加上連續7年的頓巴斯獨立運動,俄裔擁有強烈的民族回歸意識。
-良好的地形地貌,頓巴斯地區屬於平原開闊地和低中等起伏地,十分有利於大兵團裝甲集群作戰,且河流水網不及基輔方向多,更沒有大片森林可做遮障。
-可靠的後勤保障,由於頓巴斯地區背靠俄羅斯本土,且鐵路交通十分發達,後勤補給較容易得到保障。
-距離波蘭、波羅的海三國較遠,俄軍電子作戰受幹擾機會降低。
-能夠集中兵力重點進攻,俄軍從北部將大量部隊收縮到東部,能夠達成重點方向集中優勢兵力打圍殲戰。
-經過第一階段的作戰行動,基本摸清烏軍的作戰特點,總結了經驗教訓,可以有針對性改變和適應新的作戰方針。
俄軍在烏東地區作戰,也有一些不利因素:
-春季汛期來臨,地麵化凍以及雨水將使得地麵更加泥濘,將會遲滯裝甲部隊機動能力。
-烏軍經過7年苦心經營,構築了完整和堅固的防禦體係,將會給俄軍進攻造成比較大的傷亡。
-烏軍在南部(赫爾鬆)的攻勢,可能影響俄軍在頓巴斯作戰的決策。
四,曆史的經驗和教訓
頓巴斯作為頓涅茨克盆地,北、東有頓河上遊水係和頓涅茨河水係,東南有米烏斯河流域,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曆史上有幾次重要的戰役發生在此地。
1942年2月的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主要戰場就發生在頓巴斯地區。
蘇軍在取得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後,立即開始對烏克蘭德軍發起攻擊,試圖切斷德軍頓河集團軍群與A集團軍群之間的聯係,德軍前線統帥曼斯坦因首先采取收縮兵力,將部隊從頓河與頓涅茨河弓形地帶撤出,指揮南方集團軍誘敵深入,集中兵力扼守哈爾科夫-羅斯托爾-伊久姆-斯拉夫揚斯克-利西昌斯克-盧甘斯克-巴甫洛格勒一線的頓涅茨盆地,從而達到了縮短防線,並利用第聶伯河突出部(大河曲)建立了後勤樞紐和強大的預備隊。
蘇軍從兩個方向進攻:
-沿著伊久姆通過頓涅茨河,向巴甫洛格勒方向進攻。
-沿著哈爾科夫-波爾塔瓦-卡列緬丘格(第聶伯河渡口)方向進攻。
由於蘇軍分兵冒進,實施大範圍的穿插分割,與德軍形成犬牙交錯狀態,導致德軍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能在頓巴斯方向(伊久姆)集中兵力,圍殲了蘇軍在頓巴斯盆地及附近的52個師。
評估:
造成蘇軍失利的原因:
一是盲目自信,蘇軍最高統帥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鼓舞下,認為蘇軍可以發起與德軍的決戰;
二是過於倉促,斯大林格勒戰役於43年2月2日剛結束,最高統帥就命令蘇軍立即於2月29日發起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由於蘇軍缺少計劃與準備,倉促投入戰鬥,蘇軍各集團軍協同配合不好;
三是沒有集中兵力缺少預備隊,蘇軍分兵兩路,且每一路又穿插深入,被德軍抓住機會反包圍。
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結束後,輪到帝國元首利令智昏,於43年7月發起庫爾斯克草原大會戰,由於情報泄露,導致德軍失敗,徹底失去東線戰場主動權。
1943年8月,庫爾斯克戰役結束後,蘇軍為了粉碎德軍頓巴斯集團,出動西南方麵軍和南方方麵軍,在哈爾科夫和頓巴斯地區展開了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
德軍企圖:在頓巴斯地區,北頓涅茨河-米烏斯河沿岸,縱深內沿著克倫卡河、薩馬拉河構築了梯次防禦陣地,企圖實施堅守防禦。
蘇軍企圖:西南方麵軍由北頓涅茨河登陸向巴爾文科沃、巴甫洛格勒方向實施總突擊,並向紮波羅熱進攻,切斷德軍頓巴斯集團西退之路;南方方麵軍向頓涅茨克方向實施突擊,突破米烏斯河德軍防禦,之後向赫爾鬆、尼古拉耶夫和克裏米亞半島進攻。
蘇軍西南方麵軍首先向伊久姆方向發起攻擊,遭到頑強抵抗。之後蘇軍占領了利西昌斯克,並向南進攻,攻占紅軍村。
蘇軍南方方麵軍進展比較順利,很快突破克倫卡河,占領了阿穆夫羅耶夫卡,割裂了頓巴斯南翼德軍防禦陣地。蘇軍亞速海區艦隊攻占馬裏烏波爾。
蘇德兩軍在伊久姆-斯拉夫揚斯克-巴甫洛格勒-紅軍村-頓涅茨克展開拉鋸戰,期間德軍展開反包圍,但是由於兵力過於薄弱,無法圍殲蘇軍,反擊之後德軍頓巴斯集群迅速撤退至第聶伯河西岸。
蘇軍攻占第聶伯河東部頓巴斯及南部大片領土。
評估: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蘇軍取得勝利,主要是前線指揮得當,掌握有大量預備隊,導致每次德軍實施反包圍時,蘇軍預備隊都能適時投入戰鬥,致使德軍反攻失利。
圍繞頓巴斯展開的數次戰役,雙方都有經驗教訓,值得後人從曆史中尋找製勝之道。
五,俄軍進攻決策預判
1,俄軍的作戰態勢可能是北部(頓巴斯)進攻,南部(赫爾鬆)防守。集中優勢兵力於頓巴斯北部地區,力爭在斯拉夫揚斯克-克拉瑪托爾斯克-阿特木斯克三角地區和洛佐瓦亞-紅軍村-巴甫洛格勒地域圍殲烏軍在烏東地區主力。
2,第8集團軍在第49集團軍協同下,解決馬裏烏波爾戰事後,一部兵力南下,協同第58集團軍穩定赫爾鬆及其他南部地區作戰態勢,以主力沿著N15公路向紮波羅熱進攻,並協同第1坦克軍、第20、41、2、35、36集團軍,沿著E05/E105向第聶伯羅合圍,奪取烏克蘭第聶伯河東部。
3,俄軍應當通過轟炸、空降突擊等作戰樣式,切斷烏軍來自北約的武器裝備通道(目前許多武器裝備運輸是化整為零,由亞馬遜物流實施最後一段快遞)。
4,俄軍必須注意烏軍戰略預備隊的投入方向和時機。尤其是在第聶伯河彎曲部(突出部),第聶伯羅西部可能是烏軍主要後勤供應基地和預備隊主要集結地。還有紮波羅熱、尼古拉耶夫也是烏軍後勤補給及預備隊投入戰鬥的展開地域。
5,俄軍進攻切忌大縱深穿插冒進,以免出現犬牙交錯的作戰態勢,被烏軍特戰分隊逐段逐點的消耗。
6,俄軍必須保留強大的戰役預備隊,根據戰事發展適時投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