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正'大康仰慕高市早苗'中的錯誤信息
1
剛剛從CNN 上查到,高市早苗有關台灣的言論是在日本下議院說的(Japanese Parliament), 而不是帖子中所言,"一個半公開場合"。這個錯誤信息源於"大康有話說"。現在想來,他是在有意淡化高市早苗捅的這個簍子。
大康的話決不能信!但我沒有驗證這個消息,過錯在我。
2
CNN 報道高市早苗的說辭是,[...Chinese attack on Taiwan – which lies just 60 miles (100 kilometers) from Japanese territory – would count as "a situation threatening Japan’s survival" and could trigger a military response from Tokyo]/"中國大陸攻擊距離日本隻有100公裏的台灣,將對"日本的生存構成威脅", 由此可能導致日本的軍事反應"。
從地緣政治,國際外交,中國政府的底線來說,在結合高市早苗的日本首相身份,以及說話的場合,中國政府憤怒的回應則並不過分(justified),高市早苗 fucked up/把事情搞砸了。
3
這麽說並非認為高市早苗言論中表達的擔憂是多餘,一點兒都不。作為日本首相,日本國家安全考量從來都是第一位的。問題是如何才能最有效地保衛日本的安全。從日本安全的角度說,台海衝突時日本協防台灣也是保衛日本安全的一個自然甚至合理的選擇,這一點,中國大陸政府都心知肚明。
國家外交的智慧在於,雙方都心知肚明的情況下不把事情挑明,這樣,台麵下各自準備各自的工作,在台麵上還可以繼續其他的往來 --- 對雙方的利益都有好處的往來。把"上不得台麵"的事情拿到台麵上後,對方就被迫隻能關注此事,雙方其他的交往就會受到損害。
使用巧妙的說辭,選擇合適的地點,利用獨特的時間,能傳遞同樣的信息,而不造成外交危機, 需要政治智慧。否則就製造危機。"政客自己製造危機,給國家帶來本可以避免的損失",就是這個意思。
4
不把事情說明,並非意味著日本就不做會私下準備,也不意味著中國政府就以為日本沒有準備。高市早苗選擇這個時間挑明此事,是能加快自己的準備? 還是能減緩中國大陸攻台的計劃?她的輕率讓人很難理解。
在這個問題上(協防台灣), 高市早苗之前的日本首相都采取謹慎的方式予以回避,就是這個原因。大陸攻擊台灣,不是日本安全(利益)受到威脅的唯一方式。涉及到國家利益,全盤考慮才是上策。
高市早苗是否有這個政治智慧?
5
CNN 報道說,迫於壓力,"Takaichi said Monday that her comments were "hypothetical" and said she would avoid making similar comments in parliament again/高市早苗表示,她的那些話是都是"假設性/理論上"的,並表示今後會避免在下議院發表類似的評論"。
政客罕見認錯, 迫於壓力認錯時, "那些話都是些假設性的"是通常的認錯方式。"那些話說錯了,我收回"是政客及其罕見的認錯方式,
高市早苗在收回自己的話,這她目前能給出的最大程度的認錯了。
5
表明強烈的態度,再次畫出了紅線,並迫使高市早苗認錯,這場戲到此中國政府應該見好就收。
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但中國也還有其他的核心利益和不那麽核心的利益需要考慮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