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森,克裏克和富蘭克林

沃森,克裏克和富蘭克林

沃森和克裏克在1953年的論文中最初僅給予羅莎琳德·富蘭克林極少的致謝,僅在一行簡短的腳注中提到:“感謝M.H.F. 威爾金斯博士、R.E. 富蘭克林博士及其同事們尚未發表的實驗結果和思想。”隨後,沃森在1968年出版的《雙螺旋》一書中更是淡化了她的貢獻,並以負麵形象描繪她。雖然他們後來承認了對富蘭克林工作的借重,但直到她去世以及傳記出版之後,她在DNA結構發現中的關鍵作用才被廣泛承認。

要點如下:

  • 最初發表: 在1953年發表於《自然》雜誌的論文中,沃森和克裏克僅提及富蘭克林和威爾金斯“尚未發表的實驗結果”,但並未具體說明他們所使用的數據來自富蘭克林的實驗,更未提及那張關鍵的X射線衍射照片“照片51(Photo 51)”,這是一次重大遺漏。

  • 沃森的著作: 沃森後來出版的《雙螺旋》因其對富蘭克林的負麵描寫及輕視她的貢獻而受到廣泛批評。

  • 後期承認: 後來,沃森和克裏克都承認富蘭克林的數據對他們的發現至關重要。克裏克曾表示,“所有與DNA X射線衍射圖樣有關的真正重要的實驗工作,都是在她的實驗室完成的。”

  • 諾貝爾獎: 富蘭克林於1958年去世,而196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沃森、克裏克和威爾金斯。由於諾貝爾獎不追授,她未能列入獲獎名單。沃森和克裏克在領獎致辭中均未提及她的貢獻,隻有威爾金斯在講話中提到了她。

  • 身後聲譽: 由於早期缺乏應有的承認,富蘭克林的作用長期被忽視。直到她的朋友安妮·塞爾(Anne Sayre)出版傳記,以及多篇文章重新強調她在DNA結構發現中的關鍵地位後,她的貢獻才獲得應有的重視與認可。

所有跟帖: 

明明知道,後來也不得不承認了“所有與DNA X射線衍射圖樣有關的真正重要的實驗工作,都是在富蘭克林的實驗室完成的。” -蔣聞銘- 給 蔣聞銘 發送悄悄話 蔣聞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4:34:49

卻在自己得諾獎的講話裏對她隻字不提。甚而在自己的書中盡力詆毀她。剽竊者還要惡劣到什麽程度? -蔣聞銘- 給 蔣聞銘 發送悄悄話 蔣聞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4:38:27

怎麽詆毀她的?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5:18:35

自己去查。 -蔣聞銘- 給 蔣聞銘 發送悄悄話 蔣聞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5:29:05

你發帖不說明自己的惡言,卻要讀者自己去查,沒有一點學術理論的概念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5:38:32

這個你不懂在這裏大驚小怪。五十年代的衍射圖,在當時沒有計算能力來倒推出三維結構。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195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4:56:24

就問您如果沒有看到這些衍射圖,這幾位會不會想到這個三維結構?既然你給的結構,是受這些圖的啟發得來的,而且是偷看來的, -蔣聞銘- 給 蔣聞銘 發送悄悄話 蔣聞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5:08:17

不但不給別人credit,還蓄意詆毀她,不是剽竊是什麽? -蔣聞銘- 給 蔣聞銘 發送悄悄話 蔣聞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5:09:58

我有Watson的書。 詆毀說不上吧? -kingfish2010- 給 kingfish2010 發送悄悄話 kingfish201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00:06:45

如果她不是英年早逝,可能分享。 -kingfish2010- 給 kingfish2010 發送悄悄話 kingfish2010 的博客首頁 (684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00:12:24

富蘭克林自己就看到了這些圖和數據,她沒解出來謎底 -哪一枝杏花- 給 哪一枝杏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8:16:1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