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森,克裏克和富蘭克林
沃森,克裏克和富蘭克林
沃森和克裏克在1953年的論文中最初僅給予羅莎琳德·富蘭克林極少的致謝,僅在一行簡短的腳注中提到:“感謝M.H.F. 威爾金斯博士、R.E. 富蘭克林博士及其同事們尚未發表的實驗結果和思想。”隨後,沃森在1968年出版的《雙螺旋》一書中更是淡化了她的貢獻,並以負麵形象描繪她。雖然他們後來承認了對富蘭克林工作的借重,但直到她去世以及傳記出版之後,她在DNA結構發現中的關鍵作用才被廣泛承認。
要點如下:
-
最初發表: 在1953年發表於《自然》雜誌的論文中,沃森和克裏克僅提及富蘭克林和威爾金斯“尚未發表的實驗結果”,但並未具體說明他們所使用的數據來自富蘭克林的實驗,更未提及那張關鍵的X射線衍射照片“照片51(Photo 51)”,這是一次重大遺漏。
-
沃森的著作: 沃森後來出版的《雙螺旋》因其對富蘭克林的負麵描寫及輕視她的貢獻而受到廣泛批評。
-
後期承認: 後來,沃森和克裏克都承認富蘭克林的數據對他們的發現至關重要。克裏克曾表示,“所有與DNA X射線衍射圖樣有關的真正重要的實驗工作,都是在她的實驗室完成的。”
-
諾貝爾獎: 富蘭克林於1958年去世,而196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沃森、克裏克和威爾金斯。由於諾貝爾獎不追授,她未能列入獲獎名單。沃森和克裏克在領獎致辭中均未提及她的貢獻,隻有威爾金斯在講話中提到了她。
-
身後聲譽: 由於早期缺乏應有的承認,富蘭克林的作用長期被忽視。直到她的朋友安妮·塞爾(Anne Sayre)出版傳記,以及多篇文章重新強調她在DNA結構發現中的關鍵地位後,她的貢獻才獲得應有的重視與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