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仁川登陸之後,將北韓打回到三八線。本來戰爭可以結束的。如果戰爭就此結束,中國不會出兵。但杜魯門和麥克阿瑟決定要繼續北上,徹底解放北韓。一路打到鴨綠江邊,麥克阿瑟轟炸中國東北並意圖炸毀鴨綠江大橋。麥克阿瑟想用原子彈炸中國,但杜魯門怕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沒有同意。但杜魯門,愛森豪威爾都明確過原子彈是在考慮範圍的。如果美軍徹底解放北韓,以麥克阿瑟的性格,也許還想解放全中國。這個,我就不瞎猜了。但當時的中國政府感到唇亡齒寒,可以理解。當時聯合國軍出兵也應該有爭奪地盤之考慮。彼此彼此。然而誌願軍無疑是將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回到三八線。但誌願軍也有著麥克阿瑟同樣的想法,解放南朝鮮,繼續南下。但也是無功而返。所以,雙方都未宣布自己勝利。麥克阿瑟都沒認為自己勝利了。而誌願軍至少是將美軍從鴨綠江邊壓回三八線,並且使麥克阿瑟解放北韓的夢想成了泡影,不甘的退出了軍事生涯。加上武器裝備後勤補給之懸殊,在下覺得還是誌願軍略勝一籌。比如下圍棋,白棋讓黑棋滿盤,數子時,少了一半,能算贏嗎?我隻論軍事,不及其它。拙見,也不一定對。這些也許幾壇以前都討論過了。恕在下重複。
https://www.digitalhistory.uh.edu/teachers/lesson_plans/pdfs/unit10_2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