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於軾:“現代化就是美國化”——悼念李慎之

來源: 壹嘉人文沙龍 2022-09-06 21:47:4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8244 bytes)

         特別通告:壹嘉出版將在今年秋冬分別與溫哥華公共圖書館、舊金山公共圖書館合作舉辦“壹嘉個人史”係列活動,德高望重的資中筠、茅於軾兩位先生不顧年事已高,都已同意參加《李慎之與美國所》一書的活動!我們對二位先生表示誠摯的感謝,也希望讀者朋友們珍惜這次與二位先生直接互動的機會,踴躍參加。

 

        本文是茅於軾先生紀念李慎之的文章,原題“悼念李慎之——改變我命運的人”。文章摘自壹嘉出版2020年版《李慎之與美國所》。本書為“壹嘉個人史”係列之一種,收入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早期研究人員回憶李慎之的文章,作者包括第二任所長資中筠、原美國所研究員茅於軾、高文謙等等。李慎之是中共黨內著名的自由派,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的創辦人和第一任所長。1999年他的長文《風雨蒼黃五十年——國慶夜獨語》以對共產黨曆程的沉痛反思膾炙人口。

 

     溫哥華圖書館與壹嘉出版合辦的“講述我們的故事”係列活動將從9月8日起拉開序幕,第一期活動將分享“壹嘉個人史”最新出版的《滹沱河》,記錄了一位普通中國知識分子被時代大潮裹挾之下的血淚人生。時間:太平洋時間9月8日下午6-8點,zoom會議號:685 5868 7051

《李慎之與美國所》一書的分享時間為10月13日下午6-8點,請注意後續通知。

以下為茅於軾先生全文。

“現代化就是美國化”——悼念李慎之先生

     我從外地出差回來,得知李慎之先生病危住院。我趕緊打電話去問,他的女兒接的電話,說情況一直不穩定,但是還有希望能夠恢複。沒想到今天十點多鍾他竟沒有留下一句話,就此走了。我知道他有滿肚子的話要說,有滿腦子的計劃要實現。他自己絕對沒有想到走得這麽快。
      去年年底前,我騰出時間去看他,他精神很好,看見我去特別高興,滔滔不絕地談了近兩個鍾頭,還給了我幾篇他新寫的文章。我看他精神這麽好,就著試探著問能不能到天則所來做一個報告。沒想到他痛快地答應了。不過他說,去年什麽時候北大請他去做報告,海報都貼出來了,可是最後還是沒講成。我說天則所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後來因為彼此尋找合適的時間,推遲了幾次,幸虧終於在今年二月二十一日星期五,天則所的每周學術報告會上,他做了關於中國民主化的報告。這是慎之生前最後一次公開的報告。那天到會的人特別多,會場裏坐不下,許多人坐在走廊裏,有的椅子都沒有,幹脆就站著聽。可見慎之是多麽地受歡迎。
      最近這幾年我和他的聯係越來越少了。特別是他搬到潘家園去之後,交通不方便,我又特別????。不過每次去見他,總是抱著喜悅的心情。因為我喜歡聽他的高論。這種心情從我在1984年春天,第一次見到他就發生了。那時是王國鄉同誌領我去的,我還在鐵道部科學研究院工作。我對自己的工作環境不太滿意,因為我的興趣越來越偏向經濟學理論,在鐵道研究院總感覺格格不入。我想調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或者計量技術經濟研究所,可是他們拒絕接受我,我猜想大概因為我不是經濟學科班出身。王國鄉說可以和李慎之談談看,於是就去了他家。那時他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他簡單地聽了我的自述,以後我又寄去一份簡曆和申請書,他就痛快地同意了。1984年9月我就坐在美國研究所的辦公室裏上班了。他也就成了我的直接領導。理論上說中間還有一個室主任,但是美國所是一個小所,所以所長和研究人員直接接觸的機會很多。
      慎之是一位信奉自由的人。他答應我每年寫幾篇有質量的關於美國經濟的論文,其它的時間可以做我自己感興趣的研究,當時我感興趣的就是中國的經濟改革。我在美國所發表的第一篇重要論文就是動態擇優分配。這篇文章將擇優分配從靜態推廣到動態,討論一個動態過程最優化必須滿足的條件,把數學規劃中拉氏乘數法和變分法中的歐拉方程聯係起來。文中舉的一個例子就是價格改革的速度問題。它的最優途徑應該是短時間的改革成本和長遠效果在邊際上的平衡。我在美國所的十年中大約三分之二的研究成果都是關於中國改革的。我相信這批文章對中國改革多少起了推動作用。如果沒有慎之給我的特別關照,我的這些成果都不可能取得。
      到美國所之前的1982年我就有機會去了一次英國,參加中歐能源政策討論會。但是時間太短,未能近距離地觀察一個西方國家。到了美國所我十分希望有機會去美國訪問1985年的夏天,慎之派我參加由浦山領隊的社會科學院代表團訪問美國的布魯金斯研究所。訪問結束後我多留了兩個禮拜,參加了中國留美經濟學會的成立大會,使我有機會結識了許多傑出的中國在美國學習的學者,他們中一部分留在美國教書或者做研究,一部分回到國內成為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力量。
      以後近十年的時間中我一直擔當留美經濟學會的國內聯絡員,負責推進中美學術交流和人員互訪。慎之對這一切活動都給予積極的支持。他曾經私下對我說過,所謂現代化就是美國化。這句話雖然不全麵,但是確實指出了中國現代化的方向。他就是這樣看待自己作為美國研究所所長的職責的。
       次年,即1986年初,慎之讓我利用福特基金會提供的資金去哈佛大學訪問一年。因為1985年我初次訪美的時候認識了哈佛大學國際發展研究所的所長帕金斯,他對我的英語能力和經濟學水平有初步的了解,所以願意作為邀請方邀我去訪問。在哈佛大學問訪的一年可說是我人生中起轉折作用的一年,結交了一批國際著名學者,建立了和許多國際學術機構的聯係,特別是近距離地觀察了這個世界上最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的方方麵麵,對市場經濟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回國以後寫了《生活中的經濟學》一書,受到讀者極大的歡迎,出了三版,銷量不少於六七萬冊。
      我從美國回來時,慎之已經獲決定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但是他對美國所的工作依然抱著特別的喜愛,大概因為他對中國現代化過程的理解,對美國研究的重要性的認識。他雖然淡淡地離開了美國所,但是美國所的同誌們沒有不想念他的。他雖然官做得很大,但是沒有一點架子。在美國所的時候他經常和研究員們討論各式各樣的問題,學術上的、時事上的、生活中的。不論什麽問題到了他的話題裏就有特別的見解。所以大家都願意聽他的議論。他領導美國所真正做到了出成果、出人才。而且他不僅僅眼睛盯住美國研究,而是為國家、為社會作研究。他的視野非常廣闊,涉及到中國現代化的各個方麵。研究人員的報告他都一一審閱,而且逐篇討論。他雖然不是經濟學家,但是他能夠抓住經濟學最核心的問題。這或許是因為他在大學裏最初是學經濟學的有關。他為人正直,不容搞任何邪門歪道。所以美國所沒有其它所那些複雜的勾心鬥角。我很慶幸沒有參與到這種搞不清的事裏去。
      慎之不但健談,特別是他的文章寫得好。我印象最深的是那篇對台關係的文章。雖然我並不完全讚成他的觀點,但是文????確實好,層次分明,邏輯嚴密,特別是文字暢順優美。他的文章是我所看到的現代中國作家中最好的,應該編入中學教科書來讀。1999年那篇膾炙人口的《風雨蒼黃五十年》不僅是因為寓意深刻,也因為它文字優美,真情動人。許多人或許有同樣的感覺,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像他那樣準確地傳達這種複雜的感情。
      六四以後是他情緒特別低落的時候。他和我相識也不過五六年,但是已經變得非常知己,無話不談。他多次表露過對自己深刻的檢討。文革改變了他對革命的看法,而六四則再一次,而且使他更深刻地認識中國民主化的前途。他感覺自己老了,沒有那股銳氣,顧慮也多了。對於怎麽能夠為國家多做點事,感到力不從心。其實這正說明他強烈的責任感一點也沒有減退。所以一直到臨死之前他還在不停地寫作。在他當美國所所長的時候,他有大量的作品,但是絕大多數都沒有正式發表。倒是在退休後,他不再拒絕發表文章。在最後的幾年間,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他有下一輩子,他願意當一個教公民課的老師。一方麵這是他對當前政治課的不滿,一方麵也是他對公民教育的重視。1999年底,天則所成立公民教育小組,我們請慎之參加,他不辭辛苦親身來到天則所,參加討論,發表意見。他對天則所做的許多事情都表示關切,並且在精神上給予鼓勵和指導。他對我,
從事業到家庭,都關心。我們見麵沒有任何客套,推心置腹,天南地北,這樣的談話是人生一大樂趣。雖然他隻比我大六歲,但是從經曆上,從學術上,他比我大了一個輩份。我一直以這樣的心情對待他。但是他卻以極其平等的態心對待我。所以我們成了忘年交。可是這樣快樂的時候再也不可能再來了。
     

      他年紀雖然老,頭腦特別清楚。他曾經對我說,不知道還能幹多少年。他自己認為大概還能幹五年左右。我也這麽想。他有一大堆計劃好的事情要做。他曾經說要寫一篇關於抗美援朝誌願軍中被俘人員的文章,為此收集了大量資料。他認為政府對他們是極不公平的,所以他要研究。可是他沒有時間完成它。他又想研究公民教育,研究民主化的道路。過去他研究全球一體化,研究自由主義,研究近代史中的胡適,所到之處無不產生重大影響。如果他能夠繼續寫下去,中國的現代化還將得益於他。可是誰料得到他走得這麽倉促!

      我的一生中有幾個人對我產生重大影響,改變我的人生軌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李慎之。現在我們失去了他。這個損失是永遠無法彌補的。每當我想起他,就會感到力量。我會繼續他的事業,作為對他的紀念。

 

歡迎關注壹嘉個人史係列

 

 

無數個水滴匯成江河

無數個個體成就曆史

 

更多閱讀

亞裔傳統月特別優惠!獲獎童書低價促銷:一本書帶小讀者了解中國傳統建築文化與北京人文曆史 (優惠購書地址BCH independent books - Beijing A Symmetrical City (bookch.com)

追尋父輩的足跡(之一):西南聯大、輔仁-美國中西部名校-南開

【壹嘉書摘】那些長眠在美國國家公墓中的中國年輕人

【壹嘉書摘】祝宗梁口述:從懵懂少年到抗日殺奸(摘自新書《逆流者》)

【壹嘉書摘】從“大春”到“洋插隊”(序史鍾麒先生《革命時期的芭蕾》)

【壹嘉書摘】 為了逃港路上的亡魂

【壹嘉書摘】一個具有世界眼光的愛國者——追記李慎之先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資本叢林,不可能都是大魚,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英二- 給 英二 發送悄悄話 英二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6/2022 postreply 23:37:08

標題就已經自掌嘴巴了。嗬嗬,假設“現代化就是美國化”的話,美國的社會政治建設,不正是處處毛澤東化民主之大鳴大放大字報嘛! -東田楓葉- 給 東田楓葉 發送悄悄話 東田楓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7/2022 postreply 05:53:06

這話不能說沒道理。但,有時效性。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今日仍然將美國看作現代化的典範,怕是要落伍了。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7/2022 postreply 07:26:04

殖民三百年是必須的 -modems- 給 modem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7/2022 postreply 12:46:12

如果說“現代化就是美國化”的話,那不正好印證了毛澤東完全英明正確嘛!因為,中國“四個現代化”的戰略,就是他決策規劃的嘛! -東田楓葉- 給 東田楓葉 發送悄悄話 東田楓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7/2022 postreply 17:39:46

茅於軾從門縫看世界,是典型的西方體製盲目崇拜者,不了解美國的核心問題。美國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移民政策,是中國可以複製的? -衡山老道- 給 衡山老道 發送悄悄話 衡山老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7/2022 postreply 19:35:1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