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之前,先回顧一下已經反複證實的一個免疫學原理,對進入體內的異物,分子量大,容易激發免疫反應,分子量小,不容易引發反應。當異物分子量小到一定程度,沒有免疫反應。我覺得這個原理對理解濕疹有重要意義。
濕疹的原因是多樣的,我認為有幾種:
A. 血液裏含有小的過敏原,由於分子量很小,所以不能直接引發免疫反應,通常結合在細胞表麵或與大分子結合,才能引發過敏反應或免疫反應。比如很常見的poison ivy 毒素是 urushiol 一類的物質,分子量300至400, 是小分子,本身不容易引發免疫反應,但接觸皮膚或粘膜後,與細胞膜上的蛋白結合,引發及其強烈的免疫反應。。
如果是這樣一種情況,血液含有的小過敏原在水溶液的狀態下不容易與蛋白或細胞膜結合,但在缺水環境下容易與蛋白或細胞膜結合的話,當這類小過敏原遊離出皮膚的毛細血管,隨著皮膚表麵的水分蒸發,不斷的有小過敏原向皮膚表麵轉移,有一部分在缺水環境下嵌入細胞膜或與細胞膜結合,就轉變成免疫細胞可以識別的過敏原,引發過敏反應,濕疹就產生了。可能還存在一部分沒有嵌入或沒有與膜結合,這一部分仍然可以被抗體或免疫細胞識別,並結合,但由於與皮膚細胞沒有聯係,不刺激免疫係統,反而可以降低免疫反應,減輕症狀。對於這種類型,如果外用凡士林或動植物油脂,可以降低皮膚表麵的水分蒸發,但緩慢的蒸發仍然存在,所以小過敏原仍然可以緩慢地嵌入或與細胞膜結合,並且由於過程緩慢,能夠嵌入結合的部分反而增加,沒有嵌入結合的部分減少,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皮膚上的積聚增加到一定程度,過敏反應發生時,症狀就會更加劇烈。
我認為,這個機理也是蕁麻疹的發病機理。蕁麻疹病人多半在早晨發作,原因可能是夜裏睡覺時身上蓋著被子、毯子,皮膚水分的蒸發過程減慢,使得某些小過敏原有足夠的時間能夠嵌入細胞膜或結合的比例上升,沒有嵌入結合的比例減少。同時睡覺時機體處於準靜態,免疫係統不活躍,因而過敏反應發生多半在起床之後。如果小過敏原的總量不多,每次夜晚形成的攜帶過敏原的皮膚細胞少,白天一次發作後就會緩解,如此循環往複,直至血液中的過敏原減少或消失。
如果外界環境高溫潮濕,人大量出汗,雖然向皮膚表麵轉移的過敏原很多,但汗水可以將部分小過敏原帶出體外,並且皮膚表麵處於濕潤狀態,水分流速快,大大減少了嵌入和結合的幾率,症狀就會緩解或消失。如果外界溫度不高,環境非常潮濕,阻止了皮膚表麵的蒸發,也可減少嵌入或結合的那部分小過敏原,改善病情。記得以前有網友就曾經說過,有些皮膚科醫生建議濕疹病人晚上臨睡前,穿上濕淋淋的衣服,再裹上毯子,可以減輕症狀。這個機理可以解釋這個現象,因為極大的減弱或阻止了由內向外的水分流向,甚至形成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