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肺係疾病的主要證候之一,有聲無痰為之咳,有痰無聲為之嗽,一般多為痰聲並見。《內經》對咳嗽的論述頗詳,如《素問·宣明五氣篇》說:“五氣所病…肺為咳。”《素問·咳論篇》既認為咳嗽是由於“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五髒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所致,又說“五髒六腑皆令咳,非獨肺也”,並以髒腑命名,分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腎咳…等。揭示了咳雖為肺之病變,但其他髒腑病變,也可影響肺而發生咳嗽,從而拓寬了咳嗽的辨證論治範圍,對臨床辨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臨床中筆者診治了多例有關咳嗽患者,對“五髒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有了一定的認識與感悟。今不揣譾陋,草就成篇,意欲求正於醫林長者。
《素問·咳論篇》雲:“五髒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五髒各在一定的時令受病而後傳肺髒,如“乘春肝先受邪,乘夏心先受邪,乘秋肺先受邪,乘至陰脾先受邪,乘冬腎先受邪”五髒受邪而後傳肺致咳嗽。各髒咳又傳胃、大腸、膽、小腸、膀膚、三焦。而六腑又可傳五髒,以及髒象間橫傳,皆可導致咳,內經中還根據髒腑與咳嗽的病理關係分述了五髒咳與六腑咳的特點,五髒咳證,是指邪犯各髒經脈,使各髒經脈氣血逆亂,並出現相應的咳證。肺咳:《內經》言:“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心咳:內經》言:“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肝咳:《內經》言:“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脅下滿”。脾咳:《內經》言:“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腎咳:《內經》言:“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六腑咳證:《內經》言:“五髒之久咳,乃移於六腑。”胃咳: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膽咳:嘔膽汁;大腸咳:咳而遺矢;小腸咳: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膀胱咳:遺溺;三焦咳:咳而腹滿不欲飲食。
祖國醫學認為五髒六腑皆令人咳的病理過程中痰與淤占有重要因素,痰是髒腑功能失調,津液輸布障礙,或邪熱傷津,煉液而成的。髒腑功能失調以肺、脾、。腎三髒為主。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為水之上源,感受六淫外邪,或其它髒腑功能失調,如肝氣鬱結,橫逆傷肺,或久病肺虛,均可使肺失宣降,津液輸布失常,停聚為痰;脾主運化,《素問·經脈別論》篇說:“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各種原因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水濕內停而為痰濁,痰濁上乘,蘊貯於肺髒,即所謂“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腎主水,為水髒,久病腎虛,或勞欲傷腎,腎陽虛弱,不能溫化水濕,聚成痰濁。慢性肺病長期反複急性發作,遷延不愈,久病必致脾、腎虛損,為痰的產生提供了病理基礎。痰既成之後,又作為內源性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痰阻於肺,肺失宣肅而見咳嗽、咯痰、氣喘等症。
血液流行不止、環周不休有賴於氣的推動,有賴於陽氣的溫煦,氣虛或氣機鬱滯或陽失溫煦均可致血淤。久咳患者大多肺氣漸虛,無力推動血行而易形成淤血;心主血脈,肺朝百脈,肺助心主治節,調節血液循環,外邪閉肺,或痰鬱肺阻皆可致肺失宣降,不能助心主治節而形成淤血;久病脾腎陽虛,甚而累及心陽,不能溫煦經脈或鼓動血脈,血液凝滯,形成淤血。臨床常出現唇甲青紫、麵色黎黑、肌膚甲錯、脅下痞塊、舌質暗紅或紫暗或有淤斑、脈澀等表現。血淤絡滯,五髒六腑營養障礙而功能受累,可導致機體抵抗力低下,易致外邪侵襲,引起咳嗽反複發作。
痰和淤二者常相互影響,痰阻遏氣機,尤其鬱阻肺氣,肺氣被鬱,失於宣降,百脈不能正常朝匯於肺,肺不能助心主治節,可形成或加重淤血病理;反之,血淤也可引起痰的產生,加重痰鬱病理,由於肺朝百脈,助心調節血液循環,淤血停滯,經脈澀滯,勢必引起肺氣鬱閉或肺氣損傷,從而使肺失宣發、肅降,導致津液失於輸布,停滯為痰。痰、淤既成,極易形成痰淤相結出現痰淤相兼表現,如咳嗽、咯痰、喘促、唇甲青紫、脅下痞塊、舌質淤暗等。
咳嗽常分為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一般而言,外感咳嗽其病尚淺而易治療,內傷咳嗽多呈慢性反複發作過程,其病較深,治療上難取速效。古人在治療咳嗽時非常注重內傷、外感之辨。外感之咳以治肺為主,內傷之咳以治其他髒腑為主。因肺通過氣道與外界相通,且外合皮毛,人體感受外邪,肺首當其衝,故外感咳嗽屬於邪實,治療上應祛邪利肺為主,而內傷咳嗽本身就是由於髒腑氣血陰陽失調累及於肺所致,按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則,當以去邪止咳、扶正補虛分別處理。
內經“五髒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的理論是中醫整體觀念的典型體現,是一個指導我們進行肺係疾病診療的非常科學的理論,現代醫學也已認識到許多髒腑的疾病均可造成咳嗽,如鼻後滴漏綜合征、咽炎、心功能不全、胃食管返流、腎功能不全等均可致咳。將這一理論運用於具體疾病的診治時,必須結合臨床實際,對疾病的特殊性、規律性進行深入的研究,辨證施治,靈活應用,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