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糖尿病的忽悠”的反忽悠

 


“健康養生論壇”本版的置頂文章“lw56102:關於糖尿病的忽悠”本身就是一大忽悠。利用現代醫學的科學知識打著反糖尿病忽悠的旗幟行著西醫糖尿病忽悠的實質。胰島素是西醫西藥治療糖尿病的核心環節,我姑且稱作者的忽悠為“胰島素忽悠”。但是,我首先必須聲明,我不反對西方現代醫學,但我反對西方現代醫學忽悠。


第一,究竟是“化糖”還是“存糖”?


胰島素“降低血糖不是忽悠們說的那樣把糖‘化’掉,而是讓血液裏的葡萄糖進入細胞,存起來”,作者如是說。然而,胰島素的降糖功能通過四個方麵來完成:1.促進組織細胞攝取血液中的葡萄糖,並加速葡萄糖在細胞中的氧化、利用;2.促進糖原合成,抑製糖原分解;3.抑製糖原異生;4.促進葡萄糖轉變為脂肪酸,並儲存於脂肪組織。葡萄糖在體內的主要儲存形式是糖原和脂肪酸,糖原和脂肪酸都是葡萄糖的轉化形式,從這個意義上說,“化糖”和“存糖”都是對的,“糖”無“化”則無以“存”,“糖”無“存”則“化”無所歸。但作者以“存糖”批評“化糖”,其本質就是在忽悠。其目的是說別人不對,自己才是對的,以在精神上控製讀者,讓讀者聽他的,而不要聽別人的。


第二,究竟是“沒人來收拾”還是“有人來收拾但收拾不了”?


“糖尿病病人要麽分泌不了胰島素,要麽這些細胞不再聽胰島素的。所以吃進人體的食物變成葡萄糖全部堆在路上——血液裏,卻沒人來收拾。”作者前麵這句話是對的,它揭示了糖尿病病理機製的兩個方麵;但後麵那句話卻不全麵,隻針對了糖尿病病理機製的兩個方麵的一個方麵,就是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忽略了胰島素受體對胰島素的耐受性即“細胞不再聽胰島素的”或“有人來收拾卻收拾不了”的這一方麵,作者為什麽忽略這一方麵?因為胰島素在這一方麵的作用並不明顯,而針對這一方麵的其它西藥治療手段和方法與中藥和針灸、按摩和其他物理療法以及體育療法相比沒有明顯的優勢而且還有許多副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項。所以作者隱去“有人來收拾但收拾不了”的這一方麵以暗中汙蔑了中藥和針灸、按摩等療法沒有醫學科學依據而達到打擊之的目的。這是典型的忽悠。


第三,“不控製飲食則血糖就無法控製”,“這就跟水漲船高一樣”?事實上控製飲食與降血糖之間隻是一種輔助的可能的關係。就是說,是一種可能的關係,是指,有些病人通過控製飲食就可控製血糖,有些病人則不然,怎麽控製飲食,都不能控製血糖,所以控製飲食有可能控製血糖,但不必然控製血糖,因而是一種輔助性的建議或策略。從這個角度看,醫生強調糖尿病病人應當控製飲食或不強調糖尿病病人的飲食控製,都沒有原則性的錯誤。但作者卻說控製飲食與控製血糖是一種“水漲船高”的關係,把可能的關係說成了是充分條件的必然關係。所謂充分條件關係,就是“有之則必然,無之則未必不然”。水漲船必高,水不漲,船未必不高。換成邏輯語言,就是“如果p,則q。”那就是說,如果你糖尿病病人控製了飲食,則你的血糖就必然被控製。但這與臨床事實不符合,因為如果果真這樣,則對糖尿病的什麽藥物治療都是不必要的了,所以作者沒敢明說,隻是用了一個比喻性的說法,讓糖尿病病人自己去對號入座。這實質上就是忽悠。更進一步的事實是,在臨床中,當糖尿病病人使用降糖藥不起作用或療效不好時,醫生往往會問飲食情況,不管你怎麽控製飲食(控製飲食到血糖剛好夠用,這個標準是無法把握的),隻要醫生願意,都可以說你控製得不夠好,因而降糖藥不起作用不是治療方法的問題,而是你自己的飲食控製問題。這時候,醫生實際上有把控製飲食與控製血糖之間的關係提高到了必要條件的地位。所謂必要條件,你知道,即所謂“無之則必不然,有之則未必不然”,換成邏輯語言為:“非p,則非q。”有了這個前提,就可以把血糖沒有得到控製的原因歸咎於病人沒有控製好飲食。把本來的邏輯上的可能性模態推理關係轉變為充分必要條件的推理關係,然後在不同的時候分別使用可能關係、充分條件關係或必要條件關係,以為自己圓說,這是作者使用忽悠的第三種方法。 


第四,閉口不談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的不足,不得已談之則輕描淡寫,一筆帶過。“胰島素是在人體缺乏胰島素或者因為對胰島素不敏感導致相對缺乏的時候額外補充,讓人體的細胞按照正常的生化反應將血糖儲存起來,從而降低血糖。口服降糖藥則是刺激身體內胰島素的分泌,或者增加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或者減慢食物的吸收,不讓進餐後血糖大幅攀升。”上麵作者所說的都是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的正麵作用,但是還有負麵作用,作者隻字不提。如,對2型糖尿病,“額外補充”胰島素,會導致血液中胰島素濃度升高而反饋性地抑製胰島自身的胰島素分泌,短時間或偶爾幾次“額外補充”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如果長期“額外補充”,累累“額外補充”對胰島自身的胰島素分泌功能造成長期反饋性抑製,其後果會是什麽?作者沒說,我在陳灝珠主編的《實用內科學》上也沒查到,但查到了“內源胰島素的作用方式更符合生理狀況”和好幾種胰島素治療方案的優點之一是“體重增加較少”以及胰島素治療的常見並發症是低血糖等。就算這些知識太專業,可以不必告訴讀者,但至少不能批評“胰島素……能不用就不用”的說法,因為現代醫學科學的理論本身就是“內源胰島素的作用方式更符合生理狀況”。口服降糖藥的缺點常聽病人說起,就是開始時用少量就管用,後來是要增加每日次數才管用,再後來是要增加每次用量方管用,最後是增加每日次數和每次用量加在一起也越來越不管用;還有作者自己在另外一處為口服降糖藥伸冤時說的“二甲雙胍在肝功能已經有損傷時應避免使用”等。為什麽不把這些知識告訴讀者或醒目地告訴讀者?作為病人,糖尿病病人有這個知情權,作為讀者,我們也有要求全麵介紹核心知識或關鍵信息的權利,我們拒絕用閹割了的科學知識或科學信息來欺騙或忽悠我們。


第五,無端攻擊非現代醫學的糖尿病治療方法。“‘化糖貼’、按摩某個穴位等等”或針灸療法對糖尿病究竟有沒有治療作用?“純中藥治療糖尿病”究竟可不可行?這些都是很嚴肅的命題,作者要否定這些命題,就得用科學的學術態度來論證其觀點,而不是用風言風語或冷言冷語、或挖苦諷刺、或以偏概全、或無中生有等似是而非的手法來傳播謠言似的就表達了其嚴正的觀點。如果不是從學術的角度來表達你這些觀點,就要謹慎,不要輕談。用不嚴肅的話語和方式來輕談嚴肅的話題,本身就是忽悠的方式之一。好比說,純中藥治療糖尿病就一定是偷加了便宜的口服降糖藥嗎?純中藥或配合針灸治療糖尿病的案例在中醫古籍中很多,雖然你可以懷疑個別案例的真實性,但不可能懷疑所有這些案例的真實性。古人認定糖尿病是尿中有糖,其表現是尿在地上,螞蟻圍集。尿糖的存在是糖尿病的充分證據,血糖升高是糖尿病的充分必要證據。所以古人所認定的這些病人至少是有糖尿病的,那麽被純中藥或配合針灸治好的這種病人算不算是“純中藥治療糖尿病”?或“純中醫治療糖尿病”?如果算,在口服降糖藥還沒有問世之前的時候可能有偷加口服降糖藥的嗎?似是而非,是作者使用的第五種忽悠手法。


作者說,“國人向來不缺乏造謠傳謠的才能。……隻有了解正確的知識,才能對抗忽悠。”對於作者身體力行“國人向來不缺乏”的“造謠傳謠的才能”的這種做法,我無言以對。但我對“對抗忽悠”卻有言如下:隻了解正確的知識,不僅不足以對抗忽悠,反而可能利用這些知識去忽悠。勇於揭露各種忽悠,隻是對抗忽悠之開始;人間正氣,才是對抗忽悠的力量之本。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