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某種意義上不時上海人,雖然出生在大上海,7歲就離開這裏回到北京。真正能記憶的時候也就那麽兩年,所以你和這裏的網友互動,對我來說是天書,能理解的是濃濃的鄉情,故鄉的概念。
我從小寄養在娘娘家,外婆的姐姐。在淮海路西藏中路柳林路一帶,那裏全拆了,沒有任何痕跡。還記得和娘娘去八仙橋買布料,那裏的小菜場,很多記憶都模糊了,上海話也停留在兒童語言上。
不忘得是家鄉的愛,娘娘的愛是我一輩子的基礎。看到你文章裏的回憶和點滴很親切,其實不管是上海人,還是哪裏人,人類最真摯誠實的愛是共同的。你寫得真好,真情實意,感動的不僅僅是上海的老鄉。
我沒有任何弄堂的照片,有的時候在夢中,還和小夥伴一起玩捉迷藏,和娘娘一起去早菜場。
從你第一篇文章的照片看到了3, 後弄堂,一模一樣,我是2號的晴晴。我媽媽的初戀是一號的老三,哈哈。5, 看到了一模一樣的曬台,我告訴過女兒,從前在曬台有一棵石榴樹,我很喜歡,我走了以後,這棵樹也死了。
看到蔣大姊,老人家的外套和我娘娘的一樣,如果她還在應該98歲了。
看到你的文章,不再悲傷,感謝我們的故鄉,讓我們珍惜當下的生活,熱愛生活。
謝謝三阿哥! 真心叫,雖然混壇子時間不長,你知道,我不矯情。
現在好好讀了三阿哥的兩篇文章,很感動。等我能夠講述的時候,會給我的女兒看您的文章。
所有跟帖:
• “2號的晴晴“妹妹,寫得真情流露,十分感人 -行寫好- ♂ (707 bytes) () 11/19/2014 postreply 18: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