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是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為FT中文網撰寫的評論金融危機與資本主義係列文章的第一篇。我們將在明後兩天發表該係列的後兩篇文章,敬請關注。
2008年美國爆發大規模金融危機,引發全球經濟衰退,2010年歐元區爆發全麵債務危機,引發全球經濟的再次震蕩,災難源頭各國經濟至今還未見回天之力。
與此同時,屢遭危機衝擊的新興市場國家,不但率先走出了危機陰影,而且保持了穩定的經濟增長態勢。世界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接二連三的危機和新興市場國家的穩定,引發了“自由資本主義失敗”和“國家資本主義崛起”的議論,可簡稱為“失敗論”和“崛起論”。
資本主義真的挖掘了埋葬自己的墳墓?資本主義向何處去?國家資本主義是世界的未來?探討這些問題的正確答案,事關未來國際經濟的新格局、新秩序,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方向。
筆者認為,問題的探討應該從美國危機和歐債危機的根源出發。“失敗論”把危機簡單歸結為“資本主義”的問題,某種程度上是“資本主義必然滅亡論”的翻版。
筆者認為,危機爆發不是根本的資本主義製度的問題,不是“主義”的問題,而是“資本”被異化了。
“資本”的問題出在哪裏?資本本應推動實體經濟增長,但這一模式被利益群體挾持,以致誤入歧途,變成了以金錢貨幣遊戲導向虛擬經濟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動搖了經濟的基礎,導致經濟大廈的崩潰。選票政治也是美國危機特別是歐債危機的主要病原體之一。準確地說,美國危機和歐債危機代表被異化的資本主義的失敗,國家資本主義必須防止被異化,才能真正崛起。
在古典和新古典經濟學的理論中,在資本主義製度發展過程中,“資本”都是作為實體經濟的生產要素出現的,即投資生產設備、機械、原材料以及支付勞動力工資等要素,以及技術改造的研發等生產和財富創造活動相關的資金投入。實體經濟的增長,短期依靠要素的投入,主要是資本和勞動力。當要素投入增長超過經濟增長,出現規模遞減效應時,技術突破就變成增長要素。所以長期的增長要靠技術進步的推動。在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和技術水平上,資本和勞動再次成為主要的推動經濟增長的生產要素投入。這樣的螺旋上升成就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中闡述的資本,也主要是指實體經濟的要素資本。隻有在這個意義上,資本的積累才可能被描述為建立在“被榨取了所有的剩餘價值的勞動者的白骨堆”上。
傳統資本主義的危機,簡單地說是實體投資超過實際需求,生產能力過剩,庫存增加,經濟飽和,經濟進入調整階段。在調整期間,經濟增長大幅下滑,失業率攀升,經濟金融低穀。完成調整或出現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後,經濟開始在新的產業結構或新的生產力水平上恢複增長。“要素投入—產能過剩—經濟危機—產業調整—增長恢複”,經濟出現周期性變化,經濟周期理論形成。
反思美國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應該注意到,我們正在經曆的危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危機,而是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的爆發雖然與“資本”有關,但此“資本”已非彼“資本”。近幾十年來,全球或者地區性危機的爆發主要與“金融資本”或者說“投機性資本”有關,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投資實體經濟的“直接投資資本”。“資本”已經脫離實體經濟的要素概念,完全被“空心化”了。
“資本”的演變要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美國單方麵宣布布雷頓森林體係解體,全球匯率和利率出現大幅震蕩,國際貿易風險大增。金融機構開始以規避風險為由創造衍生金融工具。隨著衍生工具交易收益的提高,隨著“金融資本”的收入和利潤增長大大高出傳統信貸業務的利息收入,金融機構的“資本”活動的投機性越來越強,使得傳統銀行有了巨大的衝破混業經營的衝動。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格拉斯—斯蒂格爾》法被取消,金融機構脫離實體經濟以信貸為主的傳統職能,開始大規模發展純粹交易性金融工具,獲取交易性收益的經營模式自我膨脹。
現代經濟中,金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應該是中介服務機構,其主要功能是對稱信息,使資源優化配置到最具成長性的產業領域,提升資本的效率,推動企業和經濟的發展,優化資金投資者的回報。但混業經營使銀行業脫離實體經濟,變成一個虛擬金融產品的“生產者”,其他金融機構變身影子銀行,通過高杠杆的交易價格的上升,導致由“公允價值”決定的“金融資產”的擴張。特別是所謂不斷衍生和再衍生的金融產品的“公允價值”,已經不知道實際價值標的是何物,“資產”的概念完全被泡沫化了。“金融資產”規模越大,泡沫就越大。
危機之前美國金融業強烈的自我膨脹,推動金融產品的標的——次級房貸大幅增長至1.5萬億美元,占總房貸的15%。這進而推動美國房屋抵押證券產品和衍生工具的規模各自超過一萬億美元。大規模金融證券化和衍生化,使得金融機構資本杠杆放大最高超過200倍。歐洲銀行持有金融衍生產品的規模超過美國。歐洲遭遇次貸危機影響比美國更嚴重,便充分顯示這一點。高杠杆和由所謂金融產品交易公允價值決定的資產規模,使得金融機構的資產嚴重泡沫化。雷曼兄弟破產後資產負債表嚴重失衡,6000多億資產一夜之間灰飛煙滅,暴露出所有銀行的公允價值顯現的資產價值可能都與雷曼公司一樣,嚴重資不抵債。雷曼倒閉引發五大投行全軍覆沒,引發全球金融海嘯,華爾街幾乎癱瘓,經濟嚴重衰退。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的虛擬經濟,早已呈現過度膨脹的態勢。危機前《經濟學人》雜誌曾撰文警告,過去二十年,全球經濟平均增長3.5%,國際貿易平均增長7%,但是資本流動增長14%,是國際貿易的兩倍,是經濟增長的4倍。對衝基金從新世紀初的千家左右增至超過萬家,掌管資金近萬億。股權投資基金的資金也達萬億之巨。國際清算銀行2007年12月31日發布的信息顯示,全年的外匯交易達到596萬億,是全球GDP的10倍。2010年這個日交易量數字已經達到4萬億美元,以全年200個交易日計算,2010年外匯交易高達800萬億,比危機前高出200萬億之巨。全球2010年貿易規模30萬億美元,也就是說,八天的外匯日交易量就超過全球年貿易規模。全球匯率和貨幣變成投機工具,虛擬經濟大幅脫離實體經濟,而且勢如破竹。危機後虛擬經濟活動也沒有受到遏製,外匯投機活動和大宗商品的投機活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更值得注意的是,資本主義民主的選票政治受到金融集團的挾持。過分虛擬的金融膨脹了金融機構的資產規模,製造了“太大不能倒”的龐然大物。雷曼破產引發的全球經濟突變,使相關利益主體的“太大不能倒”變成理所當然的拯救危機的政策焦點,危機製造者變成了頭號被救助者、被保護者。美國政府立即允許投資銀行化身銀行控股,使美聯儲對大型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救助合法化,數萬億資金通過各種美聯儲“創新”的貨幣工具注入金融機構。過度虛擬的經濟挾持拯救政策,強化了金融資本本已十分嚴重的道德風險。
2009年初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主導的美國銀行業測試,是在銀行資產按照危機前的衍生品的“公允價值”的假設下進行的。實際上當時沒有交易,沒有價格,衍生品市場的“公允價值”是等於零的。否則測試結果決不可能僅是美國銀行、花旗銀行和摩根大通銀行的390億規模的不能由“公允價值”顯示的信貸風險。美聯儲通過第一次量化寬鬆,按照危機前的“公允價值”買下了銀行的“毒垃圾”,維持了太大不能倒的銀行在虛擬資產水平上的複活。美國政府按照虛擬的公允價值購買所謂金融資產的銀行救助方式,實際上是在繼續維係金融體係的泡沫化的“金融資產規模”,發出非常錯誤的信號——隻要膨脹到“太大不能倒”,政府就會被挾持,出手相助。這可能極大助長金融機構自我膨脹的更大的金融風險。
歐債危機“借新債還舊債”的拯救思路,繼續在支持太大不能倒的風險的蔓延。當被不斷注資的金融機構起死回生以後,虛擬經濟活動迅速恢複,繼續自我膨脹,埋下下一場危機的伏筆。危機的受害者不但要一次次為危機“埋單”,其本身還要承受危機帶來的衍生災難,如失業、福利削減、居無定所等。如果危機後的新製度不能強製性地扭轉資本異化和金融機構自我膨脹的發展方式,全世界恐怕要準備長期與危機共舞了。
很明顯,以華爾街為代表的金融機構,把為實體經濟服務的中介職能,異化為以金融工具的生產和交易為主的自我膨脹的經營模式,把傳統資本主義的“直接投資資本”的概念異化為投機性的“金融資本”,把實體經濟發展為主的增長方式異化為虛擬經濟的膨脹創造虛擬貨幣“財富”、推動零儲蓄和借錢過度消費生活方式,異化和動搖了最基本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得以持續發展的經濟基礎。
所以筆者認為,不是“主義”有問題,是“資本”拉起“自由資本主義”的大旗,偷換“直接投資資本”為“金融投機資本”的概念,同時,也偷換了“市場”的概念,也偷換了“經濟”的概念。
危機實際上是一個“資本金融化”、“資本貨幣化”、“資本虛擬化”、“資本空心化”,最後經濟空心化的演變過程。筆者認為,美國危機和歐債危機不是“自由資本主義的失敗”,應該是“被異化的資本主義的失敗”。
沿著資本異化的思路分析,自由資本主義並不會必然失敗。隻要回歸資本對實體經濟服務的基本屬性,遏製投機資本的過度自我膨脹,選票政治的影響受到必要的約束,在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自由資本主義是可以繼續發展的。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