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寫過一篇佛陀的小傳,從降生到悟道的故事,在此分享一下:

來源: 陶陶三 2021-01-18 09:34:4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852 bytes)

【注】這是我以前寫的舊文,是其中一部分,從佛陀降生到悟道這一段落。看大家有提到高僧胖瘦,過去的高僧,多是苦行者,還要乞食者,想胖都難。佛陀悟道之前,把自己折磨得夠嗆,看文中的圖片就知道了。

此外,佛陀悟道時才35歲,所以不要低估年輕人。年輕人可能soul比較老。佛陀出家之前,也是結過婚的,有老婆的,老婆還是個大美女。是有性體驗的,還生了個兒子。他和他父親關係一直不好,因為他是獨子,一定要出家,老爸怎麽也不理解。他一生下來,母親就去世了,是小姨帶大的,小姨也是自己的媽媽。他還有一個恨他,一生想壓過他、弄死他的堂哥提婆達多,還有一個一生敬重愛戴他的堂弟阿難。

最後,他們一家子人,除了他爹以外,其他幾乎都跟著他出家了。佛陀是闊過的,生下來就是太子,為了眾生,卻拋棄了榮華富貴,遍訪名師學道,又做了六年的苦行,吃了那麽多苦,一開悟,就毫無保留拿出來分享,所以,他應該是我們最敬重的人之一,至少是我最敬重的人之一。

他們釋迦族,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正文:

 

(1)降生

在老子出生以後,孔子出生以前,在今天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爾,有一個雅利安城邦國家,叫迦毗羅衛國。迦毗羅衛國,是釋迦族人建立的,他們的祖先是著名的喬達摩仙人,所以釋迦族人都很驕傲,認為自己血統純貴、十分高尚。

國王淨飯王,驍勇善戰,仁愛寬厚,深受釋迦族人愛戴,偏偏人到中年,一直沒有子嗣。在邀請婆羅門仙人火祭之後,摩耶夫人夢見六牙白象,踏空而來,進入腹中,不久就有了身孕。

淨飯王喜極而泣,對夫人嗬護備至。按照釋迦族的習俗,摩耶夫人要回娘家天臂城養胎。在走到途中的藍毗尼園時,因感景色優美,頂著大肚子下來休息。

突然胎動,摩耶夫人用手抓住一顆無憂樹的枝幹,就在樹下生下一子。他就是悉達多王子,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消息傳來,舉國歡騰。

摩耶夫人產下太子,僅僅七天,就去世了。太子由摩耶夫人的妹妹,同樣嫁給淨飯王的王後波闍波提撫養。

悉達多太子滿月的時候,釋迦族以預言準確而聞名的阿私陀仙人趕來,將悉達多太子抱著手中仔細端詳,發現他就像祖先喬達摩仙人一樣,具足三十二相,於是斷言:太子將來必定出家成為偉大的棄絕者。

淨飯王樂極生悲。


(2)爭鬥

從此,淨飯王以執念,發誓一定要把悉達多太子培養成一名偉大的刹帝利,將來征戰四方,做雅利安諸國的轉輪聖王。因為擔心阿私陀仙人的預言成真,淨飯王聽從婆羅門國師的建議,讓悉達多太子,從小遠離生老病死等各種悲傷。

為此,淨飯王將國中老弱病殘,悉數遷往城外。悉達多太子在宮中長大,除了請最好的老師教育吠陀經典、刹帝利正法及武藝外,每日都是錦衣玉食,連一草一木凋零、一鳥一寵死傷,都不讓悉達多太子看到。

即便如此,悉達多太子,小小年紀,卻不斷展現常人難有的慈憫。他精通聖典、刹帝利正法、武藝高強,他日將繼承王位,卻感覺這一切無法解釋心中的疑惑,並不會帶給自己平靜和快樂。

淨飯王的弟弟斛飯王的兒子,提波達多,比悉達多年長,是釋迦族眾王子的長兄。他生性好強,一心想以兄長之尊,蓋過悉達多太子的風頭,甚至希望有一天,在淨飯王駕崩之後,奪取迦毗羅衛國的王位。

雖然悉達多太子,從小在錦衣玉食的王宮中長大,在王城的臣民擁戴下長大,卻也常常置身在長兄提婆達多的明爭暗鬥之中。


(3)娶親

好不容易王子成人,到了婚喪嫁娶的年紀,淨飯王為了徹底鎖定悉達多王子,與天臂城善覺王親上加親,讓悉達多娶了天臂城美麗的公主耶輸陀羅。

為什麽說是親上加親呢?天臂城也是屬於釋迦族的,淨飯王的兩個王後摩耶夫人(悉達多太子生母)、波闍波提是一對姐妹,是天臂城善覺王的妹妹,而淨飯王的妹妹,又嫁給了善覺王,生下了耶輸陀羅。

耶輸陀羅又和悉達多太子成為夫妻。兩家人多麽親近,不用說了吧?

悉達多太子和耶輸陀羅,是宿世的夫妻,兩人心心相印。但悉達多太子,無心依戀王位和家室,對尋求真理和解脫之道,充滿了無限的興趣。巍峨的王宮,和繁華的王城,對他來說,無異於樊籠。

王子在人生中,也第一次接觸了死亡,知道死為何物,人皆有死。已經成年並成婚的王子,向父王請命,要求走出王城,巡視國土,否則拒絕登上王位。無奈之下,淨飯王同意太子出城。

這,對淨飯王,無異人生中最大的災難降臨。太子出城,也成為悉達多命運的轉折點。


(4)出家

太子出城,看到的人間疾苦、生老病死、戰爭的創傷、種姓製度的歧視、賤民的可憐,心中無盡地哀傷。他難以抑製心中的痛苦,也感覺眾生皆苦,希望能找到解脫之道,也為眾生尋求一條解脫之道。

而登上釋迦王位,做一名刹帝利國王,乃至征戰四方成為轉輪聖王,並不能帶來這些。有一天,悉達多太子在森林,遇到一位棄絕者,見他在樹下打坐,無比安詳,上前交談之後,他心中無比喜悅釋然,似乎找到了未來的人生之道。

悉達多太子心中暗暗決定,出家修行。但如何麵對對自己期望如此之高的父王,如何麵對深愛自己的美麗妻子耶輸陀羅呢?

耶輸陀羅有了身孕。在悉達多太子29歲那年,產生一子,取名羅睺羅。羅睺本來是障礙的意思,羅睺羅則是清除一切障礙的意思。宮中沉浸在無比歡愉之中,淨飯王不僅有王儲,還增添了長孫,以為自己後繼有人,江山永固,可深深懂得夫君的耶輸陀羅,卻陷入憂傷之中。

果然,就在生下羅睺羅不久的一個夜晚,悉達多太子帶著他的車夫車匿,騎著白馬悄悄出城了。一氣奔跑到國土邊境,悉達多太子脫下一身金玉,讓車匿回去轉交給父王,從此告別國王、告別妻子、告別釋迦臣民,越過國界,進入森林,開始一名棄絕者的修行之路。

他發願,一定要證得真理,為世人尋求解脫之道,解除眾生悲苦。

他日回到釋迦,必然已是覺者。


(5)學道

悉達多的修行之路,始於穿衲衣行乞。對於修行者,行乞,除了是不事生產,讓自己全身心用於修行外,也為了讓自己放下傲慢與自大,接受眾生的施舍,並以無分別心對待施主。

當時恒河中下遊,最強盛的國家是摩揭陀國,他的國都王舍城,是個繁華的大城市。悉達多來到這裏,在街上衲衣行乞,他莊嚴的外表,引起宮人注意,報告了頻婆娑羅國王。頻婆娑羅國王,相當於印度十六列國時代的霸主,他深感悉達多太子,大異於常人,將來必定修成一個偉大的聖者,於是隆重接待了悉達多太子,並和他建立深厚友誼。

悉達多答應國王,他日修成正果,必然首先回到摩揭陀國王舍城,將自己證得的智慧,與國王分享。

與頻婆娑羅國王分別的悉達多,決定尋訪名師,聆聽教誨,找到眾生痛苦的根源。當時,婆羅門教雖然是印度主流,但是印度社會已經爆發了沙門思潮,有不少棄絕者,選擇通過禪定、瑜伽、苦行修行。

經人指點,悉達多到了跋耆國的首都毘舍離附近,找到了數論大師阿羅邏修習數論哲學、數論瑜伽和禪定。僅僅幾個月,他就達到了和老師一樣的高度。阿羅邏邀請悉達多接管自己的淨修林,但悉達多感覺自己尚未達到應有的高度,繼續尋訪名師,找到了瑜伽、禪定名師鬱陀迦。

很快,悉達多又達到了和老師鬱陀迦一樣高的禪定境界,在當時的印度,幾乎已經是最高的禪定境界。可是悉達多仍然認為沒有找到解脫之道,當沒有禪定之時,他依然會有悲傷、喜悅和痛苦,也就是仍然沒有最終得道。可此時,他的水平之高,已經找不到老師了。

悉達多毅然決定,自己獨自修行,去探索真理。這在當時,是十分大膽的。


(6)苦行

悉達多決定,嚐試當時許多棄絕者的苦行之路,到森林裏去,通過禁欲和折磨肉體,讓精神脫離,親證真理。遠在迦毗羅衛國的淨飯王,擔心太子下落,選了五個王族子弟,去尋找悉達多。但是他們留在了森林,和悉達多一同苦行。

這一苦行,就是六年時間。悉達多已經親身試驗了當時的各種苦行方式,到最後幾乎不飲不食,身如枯枝,搖搖欲墜。五個苦行者,都對太子深感敬佩。可是一天,太子奄奄一息,昏倒在河邊。來取水的牧女蘇迦陀,救醒了悉達多。牧女奉上乳糜,被悉達多拒絕。牧女的一句話,讓悉達多石破天驚。

牧女說:人是要吃飯的,如果你連身體都沒有了,人都死了,又怎麽去追求真理呢?悉達多如醍醐灌頂,就此得到中道觀。欲樂與苦行,是兩個極端,都不能把人帶上真理之路。要獲得真理,應走中道,就如道家之守中。

悉達多太子接受了牧女乳糜的供養,卻把五個同行看呆了,他們認為太子已經放棄修道,憤然離去。悉達多卻認為自己從此開始走上大道,前途一片光明。

 


(7) 悟道

悉達多太子,以慈感受到眾生之苦,希望尋求解脫之道,在修習了禪定和苦行,都沒有找到痛苦的根源後,牧女的供奉,讓他找到了中道。為什麽中道如此重要呢?

首先,悉達多太子在遠離悲傷的王宮長大,已經享盡了人生快樂,但這些感官上的快樂都是短暫的,他仍然脫離不了痛苦。出家後禪定修習到了最上層,心中的焦慮、煩惱和痛苦,也隻是暫時離開而已。六年的苦行,他已經做到了極致,試了所有的苦行辦法,都不能從根本上擺脫煩惱和焦慮,既然他都做不到了,估計其他人都做不到了。也就是苦行這條路,是行不通的。

剩下的,就是中道,遠離娛樂和苦行這樣兩個極端。成佛後,佛陀舉了兩個例子。從上遊飄下一根根木材,送到下遊的目的地。這些木材一定要在河流的中間走才好,如果走到河水的兩邊,就容易打轉和擱淺,隻有走在中間才最順暢,可以一瀉千裏。另一個例子是,美妙的樂師彈琴,不會把弦調得太緊也不會太鬆,太緊了琴弦容易斷,太鬆了,彈不出美妙的音符。所以隻有不緊不鬆,剛剛好,才會最美。

老子在批評君王政令煩苛時,也舉了這麽一個例子,認為就像風箱拉開後,風力滿滿,你推到盡頭,反而就越來越沒有風力了。所以把拉杆拉到中間的位置並前後拉動最好。

 

有了中道觀後,悉達多豁然開朗。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他在摩揭陀國的菩提伽耶,找了一顆菩提樹,在樹下打坐七天七夜,大徹大悟,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成為佛陀。佛陀,是摩揭陀語,就是聖人、智者、得道者的意思。

這七天七夜,到底發生了什麽。從七天後,佛陀去迦屍國鹿野苑,找到之前離開他的五位苦行者,初轉法輪,講四聖諦,就知道了。

佛陀覺悟後,心中不再有喜樂悲傷,而是圓滿寂靜。他已經了知世間一切,並且願意把這真理和通往真理之路,與眾生分享。所以他首先去尋找曾棄他而去的五位同修。五人見他走來,本來想回避,但不知不覺間,被佛陀的莊嚴肅穆深深吸引。佛陀向他們解釋了中道、四聖諦,五人都是精通吠陀的大師級人物,加上這麽多年苦行,立即拜服,剃度成為佛門弟子。

這就是曆史上最初的五個和尚,叫做五比丘(都證得阿羅漢果)。從此,佛(覺醒及覺者)、法(中道、四聖諦、八正道)、僧(五比丘)三寶俱全,佛教就登上了曆史舞台。

 

所有跟帖: 

陶兄佳作,大讚! -平等性- 給 平等性 發送悄悄話 平等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09:45:33

謝謝平兄,隻是佛陀光輝的一個小記錄。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0:53:40

謝謝分享,隨喜功德 -爸爸的草鞋- 給 爸爸的草鞋 發送悄悄話 爸爸的草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0:05:26

謝謝,即心即佛。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0:55:53

他問自己了一個問題“這個世界上為什麽會有死,會有煩惱?”,就和牛頓問自己“為什麽蘋果往下掉?”,差不多一樣。都偉大。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0:07:35

這是兩個不可同日而語的問題。牛頓的才是真正偉大的問題 -a7a8- 給 a7a8 發送悄悄話 a7a8 的博客首頁 (671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0:37:17

八哥,文字的好處顯而易見,壞處也是不少。為什麽要在佛經之外,拈花一笑搞個教外別傳的禪宗呢?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0:52:27

陶公子的作品特棒 大讚大讚 -疏影笑寒- 給 疏影笑寒 發送悄悄話 疏影笑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0:16:27

謝謝,隻是一個小記錄。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0:57:35

謝謝淘淘科普,更不想修禪了。。。。 -爪四哥- 給 爪四哥 發送悄悄話 爪四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2:56:39

對爪哥來說,就是隨時臨門一腳的事。玩夠了再來也沒關係。何況爪哥和佛也沒多大差別。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3:06:55

真理是什麽?中庸之道?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給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發送悄悄話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3:18:00

真理是語言說不清的,中道,是一個思維方式,一個思考角度,對領悟有所幫助。真誠、蘭心蕙質,才是培植解悟的土壤。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3:19:36

沒有兩邊,何來中道?禪宗非佛?悲欣交集,弘一未悟? -Dayoufan- 給 Dayoufa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5:03:11

當然,什麽都可以不說不寫。沒有哲人,沒有科學家,我們一樣過日子。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5:10:21

故事都是道外人在寫 -不具體- 給 不具體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5:39:24

嗯,我是道家的。但我也很敬愛佛陀。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5:52:40

也很喜歡敬愛道家的東東。也請多分享道家的智慧 -cesar- 給 cesa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9:37:10

可以的。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245 bytes) () 01/19/2021 postreply 06:40:19

thumb up ++++ -cesar- 給 cesa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9/2021 postreply 17:57:27

我還想再來人間玩一回,所以不想修啥道的佛的,因為我如果修道萬一領悟了啥,就來不了人世了,怪可惜的:) -風隱- 給 風隱 發送悄悄話 風隱 的博客首頁 (177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6:33:03

哈哈。不過人死之後是未知的。但我猜,隻要達到一定層次,你是可以想回來就回來的。就好像你成績第一名,去哪裏都行。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6:35:49

人一般七十歲以上,可以明白這些了。反正那個也不行了。:-)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6:47:49

那不一定啊,老楊90歲都要再婚。:) -風隱- 給 風隱 發送悄悄話 風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8:01:30

丁丁也有九十歲了,能幹啥?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8:05:28

真理是語言說不清的 ==道可道,非常道。佛說經,經失道。 -桃花源主- 給 桃花源主 發送悄悄話 桃花源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9:28:47

和一個七歲小朋友說什麽是性愛,也說不清。十年後,有了第一次,一下就知道了。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9:39:17

謝陶陶三的分享。也請分享佛陀和五比丘講了什麽,看俺也能不能斷煩惱開悟 -cesar- 給 cesa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9:34:57

這是《佛陀小傳》裏下一節的內容,是粗線條的,但也是佛陀最初所分享的。可以此為起點。但禪宗講究忘掉這些。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1210 bytes) () 01/18/2021 postreply 19:42:41

謝謝分享。可《心經》說“無苦集滅道”,這該如何理解呢? -cesar- 給 cesa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9/2021 postreply 17:29:45

我隻碰巧帶你入門,如果你想學佛道的話。以後修悟,就要靠自己了。我說過了,禪宗講究忘掉這些。《金剛經》也有答案。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230 bytes) () 01/19/2021 postreply 18:18:0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