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吸能應該是指的車頭和車尾吸能,車身的兩側要剛性以保護乘客。
但是,日本車卻做到了車身也吸能,所以在惡性事故時,乘客吃虧。
歐洲車有剛性好的車身,所以經常看到車頭稀爛,但車身基本完好的例子。乘客當然受害小。另外,車身剛性好,可以把車頭的衝擊直接的傳遞到車尾。當然,加固車身的成本是很高的,小日本是舍不得的。由此看來歐洲車也物有所值吧。
回複:問個撞車時,車吸能的問題:聽人講,日本車撞車時
所有跟帖:
•
Well said.
-武當純陽24代-
♂
(0 bytes)
()
02/18/2010 postreply
19:18:51
•
“車頭的衝擊直接的傳遞到車尾”?您太牛了,嘴巴也能跑火車。
-冬心-
♂
(0 bytes)
()
02/18/2010 postreply
20:32:27
•
你沒學過力學嗎?彈性波的速度當然比塑性波的快多了。
-xc70-
♂
(60 bytes)
()
02/18/2010 postreply
20: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