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子產業興衰錄》讀後記(讀後感、隨想、閱讀筆記)

《日本電子產業興衰錄》讀後記

網上搜索時才知道這本書的作者西村吉雄出版這本書時已經年過70了——剛打開書看時我下意識地以為作者也跟我年齡相仿年過四旬——這大概能夠解釋這本書為什麽閱讀體驗不佳、沒有爽感了;當然也有可能是譯者侯秀娟翻譯的問題,她是學日語的,如果她是學電子通訊或類似工程、技術專業,或者她在相關產業工作過多年,相信可以更加通俗易懂、表意傳神,使表達的觀點更加簡練精簡、主題鮮明。

當然由書名可知,這本書不可能像電影《戰爭啟示錄》一樣聚焦於一段場景,而是描述了日本整個電子產業從大約1960年到2013年這60多年、也即一甲子中的起始、成長壯大、盛極而衰的大致發展過程。我最早是想更多了解日本所謂經濟衰落的20年(也被稱作“失去的20年”——指1990~2010年日本經濟發展停滯的20年,也有稱30年的),這本書雖然是從電子產業著手進行原因分析、事實評述,但這過去半個多世紀的經濟增長不正是由電腦軟硬件、信息技術、移動終端牽引的嘛;抓其重心,全貌得覽。

我不準備匯總書中的觀點——其他相關從業者自然會做,隻敲字記錄下我看完全書所學習和感悟到的東西:

  1. 封閉必致落後,開放交融才能吸納和應用最先進的理論、技術、工藝。中國曆史上曾經閉關鎖國多年,結果積弱積貧,變得落後挨打;沒想到作者在書後麵的篇章裏也多次用到“鎖國”二字來形容七、八十年代的日本。
  2. 壟斷的企業沒有競爭力。作者舉了日本電電(電報電話公司)的例子,並稱不少通訊電子公司都是由日本國家所有或者類似於國家經營,而且稅法上盈利需要繳納更多的稅,硬件資產上必須擁有製造業務才能獲得更多的銀行融資等等,這導致了企業經營者、公司高管不重視市場競爭、不想方設法做好廣告營銷、技術迭代、節儉成本。
  3. 1生2、由2生3、由3生萬——即一個改善引發一種優化,一種優化帶來新的創新,一種創新又產生另外的應用……如此持續不停地演進,向完全沒有設想過的場景、邊界進行突破,就有可能造成質的改變,達到不可思議的高度。
  4. 時代總在變,“各領風騷數百年”,一項技術、一個新發明能夠帶領公司紅火10年是正常現象,持續成長20年也有可能,30年都享著“一招鮮、吃遍天”的紅利就鳳毛麟角、難能可貴了。日本是輸給了時代:英特爾存儲業務曾經敗給了日本、日本存儲業務又敗給了韓國三星+海力士、三星綜合很強但晶圓代工上不如台積電、……每家公司都有可能憑著創始時卓越的精神氣質(往往是初代領導人所奠定的)賺上1、20年的錢,而隻有勇於革新(敢於拿刀砍自己的肉、敢於革自己的命)才能鷹脫舊羽、鳳凰涅槃。

那麽看了書對於中國產業的啟示該有哪些呢?我不是搞經濟研究的專業人士,也不想接這麽宏偉的命題,但是作為關注過房地產(建築)、IT互聯網(電商)、芯片半導體等等產業、和業內知名公司的人時常交流的資深獵頭,我也是有著自己長期積累著的思考。拋磚引玉、分析如下:

  1. 一定要開放,be open and share。真誠地麵對自己、客觀科學地看待科技產業。既勇於向外求——如果看到自己不足的話,也勇於將自己的好產品大力推廣;積極地從市場用戶、從實際接觸和使用的人口裏聽取反饋,再迭代提升、持續進步。
  2. 企業不要做太前沿、基礎型的研究(對應的,高校、被資助者應該有理論的、務虛的、超前的探索——一個國家級別的當量,基礎前沿的研究必須得有)。仙童、英特爾的創始人、“矽穀市長”羅伯特·諾伊斯主張:隻要結果不要原因——不要花過多的精力分析原因;他提出“最少信息原則”——解決問題所需的信息越少越好,即:針對問題大致推測出其答案是什麽,然後進行啟發式的探索,如果這樣不能解決問題,就重新回到出發點,嚐試采用別的方法;努力避免為真正【理解問題】而進行大量研究
  3. 坦然麵對不足和積極堅定地參與進競爭。一時的成敗不可避免,但不能下牌桌。想想整個歐洲在最近的半個多世紀中並未誕生那麽多的電腦、手機品牌,也沒有如美國這樣層出不窮的技術創新和突破(當然全球各主要地區也都沒有美國多),但他們也確確實實地產生了ARM、Linux這樣的幾乎全部移動終端都在使用的基礎架構協議、編程語言,也依然擁有英飛淩、意法/ST、恩智浦/NXP這樣的在汽車電子領域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的芯片品牌。
  4. 得人才者得天下。美國總統如果邀請半導體產業領導人開會的話,他會發現與會者中至少有1/3的華人麵孔;如果細看現代持續報道比較多的芯片半導體產業,從EDA、設計、到製造、封裝測試等領域眾多排名靠前公司的成長史,華人都占據著濃墨重彩的篇章,曾經發揮了舉足輕重的開創作用,像黃仁勳/Jensen Huang、張忠謀/Morris Chang、蘇姿豐/Lisa Su都是業內響當當的大佬級人物。美國二戰後科技突飛猛進,矽穀中持續催生了半導體、電腦、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開創性的產業和人物,跟美國在持續吸收優秀人才、教育篩選體製高效有關。想當年開元盛世時唐朝的西安擁有各國各族的人,朝廷重臣中可以委任外國人,這是何等的恢弘胸襟和超脫自信啊。
  5. 真正地專注產業實際規律,而淡化地域感和情緒衝動。中國人這麽聰明、人口這麽多,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做不出好東西來,但要警惕的是——專注和尊重規律;同時,要敢於亮劍。既然現在就是個經商的社會,那就大膽地持劍經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