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國30多年,很早就買股票,也較早買房子投資,經驗教訓收獲交替出現。
文學城我很早就瀏覽,大概在2000年注冊發言,最初在“我愛我家”和“幾曾回首”發帖。因為以前工作時投資股票都是401K為主,每年的IRA也是銀行的投資顧問管理,所以基本不來投資理財壇。現在看來,錯過了許多學習機會。在接近退休之年和退休後,投資理財壇來的多了,也發一些帖。後來房產壇另起爐灶,這樣比較忙了,二邊看,二邊發帖。
最近5年,我在投資理財壇學到這些知識,和大家分享。
1. 投資股票種類不要多。記得是2020年,我發帖談到買指數股,還貼了一張圖,當時買了SPY, VTI, IVV, VOO, VTI, VO, IUSG, QQQ 等,幾位朋友共同指出,重複度太大了。馬上改進,就買三個:SPY, QQQ 和 DIA。後來一位朋友講“道指”隻是曆史原因還在,早已不代表美國工業,馬上停止買DIA。工作量馬上減輕不少,現在隻買一個QQQ。研究過,最近15年,QQQ回報超過SPY,但波動大。我想我是長期投資,短期波動大怕什麽,下跌厲害,正是買進好時機。
2. 果斷退出人壽保險。我曾經糾結付了30年的人壽保險是否應該拿錢退出。這兒的一位朋友和我算了一筆賬,咱是“聰明人”,一聽就懂,可惜過去沒人如此簡明扼要把道理講情。幾年前拿出的錢投到股市,回報不是一點點。
3. 退休後手中有一筆閑錢如何投資?我比較認可有人提出的 2% 法則。第一,有明確數字,第二,符合我的投資原則,最後,退休了,有時間隨時跟蹤股市。上周五,趁QQQ下跌1.97%,馬上買進 。
4. 不要過多考慮頂部,底部,同意!(頭頭李阿貴)因為我不做短期交易,頂部底部關係不大。比如今年3月買的QQQ,500元不到一點。到了4月的420元,算是買在頂部,今天回看,相比565元,不又是在山腰?
沒有學會的:各種曲線。我的數學,代數是強項,幾何弱一點。大學機械製圖課,學得好累,特別是“畫法幾何”一直學不好。所以股市分析曲線,一看就害怕,數字一看就明白。
不認同的,當然不是認為這是錯的,就是不認同。比如每天都有人預測明天股市的漲跌,打探某個股票的“內部消息“,更不喜歡動輒批評別人不懂裝懂,誤導群眾。這些帖子我基本不看。
古人曰:六十耳順,千真萬確!我五十歲的時候自以為”知天命“,喜歡教育別人,現在想想很無知。但是到了七十,不可從心所欲,不逾矩也是不可能的,因為規矩在不斷變化,隻有不斷學習,耳順才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