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止損,覺得是個複雜的問題。
一個重要原則是,買賣同源:賣出的原因,要跟買入的原因相關。
(1)如果是因為股價趨勢動能買入,股價趨勢動能大概率消失了,就要賣出(獲利或止損)也是合理的。
(2)如果買入是因為在一個支撐位之上,支撐位之下就要止損是合理的。
(3)買入的原因是因為公司基本麵不錯,估值合理,增長有前景,準備長期投資,現在股價變低了,你是應該買入,賣出(止損),還是不動?
對長期投資來說,看的是未來期望回報,如果基本麵沒變,股價越低,未來回報的期望值越高。市場並不知道你是在哪個價位買入的,也就是說,你損失了5%還是10%,那是沉沒成本,對股價的未來期望值並沒有影響。
有一個思想實驗,同樣的股票在同一個股價和時間,你手裏有沒有這個股票,買入的價位的高低不同,你的係統分別得出買入或賣出的結論,是不是有點矛盾?(從風險倉位控製的考慮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