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結果出發,不與症狀和實驗結果相聯係,一個概念沒有與之相對應的症狀/實驗判據、或一個症狀群、或定義,彼此討論起來很難,但運用者容易自洽,因為概念的邊界不確定。這種理論上的模糊不清,並不影響很多中藥的有效性,比如板藍根。因此,不精通中醫理論,但知道藥性和方法,也可以成為一個好的中醫。
大體如此。但正如上麵有人談到的,即使在中醫內部,還有 “此 X 非彼 X " 的問題。歸根到底,中醫的概念不從具體的症狀和
所有跟帖:
• 基本的理論框架和大致診斷原則應該還是固定的。不同流派之間可能不太統一,運用時要有靈活性:) -viewfinder- ♀ (0 bytes) () 03/13/2018 postreply 17:12:21
• 比如說 ”陰虛“ 這個概念怎麽理解?與什麽症狀群相關連? 判斷是陰虛的關鍵是什麽?有誰可以指教? -欲千北- ♂ (0 bytes) () 03/13/2018 postreply 17: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