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既有生就有死,生、老、病、死乃人間常事,因為我們對死亡未透徹明了,所以抱持恐懼、忌諱的心態,緣起於好生惡死之情。本文從生死問題談起,論及佛教的生死觀。
關鍵詞:生死佛教
引言
有生就有死,任何人都不能避免。常言: “世間最公平者為死神,君不見,凡聖賢愚貧富妍醜壽天皆歸一死,叱吒風雲,不可一世之王候將相,難免幻化,長壽如彭祖,雖為八百高齡亦終屬南柯。”生死問題是每個人都要麵對的問題。對生者來說,要想到我從哪裏來:對行將垂暮的人來講,就要考慮我將到哪裏去。所以生與死既不能邁過去,也不能躲開。我們該如何麵對呢?
1.生死問題是人必須麵對的最根本的問題
1.1 生死事大
常言: “生死事大。”一個正常的人都要對死亡這個問題進行思考,相信死亡是人的必然命運,最終想超越生死。從人類出現起,死亡作為最殘酷,最無法抗拒的現實,一直引起人們的思考和探索。至今,它仍然是一個古老而又神聖的話題。
談到人類的生死問題, 自然要從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開始談起。因為他就是從這個問題上開始產生困惑,於是產生思索,最後獲得解脫與覺悟的。
1.2 生死無常
佛教認為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沒有常性,萬法都是因緣所生,沒有常性才是世界的根本性質。所以持“常”的觀點,就會生起諸多煩惱和欲望。因此我們要看破始終沉浸在悲歡離合之中的情感,看透眾生因無明而輪回的實質。不要落入六道輪回中而不得解脫。所以我們既然知道有生必有死,就不要執著、貪戀。要去超脫生死。
1.3 生死與業力
佛教認為生死相連,生死之間由業力所牽,死隻是作為一種生命的幻化形態,並不是生命的終結,而對我們這一期生命來講,這一具色身隻是經過了生命的一個驛站。隻要世人明了緣起法則,不昧因果,就能把握生命的主動權,並通過對生活的合理安排,而解決人們對死的恐懼和無奈。
2. 生的意義
2.1 生的幸福
常言講:道家講生,佛門談死。其實佛教是非常重視生的,淨空法師曾經說過,佛法的目的在於教導人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換句話說,佛教談死並非目的,目的在於說生,即怎樣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才是生的意義所在。所謂幸福美滿的生活,佛教認為是有智慧、覺悟的生活,即使位高權重、富甲天下,但如果沒有智慧,我們就會天天造作罪業,何來幸福可言。所以佛教認為我們應該“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從而過一種有智慧、覺悟的生活,最終了生死、出輪回,這才是幸福美滿的生活,也正是生的意義所在。
2.2 人身難得
佛教中,人道排在六道輪回的較高層次,僅次於天道,並且認為人道是最能覺悟,修行成佛的一道。因為天道的天人往往貪著享樂無法覺悟,而人道則適合修學佛法。佛說人身極其難得,佛經中有一個比喻說:一隻盲龜漫遊在茫茫的大海深處,海水麵上隨波飄蕩著一塊浮木,浮木上麵有個孔,而這隻盲龜,每一百年才能浮到水麵上一次。佛教認為,一個人死後能夠投身人道,重新獲得人身的機會就如同這隻盲龜浮上水麵,又剛好能把頭穿過木孔。 “可見重新獲得人身是何等的寶貴與宋之不易。”
2.3 直麵人生
佛教生死觀的積極意義就在於它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性,肯定人有生、老、病、死。整個世界也沒有永遠存在的道理,隻是在瞬息萬變的緣起法中沉浮,緣聚則生,緣盡則滅。佛說: “眾生可湣,常住合冥,受身危脆,有生有老,有病有死,眾苦所集,死此生彼,從彼生此,緣此苦陰,流轉無窮。”這是在說:世俗眾生都在愚昧黑暗之中,看不見我們的生命是非常脆弱與危險的,有生有老,有病有死,又有與生俱來之苦,所謂,愛別離,怨憎會等等苦。所以,眾生都在苦中生活,從生到死,永遠流轉沒有出離之期。既然生命是如此脆弱,那麽我們當然就要好好地善待生命了,既已知“人生難得”就要好好活下去,要珍惜宋之不易的人身。因此,我們應當重視生,隻有生活得有意義,了解佛法,了解生命的真諦,我們才能在死亡來臨之時不再恐懼。
3.對待死的看法
3.1 死並非是終點
佛教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某婦人老年失子,痛不欲生,整日守在兒子的墓旁,低聲哀吟,哭哭啼啼而不思飲食,佛得知後認為此事很有典型的意義,正可藉此教化弟子。於是率眾弟子來到老婦處,老婦見佛宋,就求佛慈悲,運用神通救度她的愛子活過來。佛滿口答應說沒問題,隻要你能取得一種吉祥火來,當可加持你的兒子死而複活。老婦聽罷,興奮雀躍,忙問: “什麽叫吉祥火,到哪裏去找?”佛答: “你隨選一個地方挨家挨戶去問,看誰家裏未曾死過人,如果回答沒有,那麽這產人家的火就是吉祥火,取宋即可。”老婦聽罷滿懷希望地上路了,然而一家一家地問下來,沒有一家符合佛所要求的條件。家家都曾有親人去世過,無可奈何之下,老婦又失望地回到佛跟前回話。佛於是隨機開導說:“這個世界上的一切生命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這是規律誰也不能避免。老婦聞佛開示,如夢初醒,頓悟無常之理。於是當下獲得聖果,跟隨佛陀走上了解脫之路。
世人認為“人死如燈滅” 、 “萬事皆休”。佛教卻認為這是對死亡極其錯誤的理解。佛教說人是由四大:地、水、火、風而組成。即肉體和神識兩部分組成的。人的死亡隻是軀體的死亡即“四大消散”。人的神識並不會隨軀體的死亡而死亡,神識將伴隨生者生前的業力投生六道之中。死亡並非終點,而是隨著神識,由業力輾轉往複。如同車輪,生生死死輪回不止。但是,可以依教奉行,精進修學佛法而得到解脫生死的目的。
無常迅速。這個故事反應了佛教對“死”的問題完全是基於事實,而予以理性處理的。
3.2佛教對死的看法
佛教對死亡的看法與科學不謀而合。佛教雲死亡為往生,乃舍此投彼之意,生命係由色身及靈魂構成,物質性之色身必隨因緣而變化,神識則是由原有生命形態轉化為另一生命形態,並非斷滅性消失。佛經中以六種觀點看待死亡:
3.2l死如出獄
色身聚集諸苦,似牢獄係縛吾人,死亡恰如人服刑期滿獲釋出獄。
3.22死女口再生
死亡意味此期生命終結,另一期生命開始。
3.23死如卒業
佛教以為人死後審判之權既非操之於上帝、閻王、亦非操之於佛菩薩,乃係個人業力所感。生時如求學,死時按生前所造之業力領取畢業證書去受生,即造業感果。
3.24死女口喬遷
色身若屋宇,經歲月之摧折乃至頹圮殘破。死亡即似自舊宅遷至新居,非但不足惜,兼足可喜。
3.25死如更衣
死亡猶如褪去破舊衣衫,更換新衣。
3.26死女口新陳代謝
色身自出生至死亡,分秒皆在變化,細胞亦不斷新陳代謝,死亡亦如細胞之新陳代謝,舊細胞逝去換宋新細胞之成長。
從上述觀點來看,死亡也並非就是世人眼中的結束,死隻是一期生命的轉折,是借假修真的道具。我們隻有正確看待死亡,才能坦然麵對它。
4.我們應如何麵對死亡
4.1不要避諱死亡
談到“死亡”兩個字,常人皆避開不談,或者認為不知死亡與自己有關係,沒有危機意識,常人頂多隻談到生老病三大問題。死的問題就跳過幹脆不談,好像感覺死亡反正離我們甚遠,何必談到死字呢?談死似乎是一種忌諱,如此,死便成了人們不關心不思考的問題,也因此成了大問題。
我們在活著的時候,應當非常重視死亡,原因主要有兩點:
首先,死亡是必然的,任何人都難逃一死,而且死期又是不確定的,死亡隨時就有降臨的可能,即使是身體非常健康,非常強壯的年輕人,也並不一定離死亡很遠。
其次,人一旦死亡,絕大多數人在死亡之後,因為自己生前的業力所牽,隻能輪回在六道。墮於畜生道者,任人役使宰割;墮於餓鬼道,百年難食一飽;墮於地獄道,更是慘不忍睹,一天之中就有上千次死去活來,而且佛經說這種悲慘的境況時間極其漫長,沒有出頭之日。
4.2積極麵對生死
佛說各人作業,各人受報,父親的善惡果報不會旁落到子女的身上: “善惡殃咎,各隨其身”,每個人的生死,都是自己的事情,他人是無法代換的。人的命運不是佛菩薩在操控,不是神明上帝在掌控,更不是鬼怪魍魎作祟運籌。而是由自己現世所作之善惡之業,宋決定自己的命運。這是很公平,很平等,沒有特權的,沒有任何人在操控。為善為惡自己可以自作運行。及至死亡之後,投胎轉世於六道中。現世所為的善惡業力,即可決定來世的那一道了。為善即得三善道,為惡即墮三惡道。
積極的佛教生死觀,能夠促進人們坦然地麵對死亡,能夠生起一顆平常心,不再執著於生死,從而做到超越生死。所以在當今,佛教的生死觀,仍然可以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為提高人們的從善生存意識而起到有益的助力。
4.3淨宗特色與和諧社會構建
淨土宗因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的念佛法門,故名。該法門以信願念佛為正行,淨業三福、五戒十善為輔助資糧。淨土念佛法門由於方便易行,人人能修,安全穩妥,又能仰承佛力感應加持,念佛時即是以佛之真如熏習我輩的無明,攝受佛的智慧福德光明熏修吾輩業力凡夫。如念佛圓通章所說的“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再配以淨業三福,深信因果,五戒十善等行為修持,在生能淨化心靈,提升品格,業消智朗,增福增慧,幸福人生;臨終又能蒙佛接引往生佛國淨土, “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親宋迎接”,而得不退轉,最終成就無上菩提。
未法時代尤現代社會的眾生,生活節奏緊張、競爭壓力大,煩惱業力厚重,貪欲橫流,物質資源日益枯竭,環境日趨劣下。淨土念佛法門成為他們最宜普及修習的法門。無論在家出家,無論學生老師、士農工商,學習緊張時,迫於工作壓力時,成功時,失意時,工間休息時,早晚睡眠時,時時可念佛片刻,淨化心靈緩解壓力,熏修改變性格習氣,輔療身心疾患,提升智慧等。心淨國土淨,娑婆世界本是眾生眾業所感而成。而佛法淨土信仰,隻有眾生皈依佛陀之教導,在生按淨業三福、五戒十善,環保素食,六度萬行等準則妙法提升、改造自己的心性品格,一心念佛,從而淨化社會風氣,為精神文明、和諧社會建設做出貢獻。
結語
本文著重論及人皆有生死的觀念。闡明死時,神識隨著業力、念頭和習氣而前去投胎。何念最強,即順該念而去。所以,臨終乃神識升沉之關鍵,成聖成凡即在此一舉。處理得當,就超塵出濁。處理不當,就沉淪六趣。死亡後,至投胎前之中陰時期,亦為解脫與輪回之樞紐。也為另一期生命的開始。並且指明淨土宗念佛法門是適應現代社會、為人們應該大力提倡的、利己利人的便捷解脫法門。
(班級:3屆1班指導法師:能廣法師)
參考文獻:
[1]《飭傷》
[21《佛說死亡》
[3]《臨終備覽》
[4]《生與死佛教輪回說》
[5]《儒釋道論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