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揭秘:癌症到底是怎麽來的?

來源: 方家胡同 2019-03-04 06:09:2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0002 bytes)

很多人被查出癌症後的第一反應就是:為什麽是我?我怎麽就這麽倒黴?

那麽,癌症到底是怎麽來的?有沒有什麽教訓可吸取?

最近,《人民日報》揭秘了癌症到底是怎麽來的:

01 癌症是省出來的!

發黴食物舍不得扔,省出肝癌

 

花生、玉米、豆類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一旦黴變,最好扔掉。因為澱粉在高溫和潮濕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曲黴菌,多種研究表明黃曲黴素是很強的化學致癌物。

如果發現有一顆花生壞了,那一碗花生米,或者是存放的一袋花生米都得扔掉!千萬別因為省錢,不舍得扔。

  2、不舍得吃新鮮蔬果患癌風險增加

 

2017年2月,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相比較於不吃果蔬的人,每天吃200克果蔬的人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低13%、患癌風險低4%、早亡風險低15%;吃800克時,則分別減少28%、13%、31%。

研究還指出,能降低癌症風險的食物有綠色蔬菜、黃色蔬菜、十字花科蔬菜(西蘭花、蘿卜、白菜、卷心菜等)。

破解對策: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裏推薦,每人每天應該吃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不吃發黴食物及水果,即使有一丁點壞了也不可以吃了。

 

伸出雙手,教你精確衡量果蔬重量:

對蔬菜來說,一個拳頭 + 雙手一大捧 = 300~500克;對水果來說,雙手一捧 = 200~350克。

 

02。 是懶出來的!

 

   1、懶得運動,13種癌症風險上升

 

 

懶不是病,懶起來要人命,這可不是慫人聽聞,一旦被懶附身,癌症也跟著“靠近你”。大多數人把懶錯當成了隨心生活,才給了疾病可乘之機!專家提醒懶癌患者們,別讓懶招來了真的癌。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發現,與運動最少的一成人相比,運動最多的一成人平均患癌幾率降低7%。

運動最多的人平均每天快走超過1小時,

他們患食道癌的幾率少42%,

肝癌幾率少27%,

腎癌幾率少23%。

美國華盛頓大學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聯合研究發現,每周合計快走5個小時或者跑步2.5小時的人,乳腺癌風險降低14%,結腸癌風險降低21%。

破解對策:

 

避免多餘的熱量和脂肪囤積,少吃多動。

 

每天跑步半小時,也可選擇自行車、遊泳、引體向上、俯臥撐等方法,循序漸進地鍛煉。

 

晚飯後要外出健步走,用走路調節工作疲勞,不要吃完飯就坐下來。

 

如果沒有大塊時間運動,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動起來。下班多走路少坐車、爬樓梯少坐電梯、中午飯後散散步等。

 

2、懶得體檢,錯過癌症最早發現期

 

很多癌症患者拖到晚期症狀出現才去醫院,這時往往為時已晚,錯過了最佳治療期

破解對策:

 

健康人群每年定期體檢,有癌症家族史、有危險因素人群還要每年定期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

 

1> 肺癌篩查

對於50歲到75歲或有肺癌家族史、吸煙史、職業接觸史、或惡性腫瘤史者,至少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

 

2> 乳腺癌篩查

30歲以上的女性,可以1年~2年進行一次鉬靶檢查40歲以上的女性,建議每年進行一次鉬靶檢查

 

3> 大腸癌篩查

50歲以上的人群;有痔瘡和長期便血的人群(直腸癌患者80%首次就診被誤診為痔瘡或漏診);直係親屬中有結直腸癌病史;經常發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者。

 

發現腹部腫塊的人定期做腸鏡檢查直腸指診(直腸指診,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但真的是特別直觀的檢查手段)

 

4> 前列腺癌篩查

5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做一次前列腺癌篩查

 

5> 胃癌篩查

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及惡性貧血、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最好每年做1次胃鏡檢查

 

03 是吃出來的!

1. 常吃太燙食物:增加食道癌風險

不要吃比自己體溫高的食物,剛出鍋的飯菜先放置一段時間,感覺不燙嘴再吃。

 2、 常吃肉類、燒烤油炸:增加腸癌風險

 

肉類適量吃,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粗糧最好占主食的三分之一。

3. 吃糖過多:增加胰腺癌風險

 

吃糖會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使胰島功能受到損傷,而這是引起胰腺癌的潛在因素之一。

除了胰腺癌,較高的空腹及餐後血糖水平還可以明顯增加患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黑色素瘤的風險。

4、常吃醃製食品:增大胃、腸癌風險

 

醃菜、臘肉、臘腸等醃製食物,往往含有大量硝酸鹽,會在胃內被轉變為亞硝酸鹽,與食物中的胺結合成亞硝酸胺, 有極強的致癌性,增大胃、腸、胰腺等器官癌變風險。

而熏肉、火腿等熏製食物同樣風險不小。熏烤類食物在製作中,燃料不完全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多環芳烴類物質,具有強弱不同的致癌性,強致癌物苯並芘就是其中一種。

破解對策:

 

不要吃燙食、不要直接喝開水和燙茶,等放涼一點再喝。

 

多吃蔬菜少吃肉,少吃醃製等加工肉製品,學會看加工食品上的標簽,選擇低糖或無糖食品。

 

警惕“隱形糖”,番茄醬、速凍食物、牛肉幹、麵包等都含有不少糖分。

 

精米白麵升糖指數也較高,應該控製攝入量,建議多吃玉米、燕麥、豆類、紅薯、土豆、山藥等粗糧。

 

 

04 癌症是熬出來的!

長期熬夜是腫瘤高發的一個誘因。因為熬夜會導致內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亂,使得細胞代謝異常,影響人體細胞正常分裂,導致細胞突變,提高患癌風險。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也早已認定,夜班是強烈的致癌因素,與朝九晚五的人群相比,夜班族晚期腫瘤風險增加24%,早期腫瘤風險增加49%。

別再熬夜、熬生命了!晚上11點前睡,保證7個小時的睡眠。

破解對策:

 

任何年齡層的人,都要注意勞逸結合、少熬夜,注意作息規律。

 

成人每天睡6~8小時為宜,睡前2小時最好不要進食。

 

 

05 癌症是氣出來的!

你是什麽樣的性格,也會影響到腫瘤發病。

有種性格叫作癌症性格,這種性格的人,一般比較內向、不擅長與人交流,常常愛生悶氣,長時間如此,會影響免疫功能,使癌症有可乘之機。

 

1、生氣,可能會氣出食道癌

 

調查發現,個性急躁、易怒的人容易患食道癌。臨床中也證實了這一點,得食道癌的患者十有八九都是固執、急性子的人。 

 

   2、生氣,可能氣出肺癌

 

肺癌最怕什麽?怕三霾!

霧霾:室外大氣汙染。

煙霾:室內空氣汙染,包括廚房油煙、二手煙和裝修造成的空氣汙染。

陰霾心理汙染,也就是生悶氣

 

3、生氣,可能氣出乳腺癌

 

 

心情不好是乳房養生的大忌。據乳腺癌流行病學調查,愛生氣、喜怒無常、焦慮抑鬱的人比較容易患乳腺癌,乳房增生性疾病也會更多見。

破解對策:

 

不要一味地壓抑、克製。向他人傾訴、寫日記、做感興趣的事,都有助於排解不良情緒。

不要一味地迎合他人,學會善待自己,敢於說“不”。

多參加社交活動,試著去展示自己,增強自信心。

來源:人民日報

所有跟帖: 

《人民日報》是醫療機構??? -桃花好運- 給 桃花好運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06:12:54

信者自信,就像這個論壇一樣,這裏也不是醫療機構。 -方家胡同- 給 方家胡同 發送悄悄話 方家胡同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06:15:56

怎麽沒說是環境汙染來的? -我愛梔子花- 給 我愛梔子花 發送悄悄話 我愛梔子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06:34:45

好問題!有興趣請看下麵這個鏈接。 -方家胡同- 給 方家胡同 發送悄悄話 方家胡同 的博客首頁 (262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06:48:30

我看了一眼,結合我剛讀過的文章,說說我的看法 -我愛梔子花- 給 我愛梔子花 發送悄悄話 我愛梔子花 的博客首頁 (324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07:04:06

黨報的水平,堪憂! -Timshel- 給 Timshe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06:45:00

不要“政治掛帥”,還是評述一下裏麵提到的內容比較好。 -方家胡同- 給 方家胡同 發送悄悄話 方家胡同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06:50:14

什麽政治。這水平,不值得。你也是的,轉載這麽無厘頭的東西 -Timshel- 給 Timshe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08:53:40

還真沒說錯 -ephd- 給 ephd 發送悄悄話 eph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07:23:10

開卷有益。 -方家胡同- 給 方家胡同 發送悄悄話 方家胡同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07:37:04

謝謝分享! -haqioji- 給 haqioji 發送悄悄話 haqioji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16:31:35

百家爭鳴,真偽自辯,這是文學城論壇的一個特點。 -科普閑談- 給 科普閑談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09:00:56

說吃糖太多會增加胰腺癌的風險,似乎缺乏理論依據,美國人平均糖的攝入量比中國人多,也沒有統計數據說胰腺癌發病率高於中國人。 -匆匆客- 給 匆匆客 發送悄悄話 匆匆客 的博客首頁 (173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10:15:18

+,同感,根據何在?臆測?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10:37:09

可以說有依據,但估計作者並不知道。應該是葡萄糖(Glucose)和另外一種糖, 與吃食用糖多寡的聯係我也不知道。 -科普閑談- 給 科普閑談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12:30:22

高糖飲食是高碳水飲食,不一定指吃糖多。美國人吃糖比中國人多,澱粉類主食遠比中國人少。 -阿明.- 給 阿明. 發送悄悄話 (91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14:32:13

說到糖,中文裏的糖一般是指sugar,對澱粉之類的統稱之為carbohydrate,這在美國食物的營養成分上的標示也是分開的。 -匆匆客- 給 匆匆客 發送悄悄話 匆匆客 的博客首頁 (344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15:06:28

我比較相信這裏麵的“揭秘”來源於醫學界專業人士,人民日報僅僅是編輯成文而已,說它“揭秘”反而降低了可信度。 -阿明.- 給 阿明.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13:50:49

造謠! 這篇文章是編出來的,不出自日報。在原網絡帖最後注角:“文章綜合自人民日報、健康時報等” -fuz- 給 fuz 發送悄悄話 fuz 的博客首頁 (992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16:33:06

求實,認真。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17:31:12

可能是因為《環球時報》、《環球網》是《人民日報》旗下的 -dudaan- 給 dudaan 發送悄悄話 dudaan 的博客首頁 (68 bytes) () 03/04/2019 postreply 19:24:55

讚 - 為網文真偽立規。 -科普閑談- 給 科普閑談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5/2019 postreply 06:20:22

談不上造謠,能查到的原文鏈接在這裏,內容一樣的。 -方家胡同- 給 方家胡同 發送悄悄話 方家胡同 的博客首頁 (181 bytes) () 03/05/2019 postreply 07:03:40

人民日報? -fuz- 給 fuz 發送悄悄話 fu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8/2019 postreply 08:43:3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