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巧用手指和一句話記憶 六條經絡 (圖文)

來源: TXY 2018-10-13 11:38:1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674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TXY ] 在 2018-10-14 16:51:5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一輩子忘不了的巧記之法→《原創巧記手指六經》


  這是我編寫的一個課件,“獨創的一句話”配“一幅獨創的手指經絡圖”,屬本人對《黃帝內經》破譯的獨創點滴詮釋。
  隻要讀者記住下麵的“一句話”,就能“巧記手指六條經絡”,我破譯了手部六條經絡落點的巧記規律,均達到能一輩子忘不了的奇效!
  “慧心靈悟,遇事獨見”是我的座右銘。
  故有感落筆:真傳幾幅圖,師講多章書,傳道玄妙處,慧心伴靈悟!

  在開講前。我先鋪墊一個概念。
  我請問?誰知曉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商品“三包”的規定指的是什麽?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5條規定:“在保修期內,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經營者應該負責更換、或者退貨。”
  我們日常生活中呀,消費者購買了、貴重商品,不是地攤上買的小商品。貴重商品一但出現了質量問題,經常會遇到,商家製定的各種“霸王條款”。
  “包退”極難。
  “包換”條件苛刻。
  “包修”有條件、有時限。
  由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不完善及缺乏前瞻性,媒體時常爆料美容反被毀容、砸大奔、騾馬拉“寶馬車”遊街等無法索賠的無奈氣憤之舉(省略相關圖片)。
  據媒體報道,在保修期內,某品牌的家用轎車,維修五六次的比比皆是,最高的達14次。有的既修不好,也不給退。這個品牌的車,在我國,一直保持了不退、不換的“記錄”。當年啊,有23人,分布於全國9個省市,投訴無結果!消費者,維權極難!
  什麽原因哪?
  改革開放至今,我們仍屬於發展中的國家,在世界上,發達國家的排名中沒有中國,所以我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在製定、修改後,仍與發達國家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比有明顯的不足,體現在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相關規定,一、不完善、二、不嚴謹、三沒有前瞻性。
  關鍵是對商家違反規定的懲罰性措施、相當疲軟,力度不夠!故此,媒體時常爆料,消費者維權難、的案例。
  一些商家希望“三包”的範圍越少越好,最好“三包”的規定全部廢除,使其利益最大化,才好哪!
  看題板一:

  我稱之為“三包大廢(除)”,我們一定要“小心”啊!

  下麵言歸正傳。
  眾所周知,中醫屬中華民族的瑰寶。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古代中國。
  隻有我們!→炎黃子孫!自古一脈相承到如今。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中醫是功不可沒的!
  我之所以言,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是因為世界上有些種族,它也繁衍至今,但是它缺少了、文化的烙印,還有的國家,如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的文明,在傳承中、出現了明顯的斷代。
  我們中國的原始先民,很早就開始使用了砭石治療一些日常疾病。應該可以這樣斷言:原始先民在大自然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先有了原始、簡單的治療日常疾病的方法,也可以這樣說:先有中國原始先民的治病方法,後有文字。有了文字,才能記載並在實踐中逐步發展、完善、歸納、整理成為了中醫。
  因此,我認為、可以這樣定位:在所有大學的學科裏,中醫,在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產生和傳承過程中,它屬於不可或缺的、是極其重要組成部分。
  中醫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有其全麵係統的理論和實踐,所以不像唐詩宋詞那樣易於普及。在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進程中,《黃帝內經》及中醫的地位,遠遠高於《論語》、《道德經》、唐詩宋詞等等,諸子百家的著作,
  哎!您聽到我這麽激昂、鏗鏘有力地傳播中醫文化,大家同為地球上,自古、唯一、一脈相承到如今的炎黃子孫,您不感到自豪嗎!為了中醫護佑的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不該鼓掌嗎?!
  上課,時間過長,大家坐累了。您拍拍手,就立刻促進了自身的血液循環,還能避免上課犯困,這就叫,對身體有益的、可控的,講課互動,在於激發各位的大腦興奮中樞,有利於專心、聽我下麵的課程。
  唐代藥王孫思邈,活了一百多歲。 
  他曾提出全民知醫理念:家家自學,人人知曉。
  隻要說中醫,其相關的經絡腧穴,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因為,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通過經絡腧穴治病,首推針灸。目前全世界已有183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針灸醫療。我們作為中國人,我們更應該知曉,《黃帝內經》記載並傳承下來的相關“經絡及腧穴。” 

  見題板二:古人對經絡功能的闡述。
  運氣血,調陰陽,決生死,處百病, 
  內聯髒腑、外達皮毛,溝通四肢百骸。
  也可以這樣通俗補充言:
  貫穿上下,溝通內外,循環往複,遍布全身,通則不病,病則不通。

  見題板三:眾所周知人有五髒六腑。
  五髒:心、肝、脾、肺、腎、(心包) 。 六腑:膽、胃、膀胱、大腸、小腸、三焦。

  五髒對六腑,五加六等於十一,單數,五對六,不對稱,中醫對五髒功能外,特地又增加了一個稱謂叫“心包”。
  簡明而言“心包”具有包裹、保護心髒的功能。
  這樣加起來等於十二,中醫就有了十二正經之說。
  《黃帝內經·靈樞》第三十四篇中有“經脈十二者,以應十二月”,這是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即一年中有十二月,對應人體有十二正經。

  叩門中醫,不妨簡明詮釋一下,上麵六腑中的“三焦”之意。
  三焦指:
  胸膈以上——的內部器官為→稱為“上焦”。
  胸膈以下——肚臍以上,這個之間的器官→稱為“中焦”。
  肚臍以下——到下陰以上,這個之間的器官→稱為“下焦”。

  中醫把十二正經,分為手與足。
  即通行於手的→有六條經絡,同樣通行於足的→也有六條經絡,加起來等於十二條正經。手與足的各六條經絡→又都化分為陰經與陽經。
  請看題板四: 《黃帝內經》及曆代中醫國標十二條正經的稱謂。

  手部的三條陰經名稱如下: 手部的三條陽經名稱如下:
  手太陰肺經。 手陽明大腸經。
  手厥陰心包經。 手少陽三焦經。
  手少陰心經。 手太陽小腸經。

  足部的三條陰經名稱如下: 足部的三條陽經名稱如下: 
  足厥陰肝經。 足陽明胃經。
  足太陰脾經。 足少陽膽經。
  足少陰腎經。 足太陽膀胱經。


  大家看完這十二正經經絡的名稱,我問一問,誰能記住?一開始大家就都記不住,可能對學中醫產生了畏難的心理情緒。
  我是一個自學中醫常識的外行人,自然會想到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理念,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這裏有我們非常熟悉的名稱。比如:心、肝、脾、肺、腎等等。
  實際生活中,人們往往也以其簡稱交流,如:肺經、肝經、膽經等等。既然本書定位於叩門中醫,故我先剝離前麵冠以的太陰、厥陰、少陰、陽明、少陽、太陽的稱謂。
  那麽我對十二正經名稱進行第一次化簡。
  看題板五:

  手部的三條陰經(簡稱): 手部的三條陽經(簡稱):

  手太陰肺經——肺經。 手太陽小腸經——小腸經。
  手厥陰心包經——心包經。 手少陽三焦經——三焦經。 
  手少陰心經——心經。 手陽明大腸經——大腸經。

  足部的三條陰經(簡稱): 足部的三條陽經(簡稱): 
  足太陰脾經——脾經。 足陽明胃經——胃經。
  足厥陰肝經——肝經。 足少陽膽經——膽經。
  足少陰腎經——腎經。 足太陽膀胱經——膀胱經。

  看題板六:簡化的名稱。
  手部的三條陰經: 手部的三條陽經:
  肺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心經。 小腸經。

  足部的三條陰經: 足部的三條陽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膽經。
  腎經。 膀胱經。


  現在我們看十二正經經絡名稱的簡稱,明顯感到不晦澀難懂,特別是感覺相對順眼且舒心多了。
  本章在此我先講解→巧記手部的六條經絡。

  看題板七:
  手部的三條陰經名稱如下: 手部的三條陽經名稱如下:
  肺經。 三焦經。
  心包經。 大腸經。
  心經。 小腸經。

  下麵,我再次將手部的六條經絡名稱加以濃縮,簡化為一個字。
  俗話說:濃縮的往往是精華噢!

  看題板八:
  我查找《黃帝內經·靈樞》第二篇——本輸中,按原文先後表述順序摘抄如下:
  肺出於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內側也,為井木。
  心出於中衝,中衝,手中指之端也,為井木。
  三焦者,上合手少陽,出於關衝,關衝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
  手太陽小腸者,上合手太陽,出於少澤,少澤,小指之端也,為井金。
  大腸上合手陽明,出於商陽,商陽,大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
  經脈——《黃帝內經·靈樞》第十篇有:
  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心中,……循中指,出其端。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上麵《黃帝內經》中的內容一時看不懂,沒有關係,我把相關表述與國家中醫經絡標準掛圖對照,繪製了獨創的下圖。

  看題板九:我們目前隻需知曉:
  手部的三條陰經:肺經、心包經、心經。 經行→手心。 
  手部的三條陽經:大腸經、 三焦經、小腸經。 經行→手背。
  陰經都走內,陽經都走外。不論走手心,還是手背,最終都到指甲處。

  看題板十:

  手部六條經絡是:


  


  肺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心經.。
  小腸經 





  現在,我需要說明!雖然除中指外,其它五條經絡的起點或終點,都距指甲根0.1寸處(指寸)。
  看題板十一:何為0.1寸處哪?






  手部的六條經絡名稱加以濃縮,簡化為一個字。

  看題板十一:我重複一遍。
  “肺”代表:肺經。
  “大”代表:大腸經。“包”代表:心包經。
  “三”代表:三焦經。
  “心”代表:心經。
  “小”代表:小腸經。
  濃縮的,都是精華噢! 

  


  先談一個諧音的定義:諧音就是利用漢字同音或近音的條件,用同音或近音字來代替本字,產生辭趣的修辭格。

  看題板十二:
  中國古時行文,自左到右。從小指到拇指,我提煉出獨具匠心、也是獨一無二的六個有代表性的關鍵字:
  “小心三包大肺(廢)”。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三包”規定,不能廢了!




  如果現在沒有圖了,誰能說出,小心三包大肺。一一對應的手指及在指甲的左右側?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如果你們當中有一個人沒有記住,是我的問題。
  如何巧記小心三包大肺六條經絡,一一對應的手指及指甲左右側?
  注意!應以上圖的右手心向外為據,可以發現巧記的特點(左手心向外亦類同)。
  看題板十三:先找規律巧記手部的五條經絡,再巧補餘下的第六條經絡。

  

  我們知道手有五指,心包經在中指的中端,所以我們以中指為基準。
  如上圖,右手手心向外時,拇指、食指在中指的左側,那麽中指左側的大腸與肺的兩條經絡,分別在食指、拇指指甲的左側。
  類推,無名指、小指在中指的右側,那麽中指右側的三焦與小腸的兩條經絡,分別在無名指、小指指甲的右側。
  手有五指,但手通三陰經和三陽經,共計六條經絡。我們已經巧記了五條經絡分別在各自相關五指指甲的側向,還剩餘一條叫心經的,特事特辦!應該在那條手指哪?
  換一種說法:手通六條經絡,但隻有五指,所以一定隻有一個手指,同時通兩條經絡,才能正好容納三陰、三陽六條經絡。

  自古至我輩出生以前,國家沒有計劃生育,許多家庭自願生育了諸多子女。中華文明有尊老愛幼美德,往往家庭裏最小的孩子成為了長輩心牽掛念之寶,會受到祖輩、父母、兄長及姐姐的關愛。這種關愛有些體現在美食有限時,即好吃的不多,平均分配時往往能自理吃飯中最小的孩子能夠得到雙份的厚愛。
  五指中小指最小,它的粗細與長度最小,因此功能也相對較少。前麵鋪墊了最小的孩子屬長輩心牽掛念之寶,能夠得到雙份好吃的。故此借喻,六條經絡中的心經,如同長輩的心牽掛念之寶,就應該通向小指了,隻有小指才能得到雙份的關愛。
  小指右側的指甲已經有小腸經了,所以心經則隻能在小指左側了。
  看題板十四:


  






  記住了我獨創提綱挈領的“小心三包大肺”一句話,大家便不費吹灰之力,巧記了手指六經及對應關係,一旦記住,極難忘卻,終身受益。
  剛才我說過:如果你們當中有一個人沒有記住,是我的問題。請問?哪一位沒有記住哪?
  有人可能問?幾千年的中醫源遠流長,為什麽古人沒有想到用“小心三包大肺(廢)”巧記手部的六條經絡哪?
  原因在於我國自古以儒家文化治國,誠信是商家生存之道。古人有包修、包退、包換的誠信之事,官方沒必要製定相關規定,因此沒有“三包”之詞。不像當今,人掉錢眼中,利益熏心嚴重,國家製定的相關“三包”規定經常形同虛設,因此“三包”之詞,被我巧妙借用。 
  千萬不要小看我獨創提煉的巧記手指六經的“小心三包大肺”這句話,它是一把巧記中醫基礎知識的鑰匙,如果我沒提煉出這句話將沒有此書。
  以後相關五髒六腑中醫歌訣的編寫,將以此順序,提綱挈領的作為引導詞,便於記憶。

  如:一些人手指發麻,特別是小指發麻,分清是內則或外則,馬上就能判斷是那條經絡瘀滯。
  古時缺醫少藥,代代相傳一些簡便的治病方法。拇指肺經少商穴刺血治療咽喉腫痛,屬一些居家婦女均知道的簡便治病方法之一。
  若剛感覺咽喉不適,睡覺前先用另一手,分別輕柔拇指達到疏通的目的,在拇指肺經一側的少商穴用酒精消毒,之後針刺擠放血三滴,第二天能馬上緩解症狀。
  看題板十五:下圖中還有一項重要常識,從小指往大指數,兩經為一對表裏關係。







  小指外側的小腸經與小指內側的心經,為一對表裏關係。
  小腸經(表)、心經(裏)
  無名指的三焦經與中指的心包經,
  為一對表裏關係。
  三焦經(表)、心包經(裏)
  食指的大腸經與拇指的肺經,
  為一對表裏關係。
  大腸經(表)、肺經(裏)



  五髒:心、肝、脾、肺、腎、(心包), 屬陰為裏。 六腑:膽、胃、膀胱、大腸、小腸、三焦,屬陽為表。
  注意!
  從小指往大指數,
  對應記住“小心三包大肺(廢)”及表裏關係。

  看題板十六:下圖中還有一項重要內容,指間經絡傳遞關係。




  從大指往小指數,指間經絡相傳遞關係。
  拇指的肺經→傳遞給→食指的大腸經。
  中指的心包經→傳遞給→無名指的三焦經。
  小指內側的心經→傳遞給→小指外側的小腸經。
  具體為:
  肺經從手腕列缺穴出分支→到食指左側指甲處,傳給大腸經。
  心包經從掌中勞宮穴出分支→到無名指右側指甲處,傳給三焦經。
  心經從小指內側→到小指外側,傳給小腸經。

  暫時記不住經絡具體傳遞的內容,無妨。以後我會逐步讓學子知曉。知識需要循序漸進地吸納和積澱。如果我不在此說明,可能會授人以柄,因為這是打破常規之的巧記之法。
  從悟出“小心三包大肺(廢)”一句話,達到了巧記手部六條經絡。
  又破譯落手部六條經絡落點的巧記規律。
  進而發現了從小指往大指數,兩經為一對表裏關係。
  還有從大指往小指數,指間經絡相傳遞關係。
  一幅手指經絡圖,一句話,是我對《黃帝內經》破譯的點滴詮釋。
  前麵談到:記住了提綱挈領的“小心三包大肺”一句話,學子出手便有了手指經絡圖,可不費吹灰之力,心中巧記了手指六經的對應關係、六經表裏關係、六經中的兩兩相傳遞關係,一旦記住,極難忘卻,終身受益。
  千萬不要小看我提煉的巧記手指六經的“小心三包大肺”這句話,它是一把巧記中醫基礎知識的鑰匙,如果我沒提煉出的這句話,將沒有此書。
  “慧心靈悟,遇事獨見”是我的座右銘。
  故有感落筆:真傳幾幅圖,師講多章書,傳道玄妙處,慧心伴靈悟!

  最後再加深一遍濃縮的精華!提綱挈領的“小心三包大肺”。
  “小”代表:小腸經。
  “心”代表:心經。
  “三”代表:三焦經。
  “包”代表:心包經。
  “大”代表:大腸經。
  “肺”代表:肺經。

所有跟帖: 

圖看不到,是空的,浪費了你的文章。 -Quarx- 給 Quarx 發送悄悄話 Quarx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3/2018 postreply 23:46:40

謝謝提醒,現在照片圖片應該可以看到了 -TXY- 給 TX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4/2018 postreply 16:53:04

小心三包大肺 是好記 -seaborn- 給 seaborn 發送悄悄話 seabor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4/2018 postreply 09:40:23

慧心靈悟,遇事獨見,你的座右銘不錯:)小心三包大肺,學習了,您也是個會講故事的人:) -學習分享熱愛生活- 給 學習分享熱愛生活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4/2018 postreply 13:21:3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