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溏稀)原因很多,不能因此簡單就斷定為”濕“。

來源: jck66 2018-05-30 07:54:5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0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jck66 ] 在 2018-05-30 17:19:3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對於中醫的“濕”的困惑dudaan2018-05-30 06:49:33

”濕“在中醫裏是個較大範疇,基本定義為應代謝而沒能代謝出去,卻滯留體內的黏濁“廢物或汙水”。現代人的富貴病多半與濕有關。 即便體內有”濕“還存在病機病位,這裏一下敘述全很難,這得要整本書內容啦。

僅簡單說,比如中醫裏三焦辨證和衛氣營血辨證吧,看這“濕”是位於身體的上,中,下部?  身體外層,中層,內裏,前後左後,還是侵入髒腑血脈? 把臨床症狀全方位劃分的非常非常細,其症狀表現各不同,因而用藥也不同,(感歎下,現實中人病就那麽複雜,存在不同差異,想簡化都難哈),比如濕在上部,會有頭重腳輕如頭上頂個大濕帽子感覺,犯懶犯迷糊,頭腦悶悶不輕盈,睡覺打呼嚕等,在中部會消化功能失常,吃完就困,還有的噯氣惡心嘔吐。。在下部呢,大便黏濁惡臭,或有黃帶,外陰濕癢,痔瘡,息肉,也可表現為濕瀉等等,比如您所說的”溏稀“若真是因濕導致,這就屬濕瀉,或濕熱下注。。。可也有些人的濕,屬大便過黏蠕動難下,也可表現為便秘,大便仍定會是粘臭的。。當然還有的”濕“屬蔓延全身性的,有汗黃粘酸臭,臉上冒油,頭發出油2-3天不洗粘巴巴味兒很重,濕疹,渴又不欲飲。。”濕“ 還分濕熱,寒濕等等,甚至有的能從皮膚發出膿瘡,還有的入血導致血流不暢,這就是中醫裏的“氣滯血瘀”比如3高症的人,血管狹窄甚至堵塞,若停留在某部位就會表現為脹痛腫脹,久了可能會刺痛,若凝滯積聚結塊不移,這就是腫塊。。。之後腫塊惡變,這點大家都明白,  最好不要待病拖到此時才治。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