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做到這樣在中國應該算是頂尖的了

來源: 吃與活 2018-03-25 18:08: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84 bytes)

畢竟很多題目不可能都是他的專業範疇,有些缺點在所難免。如果真正遇到癌,看科普是不夠用的。參加病人的討論區,與那些癌症的幸存者交流取經,看專業研究論文,這些可能是專業治療外的重要補充。

所有跟帖: 

完全同意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5/2018 postreply 19:20:31

在美國不算頂尖的嗎? -阿明.- 給 阿明.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5/2018 postreply 20:17:37

我沒看過很多相關的英文科普,不好評價。 -吃與活- 給 吃與活 發送悄悄話 吃與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5/2018 postreply 20:23:57

這裏是美國癌症協會的科普問答,我覺得跟菠蘿的科普差不多: -阿明.- 給 阿明. 發送悄悄話 (192 bytes) () 03/25/2018 postreply 21:22:41

在美國他沒有資格寫醫學普及文章, 因為他不是腫瘤科醫師。國內以前他也沒資格,我下麵寫了。 -誌在千裏- 給 誌在千裏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5/2018 postreply 20:41:54

可是他是癌症生物學家,在科研上勝過腫瘤醫生吧? -阿明.- 給 阿明.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5/2018 postreply 21:02:13

他的文章沒寫他的科研呀。他可以仿照“科學的美國人”的格式寫篇科普文章呀。 -誌在千裏- 給 誌在千裏 發送悄悄話 (146 bytes) () 03/25/2018 postreply 21:25:16

如果寫那方麵的研究,那就不是科普了。科普的知識隻是他做專業研究所需要的基本認知。 -阿明.- 給 阿明.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5/2018 postreply 22:08:01

美國科普都是專家講自己熟悉的專業知識,科學美國人,TEDtalk, ScienceFriday都這樣 -誌在千裏- 給 誌在千裏 發送悄悄話 (95 bytes) () 03/26/2018 postreply 06:36:00

教授一針見血,他講的東西都好像不是他專業領域的東西。美國人科普可不是這樣的。 -誌在千裏- 給 誌在千裏 發送悄悄話 (144 bytes) () 03/26/2018 postreply 06:43:13

希望將來中國的科普也能這樣 -吃與活- 給 吃與活 發送悄悄話 吃與活 的博客首頁 (374 bytes) () 03/26/2018 postreply 09:56:4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