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骨醫生的曆史很確切地詮釋了針灸和中醫的明天

來源: A_James 2017-06-07 16:31:3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892 bytes)

v

美國正骨醫生的曆史很確切地詮釋了針灸和中醫的明天。

Chiropractor 美國的正骨醫生,被美國保險業接受的治療方法。他們走過的路很有特色。

早起的正骨醫生不被主流醫學接受的, 因為他們不正規, 不講究科學, 沒有基礎醫學教育, 那種荒唐的手法和治療方法和現代醫學大不一樣。甚至到了八十年代初這種觀念也沒有多少改變,如果美國醫生們介紹病人看正骨醫生他們將麵臨著被吊銷執照的危險。

古代,特別是在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對士兵的損失是非常巨大的。步兵,騎兵在訓練和戰爭過程中骨折,和四肢肌肉的破壞是常見的傷科病症。因此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對外傷性損傷的治療在當時到了一個非常鼎盛的階段。在手術的出現以前,手法和藥物是恢複的基本,尤其是手法,更是非常的玄妙。

  《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 “一旦臨證,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 描述的就是訓練後的技術, 手技的產生是在對完整生命體全麵的理解和感受下得到的。對人體生理,精神,病理情況下整體的反映等得到的。

尤其是觸摸的技巧和方法,是一種細微到手指可以替代眼睛的方法,手摸,觸,按,壓,彈,動,伸的各種技巧來非常客觀地分析,檢查受傷部位的情況。這種技巧不僅僅是用於診斷,同時也用於治療的過程。通過觸診搜集信息。觸診貫穿治療的全過程,手一接觸病人就算開始觸診,通過觸診所得信息,立刻就開始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又同時在不斷的觸診,以指導治療用力的棄、取、輕、重、緩、急、久、暫及角度的變化等。還可以通過觸得的治療後的病機變化以推斷病情的預後。

比如骨折的觸診:骨之截斷、碎斷、斜斷,筋之弛、縱、卷、攣、翻、轉、離、合,雖在肉裏,以手捫之,自悉其情。 這種經驗的高度總結是後人的我們所不具備的, 因為人類喜歡運用更為簡單方便的方法,有X光機器, 我為什麽要學“觸診”?

其實醫學到了今天, 無論是國內,國外的醫生也是離不開“觸診”的。記得那時候孩子還小,有一天感冒後發燒, 要是現在的醫生, 肯定是胸片,心電圖,血檢什麽的一個都不放過。當地貝爾蒙特離開我們家不遠的一個70歲左右的私人兒科醫生(John.Andrew),用手輕摸孩子的胸廓和背部,結合聽診器,說:不要緊,回家好好喝水,吃東西,我開點藥。 後來我和他說起是否需要實驗室證實的事情, 他很嚴肅地告訴我:不需要,因為“觸診”證實了隻是流感後期出現的高燒,好好休息和飲食是支持療法的必須。要不是安慰你們家長, 其實連藥都不需要,因為你孩子已經在恢複期了。有一個常識性的問題,疾病的產生到疾病被實驗室的機器證實,可能是一個漫長的時間。但是這不代表疾病就不存在,很多時候疾病已經很嚴重到了不可治療的時候仍然沒有被診斷。實驗室隻是一個診斷手段而不是全部,診斷的要點還是要建立在對完整生命體的了解和熟悉上。

果然,兩天後孩子一切回歸正常。

觸診具普遍性的,內、外、婦、兒各科病的治療,都離不開觸診。初學者,觸診以找壓痛點為主,可以通過詢問病人得知,治療以壓痛有緩解為度。應當知道,病變的機體組織一定和正常的組織不一樣,你就有可能把它觸診出來。初診一個疑難病,可能幾個月也找不到“病理反應點”,一旦你把它找到了,你的觸診功夫就長一分,療效也就好一分。中國醫學是按照自己的分類法進行“觸診”的,而且非常有效。到用熟以後,病理反應點內是隱痛、劇痛、痠痛、脹痛、灼痛、爽痛、不痛。都能大概知道。病變緩解與否,都通過觸感可知。這樣才能指導醫者用力恰倒好處,不致給病人造成損傷。

病理反應點:一個特有的在病理情況下異常出現的反映點。通過經脈、穴位間接反映病機信息,有的直接就是病變部位。皮、肉、脈、筋、骨?還是在何髒何腑?要辨反應點內是熱壅、寒凝、濕阻、痰積?還是氣滯、血瘀、水停?不知此何談“辨證施治”?沒有觸診功夫,純粹是瞎貓去碰死老鼠。要想提高療效,不亦難乎?

1966年,24歲的馮天有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空軍某部成為了一名為飛行員服務的航空軍醫。工作中他看到,許多飛行人員由於職業所致,常常患腰腿痛,中醫、西醫治療效果都不明顯。針灸、拔火罐、貼膏藥往往隻能暫時減輕疼痛,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看到一個個原本矯健活潑的戰友被疾病折磨得痛苦萬分時,馮天有的心情十分沉重。當時,一位飛行員因腰痛住院,西醫一直沒有治好。他聽說北京有位民間醫生用手法捏幾下就能治好他的病,可謂“有病亂投醫”,無奈之中,飛行員背著醫生悄悄跑到這個鄉下老人那裏,果然,老人用傳統推拿方法使他的病有了好轉。當時,在西醫眼裏,那位老人就好似一個“巫醫”。飛行員為了不給醫生添麻煩,不露聲色地又躺了些天,才遮遮掩掩地說,是“西醫的成果”。細心的馮天有發現了這個秘密,帶著好奇和探究的心理,他陪這位飛行員去老人那裏複診。

當時這位年逾七旬體重也就80多斤的老太太,叫羅有名,她端坐炕沿,用手在飛行員背上一摸,說道:“你骨尖歪了”一手扶著病人對側肩膀,暗示其肩膀移動,另一隻手在其背上按揉、隨著肩膀的運動輕輕發力,然後推拿了幾下,動作輕巧,節奏分明,即刻,飛行員的病痛消失。再看其他病人,彎著腰進來,直著腰出去。神奇的效果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簡直難以置信。

中國醫學的傳統貫穿千年,治療經驗的積累非一日之功。 這個故事發生在張家口,一個北方大牲口買賣的集散地。一匹馬從山坡上滑下摔脫了大胯(髖關節),我們知道就是人的髖關節脫位的複位也要求很高的技巧。當時四個棒小夥子拉馬的拉馬,抱大腿的抱大腿,吭哧了半天也沒能完成複位。要知道馬一旦掉了胯等待它的隻有死亡。有一個趕車老漢看了半天就說,你們走開我來試試。他首先撫摸著馬,安慰一下馬的情緒。檢查了掉胯的位置和受傷程度。 然後慢慢地牽著它小走幾步後換了根長繩子牽著它。他左手牽著馬,右手拿著他的鞭子心裏默默地數著馬的步子,突然他用很快的動作揮動著鞭子並且很準確地抽在馬左耳朵上。 馬頓時受了驚,大叫一聲做人立狀抬起了兩個前腿向右後方做退避動作。這時就聽到右胯一聲咵察聲,關節複位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兩個不同的研究方向,一是如何用更多的人力和更好的技術把馬的大腿抱的更緊一些,牽引的更徹底一點,在此基礎上爭取複位,或者麻醉手術複位同時研究髖關節和局部的組織結構。二是精確地把趕車老漢的動作回放,研究出在生命情況下的各種精神反映和生理活動特征,比如揮鞭的技術及準確度,如何數馬的步子和每步應該踩在何處,身體在步伐移動時候承受重量的位置。馬在被痛刺激後可能產生的反應,如何使馬能按照我們的準備做直立動作而不是其他的回避,馬在直立後重量的轉移方向和位置。 這是非常典型的整體生命體運動模式。很多國內外的非主流醫學就是按照這個思路建立起自己的醫療模式。

參加了幾次哈佛醫學院附屬醫學舉行的美國正骨醫生的講座都是這麽可憐, 百分之九十九的解剖,生理解釋。 外傷的過程,組織病理反映過程等等。

就是不談他們自己是如何做, 如果用手法, 如何根據病人“精”“氣”“神”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手法。每次都想了解一下傳統的蘇格蘭人,德國人以及愛爾蘭弓箭手的正骨手法, 可是每次都很失望。為了得到科學西方醫學的認同,美國的正骨醫生們已經徹底地放棄了自己的傳統。

在臨床上他們已經萎縮到了無能的地步。 因為一來他們不知道如何做手術而且不允許他們開刀,二來他們根本沒有學和應用傳統的手法,不知道如何用手法調節病人的損傷。可憐的他們現在隻能是充當按摩師的角色和借助針灸的穴位按壓,以及物理療法的繃帶,關節活動等來維持自己的專業。甚至在課堂上也是如此教學。

他們得到的是因為修改了教學大綱,符合了現代科學西醫的心態。從以前的排斥到現在的接受, 也得到了保險的支持。失去的是有效的,按照完整生命體建立起來的傳統治療方法。可以預計如果中國醫學和針灸也走這樣的路, 以後連如何治病都不會了,隻能做一個“阿是穴”醫生。

 

所有跟帖: 

正巧今天剛去看了chiropractor, 頭一次,以前沒接觸過。覺得他們好像和physical therapist 差不多啊? -高筋粉- 給 高筋粉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7/2017 postreply 17:05:23

那麽好? -tinycrawfish- 給 tinycrawfish 發送悄悄話 (125 bytes) () 06/07/2017 postreply 17:14:58

那他們幹嘛?今天沒有整脊,就是肌肉放鬆。整脊怎麽整?他們能使脊椎複位? -高筋粉- 給 高筋粉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7/2017 postreply 17:36:13

你遇到好醫生了 -tinycrawfish- 給 tinycrawfish 發送悄悄話 (131 bytes) () 06/07/2017 postreply 18:25:14

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迎合別人。如果中醫棄醫留藥,就是這麽個下場。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8/2017 postreply 05:32:36

同意,中醫的精髓是思想。棄醫留藥就是買櫝還珠。 -羽衣甘藍- 給 羽衣甘藍 發送悄悄話 羽衣甘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8/2017 postreply 06:18:20

totally agree -SAR- 給 SAR 發送悄悄話 SA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8/2017 postreply 07:53:54

中醫就是巫術,如果不是新中國政治幹預,早和台灣,香港,新加坡一樣,在醫療體製之外自生自滅。 -wensha- 給 wensh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9/2017 postreply 18:47:3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