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紀念日,一片長壽藥

來源: 古典 2016-11-14 05:29:1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4473 bytes)

老姚感悟:

今天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我把去年未寫完的文章領了出來,以示【慶祝】!

我是遺傳型糖友,有十幾歲了,沒有口福很悲催。今年夏初的時候,網傳椰子油可以防老年癡呆,於是每天一大勺當花生醬吃,有甜味上癮了!才三個月,體重增加、腦瓜靈得都忘記測血糖!直到秋天年檢時,發現血糖高的離譜,被醫生好生修理了一通,為此還增加了一種刺激胰島素的西藥:Glipizide。

在太座-家庭太醫的威逼下暴走,煮黃芪代茶飲,一個月後體重和糖指恢複正常,藥量恢複正常。

去年退休後花了點時間學習了幾片小西藥的曆史,卻把他們丟在腦後,看來我真是得了老年癡呆!下麵請看我的小品:

 

幾天前,屠呦呦去了瑞典,領取諾貝爾醫學獎2015年的大獎。她老之所以能去,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有產自華夏的菊科蒿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的黃花蒿做後盾,還有依循幾千年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四十年前,隻有屠師太一人沿襲古代低溫萃取之密法,巧妙地製成了中成藥青蒿素。

一片小藥片,挽救了上千萬瘧疾病患者的生命被非洲人民稱為【東方神藥】。但是,八十有四的呦呦師太,一直不停的嘮叨【工作尚未完成】,不敢退休,因為小藥片遇到了抗藥性。師太的敬業,讓我敬佩!

有意思的是,師太的中藥片青蒿素也有化學代碼:C15H22O5;名稱也古怪:-八氫-3,6,9-三甲基-3,12-橋氧-12H-吡喃;分子結構圖:

 

晚輩鬥膽進言,微調一下青蒿素的分子結構,離開黃花蒿,純化學的合成,做出幾個衍生的兄弟姐妹來,進行抗藥性試驗,這個想法,老蚌會生春。

青蒿素對生命的貢獻,讓我想起了另一粒小藥片:嬰兒劑量的阿司匹林,將人類生命第一殺手的心血管病患者的生命,平均延長了好多年。老藥新用,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才發現它稀釋血液的重大功能。它的曆史是:1853年德國人夏爾,弗雷德裏克·熱拉爾用水楊酸與乙酸酐合成,但沒能引起人們的重視;1897年另一位菲利克斯·霍夫曼又進行了合成,並為他父親治療風濕關節炎,療效極好,阿司匹林1898年在德國上市。

 

今天,老年人的生命殺手,前四名排行是:心血管、癌症、癡呆和糖尿病,是目前世界醫學研究投入最大的領域,當然,還有不可及的長壽課題。

 

年底了,歐、美的醫學研究機構同時有了【質】的飛躍,宣稱一片比感冒藥還便宜的老藥片,可以讓人類健健康康地活到110-120,也就是達到【黃帝內經】中提到的真人壽命:二甲之年!

因為他們發現了治療二型糖尿病經典的老藥、1921年問世、1956年臨床應用的二甲雙胍,英文  Metformine,它還有另外一個神奇的功能,可以增加裂變細胞中釋放氧分子數量,進而修複癌細胞的惡性發展、以此來減少腫瘤的形成;增加的氧分子,還有維持清理腦細胞中澱粉樣斑塊的功能,避免或延遲癡呆的現象;什麽骨骼、皺紋也會保持年輕、減肥......而這些綜合的服用效果,可以延長人類壽命的40%左右。一片小藥片,心血、癌症、糖尿和癡呆四大殺手全都可以預防!

二甲雙胍是它分子結構的中文學名,關鍵是二甲,意味著120,雙吉利!如果這項研究能夠應用,那將是劃時代、最偉大的醫學碩果,給它一旬年的諾貝爾醫學獎也不為過!無疾而終、萬壽無疆,是自秦始皇以前就開始追求的人類願望,現在真是有點盼頭了。

人類長壽對地球來講,到底是福還是禍,我不清楚。【能夠自理、無疾而終】應該是我的夢想:

有一天早上,自己給火葬場打一個電話叫車;然後慢慢走到後院的老槐樹下,清理一下上年挖的坑;衝一杯清咖,上一下網,跟親人朋友告別一下。車來了,把準備好一千元的、新票又連號的小費交給司機,囑托他把我的骨灰帶回來埋到槐樹坑裏。從容地走到棺木旁,回頭再望一望老宅。躺著的時候,從懷中取出一台有wifi的生命預測顯示儀器交給司機,咽完最後一口氣......,有那麽準,是喬布斯發明的吧,能實現嗎?

在小學的常識課本裏可以學到兩點:沒有氧氣就沒有生命,說明氧氣的重要性;而生與死的區別,在於細胞的活動。我有一位朋友醫生,在美國頂尖的醫院裏當部門老大,還兼任宣布腦細胞死亡的【生死判官】。

細胞的裂變在我們的一生中,必須要經曆過數十億次的分裂,才能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轉。而細胞分裂次數越多,就會有更多的錯誤潛入這一進程。隨著細胞問題的增多,機體最終將無法對損傷進行修複。

以癌症為例,細胞不再有能力擺脫突變,腫瘤也就不斷滋生發展。再以阿爾茨海默症為例,大腦一旦停止清理澱粉樣斑塊,人隨後便會出現癡呆症狀。

估計小平同誌就沒有跨過此劫,可能和他沒得過糖尿病或者沒有長期服用過於普通的二甲雙胍有關,否則111歲的今天,他老還在深圳抽煙打牌呢!

在現代的醫學研究中發現,裂變的細胞中,如果氧分子的數量有額外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減緩上述的病變。二型糖尿病的經典西藥二甲雙胍,就具有這樣神奇的功能。要想長壽,遠離癌症癡呆,也許諸位還要多親近一些糖尿病這個【福壽】病,但必須是要終生服用二甲雙胍,其他仙丹沒有用!

十五年前,偶然間發現自己患了糖尿病,三月均值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簡稱A1c,是10.8,嚇了我一大跳!目前美國的標準:5.7-6.4是準糖尿病,6.5就確診是糖尿病,一點都不含糊!

華人思維,開始時沒有用西藥,服用的是讓姐姐從北京買來的純中藥丸,很貴。可能是沒有當麵問診、吃通藥的緣故,幾個療程下來,它老依然我行我素,毫無收斂,故而改為西藥對壘。

頭一次用的西藥,不是二甲雙胍,名稱望了,見效很快,但低血糖反應很強烈:還沒到飯點就饑腸響如鼓,一刻也不能耽誤,食之則狼吞虎咽,方能平伏顫抖的身軀。由此,車裏、上班的抽屜裏,備了很多無糖的巧克力,讓我很不爽!

為此,換了家庭醫生,她給我開了二甲雙胍,告訴我:二型糖尿病有許多檔級的藥,二甲雙胍是一線、初患的經典藥,在血液裏降糖,沒有低血糖的反應。它是從法國南部的植物中研發出來的,有幾十年的曆史了,沒有副作用,可以終身服用,但她沒有告訴我這是防癌長壽藥。

在美國,二甲雙胍的規格是:500mg一片白色硬塊,每日兩次,一次1-2片,一天不要超過4片2000mg,控製不了血糖就換高一檔次的藥,有四、五個級別的藥候著呢。記得剛開始注明的是飯前15分鍾服用,現在是與吃飯同步,可能讓脾胃更適應一些。180片一瓶,有保險的10美元,比3個月量的MM糖豆便宜多了!

十幾年下來,每天用量是在1.5到2.5片之間,冬天、節假日多一點,A1c保持在5.9到6.5之間,很知足,加來減去,這也是我現在服用的唯一西藥。

最近受傳染,練上了道家推崇的【站樁】。我選的是混圓樁法,時間是有治病功能的40分鍾起,正好與一集【羋月傳】同步,站樁太枯燥和辛苦了,不聽則堅持不下來。初衷的目的,是想斷了西藥。是藥三分毒,更何況是終生服用的,不敢不信。因為內子站了半年,聽的是手機蜻蜓fm裏的【都嘟】才堅持下來。她服了二十幾年的高血壓藥,目前藥量已經減半,可喜可賀。

本文的題目原來是【為什麽你要做超級大傻瓜?】:自己頓頓嗑、年年服的,居然是長生不老的仙藥,卻要想方設法、處心積慮地去斷掉,不是*****,就是患了老年癡呆!人類在進步,科學在發展,與時要俱進,方能修成仙。也許將來科學又有發現,降壓的利尿劑也是仙藥,那我們家豈不就成為一對超級的大傻瓜了嗎!

比我更可悲的是,有一大群A1c在5.7-6.4之間的準糖尿病人(還可能是鍛煉後),以不吃藥、食療為聖旨,每天強鍛煉一個小時以上,天天測血糖(痛不痛啊),來決定鍛煉時間的長短和力度的大小。用消耗人體的陽氣,來達到降血糖的效果,對於年輕人嗎還說得過去。陰陽平衡,萬物無恙。人老必陽衰,耗陽平消渴,我不敢苟同。

兩千多年前,岐伯在總結了道家三千多年的經驗後,對黃帝講,十歲好走、二十好趨、三十好步、四十好坐,六十好臥。我以為,人生燭短光有限,為何老來求速燃?黃帝在世,必認此理。

糖尿病人的終結,都是因為引起各種器官的並發症造成的,這是糖尿病的最可怕之處。但是很少聽到有糖尿病癌症和糖尿病癡呆的並發症。有,也許是先有二症,再患消渴!

防癌食譜、堿性體質,屬於無為而治的安慰療法。記住這個【二甲雙胍】,絕對是你的終身伴侶!

服藥吧,準病人;嗑藥吧,健康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謝謝分享。這個二甲雙胍號稱長壽藥,預防癌症癡呆,不過要終身服用也挺麻煩。好奇真的沒有任何副作用嗎? -swj2000- 給 swj2000 發送悄悄話 swj200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4/2016 postreply 09:26:28

本人就是服Metformin進了醫院.....Pancreatitis! (先前已有Chronic Fatigue Syndro -gtcharlie- 給 gtcharli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4/2016 postreply 14:18:37

多謝分享。看來第二個家庭醫生說沒有副作用也不能信。有人長期服用metformin會有胃upset. -swj2000- 給 swj2000 發送悄悄話 swj200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4/2016 postreply 14:37:57

這該是個個案,老妻服用年份更長,也不見得有事。不過凡藥必傷肝,是我的命吧! -gtcharlie- 給 gtcharli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4/2016 postreply 14:41:55

我隻是病人,胃也有毛病,所以改為與飯同吃,好一點。 -古典- 給 古典 發送悄悄話 古典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4/2016 postreply 17:08:07

謝謝分享!發現美國標準比加拿大的嚴格。A1c在5.7-6.4(美國),6.0-6.4(加拿大)。 -lawattaction- 給 lawattactio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5/2016 postreply 12:45:15

我父親是糖尿病患者,死於阿爾茲海默氏症。不知道是不是跟他曾經相信中醫治療糖尿病有關,不知道是否他停過西藥治糖尿病的藥。聽我媽說他 -Bounty- 給 Bount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9/2017 postreply 09:31:4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