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多少死亡才能阻止父母的傷害?(ZT)

來源: 惡俗老狼 2016-06-18 09:20:5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551 bytes)

還要多少死亡才能阻止父母的傷害?

2016-06-18
導讀

一類人呈現出來的是被打壓式的低自尊,另一類人呈現出來的是報複性的極度自私。這些性格悲劇,很容易就在我們當下的這個社會中看到它的效應。心理不健康的人湊在一起,沒法建成一個積極明朗的社會。

一個18歲少年高考後自殺了,QQ空間留2800字長文“控訴”父親:他的教育方式太過可笑。這篇令人心痛的遺作,也在網上流傳開來了。當地媒體記者證實,死者是四川達州某中學剛參加完高考的小斯(化名),並且對其父母進行了調查采訪。

我 印象深刻的是,小斯的父母講述了小斯去世的前前後後,但稱完全不知道孩子心裏竟然想了這麽多。6月10日,小斯看起來一切如常,還參加了初中同學的聚餐; 晚上8點左右,家裏接到學校老師的電話,說小斯可能要自殺,他們才開始全城尋找;但後來,找到的隻是孩子的屍體。實際上,從當天下午4點20分開始,小斯 就在QQ空間上就連著發布了12條說說,並宣布要“自殺”;最後還說:“死了,我的心自由了!”

他選擇了跳江自殺。

小斯(化名)生前照片小斯(化名)生前照片

仔細讀這份遺書,發現小斯描述的,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被虐待,他的死,並沒有直接的誘因,而是一些常見的細節:

“有點什麽事情就打,媽的考98分都被罵,吃飯打嗝一耳屎打過來,夾菜姿勢不對也一耳屎打過來,自己小時候生活不好非要對我要求嚴格。”(注:他母親說這是他四五歲時的事)

“第一次月考全校73名,打電話的時候很我媽說了,我媽說才73名,嗬嗬,我在電話另一邊都快氣哭了。達外競爭多激烈,其他同學考到前600家長都有獎,而我呢?”

“看見老子QQ在線都要罵我,我不作評價。說好的我得了一等獎學金就給我買電腦,然後?我全校第五,(結果爸爸說)電腦買了影響學習(我一周回去一次),說上網會上癮什麽的。”

“(我故意考試睡覺)考差點,希望我爸能問問我之類的,稍微改改,然後打電話第一句:你是不是不想在達外讀了?我跟你轉到其他學校去,莫浪費老子的錢。”

“我用電腦玩cf,然後電腦中病毒了,我爸打了我,怪我(結果是爸爸自己下載了盜版軟件導致的中毒),我的心裏就高興不起來。”

這 些瑣碎的小事,太常見了。在他的父母看來,兒子的自殺,沒有任何征兆。他們也沒覺得兒子和自己缺乏溝通的渠道,“平時在一張桌子上吃飯,有啥就能說”。六 七位鄰居均表示,孫女士夫妻倆平時對小斯很好;小賣部老板也說,當天小斯與父親並未吵架。小斯的母親一直在哭訴:“嚴格點那都是為了他好!”“沒想到他這 麽記仇,他怎麽就不想想我們的好?”

父親談起小斯捂臉痛哭父親談起小斯捂臉痛哭

好了,這個悲傷的故事就講到這裏。小斯看起來是一個內向、成績不錯的“好”孩子,他所遭受到的來自父母的委屈也不算多嚴重,可能我們都普遍經曆過吧。

這個新聞報道下麵,我看到了一萬多條網友評論,才叫一個觸目驚心:

“我爸媽和他爸媽一樣,也和他一樣經曆的一模一樣的事情,性格也有著同樣的缺陷。幸好後來高中三年寄宿和爸媽聯係比較少。幸好一路走來有很多朋友關照我對我好。……不然我不知道我的人生會怎樣,是否還活著。”

“我媽不懂什麽叫教育,她有時候說的話真的會很傷人自尊。”

“我從不敢向家裏要什麽東西,之前好不容易提起勇氣向母親要了個20塊的小玩偶睡覺時抱一抱,她當即一臉烏雲說你要這個有什麽用。”

“我也是一個內向的孩子,一年在家待的時間合起來都不到24小時,說話也是不超過三句。但是我還活著。我也不知道是什麽支撐我到現在,或者說,我不敢死吧。”

“很多大人就會玩這一套,不敢直接得罪外人,就會欺負自己孩子。”

“好佩服他有自殺的勇氣,我連自殺的勇氣都沒有。”

更 多的,都在分享和小斯非常相似的細節。他們的父母對孩子,沒有毆打、沒有虐待,隻是從不關心,從不講理,用言語各種譏諷淩辱,覺得孩子一出生就欠著他們五 百萬似的,他們現在要用精神折磨討回來。在父母看來,我對你很好啊,沒打沒罵、有吃有穿,你還想咋地?在孩子們看來,對方卻是一個把良心當作債務勒索他們 的人,他們從小生活在沒有愛的世界裏,經常有不想活的念頭。但這種感受,父母知道嗎?就算知道了,他們會在意嗎?不,他們隻會進一步挖苦和譏笑孩子的脆 弱。

讓人看得心裏難過,很想隔著屏幕,伸手過去抱抱他們。

“父 母皆禍害”,出自英國作家尼克·霍恩比的小說《自殺俱樂部》,但現在這是豆瓣上一個擁有近9萬多成員網絡討論小組的名字。我記得,在上世紀90年代有一個 常用詞“代溝”;這是一個中性詞,而且往往是站在父母一邊,讓他們理解和擔待年幼無知、青春叛逆期的少年。但現在重新回過頭來看,這種“代溝”,實際上卻 是青少年抵禦腐朽無知、無理取鬧的父母的束縛和戕害的一種自我保護的鴻溝。——隻不過,當時掌控著話語權的老一輩,他們在把這個社會弄得烏煙瘴氣、霧霾重 重之後,反過來責備那些從來沒有在他們身上得到過愛與尊重的孩子們不懂事、不孝順。他們把這美化為“代溝”,但他們自己是“禍害”,才是更準確的定義。

當 然會有一些人滿懷溫情地懷念自己的父母的好;但我聽過無數成年人在陳述自己的原生家庭時,他們的父母表達情感的方式,基本上是以打罵、羞辱、嚴厲苛責、冷 嘲熱諷,以及操控、擺弄孩子的人生來表現的。想問一下,有多少成年人在想念父母的時候,回憶裏全都是孩提時他們給自己的吻,給自己的鼓勵、讚美和微笑?是 父母給他變出心愛的小禮物,在他們孩提時代難過時總當他堅實的後盾?對不起,這樣的父愛母愛,或許有,不過我一個都沒聽說過。

很 難說小斯的父母就對他如何不好,這不過是40年代、50年代、60年代生人當了父母之後的常見狀態。直至兒子自殺,他們都根本沒有明白,還在抱怨兒子為什 麽死,為什麽記仇。潛意識裏,大概覺得兒子到死還在給他們難堪吧。小斯的遺書中也說得很清楚,“我發現我活得沒有任何意義”,“感覺不到父母對我的愛,分 離時不會有不舍”“這不是寫給我的家人的,反正以他們的思維,他們的角度與立場,我也跟他們說不清。”小斯看問題很透徹,確實,就算用死亡,也無法刺激起 他的父母的一點點反思。

沒錯,人在成年後,心態成熟了,可以原諒父母親曾經給自己的種種羞辱,把它理解為不懂得表達而己,相信那仍是愛;更大度一點的,還會說“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但那隻是你的情商高,素質高,是你善良;而不是你父母善良。

這 不是一個或兩個父母的錯,而是整個社會的現狀。“父母皆禍害”的成因很明顯,因為自古以來孩子就是父母的私有財產啊,生下來就欠了父母天大的恩情,拿你發 泄又怎麽啦?而且,在傳統觀念當中,“愛”這種東西,是嚴重違背男性的角色設定的。應當遵從的,是孝、是悌、是責任、是擔當,惟獨不是溫情脈脈,“愛”是 可羞恥的,不管是對妻子還是對子女。——從好的一麵來說,父親可能用嚴厲責備、冷嘲熱諷來表達對孩子的情感,本質上還是關心;從壞的一麵來說,父親實際上 用“我是為你好”來掩飾自己性格乖張暴戾、冷漠自私、蠻不講理的一麵,作為自己人生失敗的出氣孔。再說了,父親對孩子是有絕對權力關係的,“粗暴”呈現出 來就是權力的碾壓,孩子惟有服從和恐懼,以及怨恨。這不可能是愛,隻能是愛的反麵。

母親這種角色,作用也大同小異。

如 何當父母,是個係統工程,不僅學問高深,同時還需要有巨大的耐心與愛心。現在連學個PPT都有學習班,惟獨當父母,不需要培訓就上崗,人人都可以當,人人 都必須當(到處都是催婚催生的人),遵循的偏偏是參加過無數社會政治鬥爭、不學無術、整人有方的上一代的默認法則;試想,這樣合格的父母能有幾個呢。前段 時間,大家都在討論“父母能不能打孩子”,我想說,就算不打孩子,你以為他們就不能在言語和別的方式上對孩子實行冷暴力嗎?小看他們了。

現 在的校園霸淩層出不窮,施害者背後一定有一個極不健康的家庭。另一方麵,有些長期受害者同樣是來自於不健康的家庭:他們寧願承受同齡人的百般毆打和羞辱, 也不願意求助於家長,因為在他們眼裏,告訴家長,要麽是得不到幫助,要麽是得到來息自父母的比校園霸淩更屈辱更傷心的二次羞辱。

即便不提校園犯罪、校園霸淩,不提那些得不到幫助,意外懷孕、流產的孩子,其他人膽顫心驚地平安長大了,又有多少人仍在低自尊地生活著,工作著,戀愛著,婚姻著?

一 些大人會拍拍胸脯說,啊,還好,我們這些人現在都沒有心理變態呢,說明父母對我們的傷害並沒有真正影響到我們。確實,隨著60後、70後、80後陸續步入 中年,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很多人都出落成談笑風生、如魚得水的體麵人。但實際上,體麵或者成功、有錢,並不能佐證心理是否健康。這個社會中,或缺乏安全 感,或過度狂妄自私,活了一輩子仍是巨嬰,毫不赧顏的出軌,或隱忍不發的被出軌,糟糕的親子關係,狂躁症或抑鬱症——絕大多數人都占了其中的一項或多項。

因 為從來就不曾被溫柔對待,不知道正常的“愛”的滋味,他們也很難去愛,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或者與親密關係難以溝通、不屑溝通。於是,一類人呈現出來的 是被打壓式的低自尊,另一類人呈現出來的是報複性的極度自私。這些性格悲劇,很容易就在我們當下的這個社會中看到它的效應。心理不健康的人湊在一起,沒法 建成一個積極明朗的社會。

這真是令人遺憾。但又能怪誰呢?上一代人的生存環境實在是太惡劣 了,活著就不易,沒有人告訴他們怎麽樣當父母;他們很自然地就把這種苦難的記憶轉嫁給了下一代。而我們這一代人長大之後,發現世界不該是這樣的,需要耗盡 所有的力氣,才能把這些流毒洗掉。必須像哪吒一樣,曆盡艱難,剔肉還骨,成為一個新人;最終,才有資格憐憫地看著父母,寬恕他們。

而大多數人並不想經曆這個痛苦過程,隻想按老一輩的慣性生活著。他們就成為了小斯的父母們。

我 想說,就算是年輕人,也到了好好思考的時候了。想一想是否需要孩子,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怎麽樣的人,是否有能力幫助孩子成為他想要的樣子,打算用什麽方式去 愛他。在沒有想清楚之前,在自己都不知道什麽是“愛”之前,不要輕易製造出新的生命。想必,誰都不希望把自己變成孩子的“禍害”吧?

原標題《父母皆禍害?今天我們還能剔肉還骨嗎?》

所有跟帖: 

有多少父母真正了解自己的兒女,真正關心他們的喜怒哀樂呢? -惡俗老狼- 給 惡俗老狼 發送悄悄話 惡俗老狼 的博客首頁 (8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09:22:10

代溝?! -Gbdjw- 給 Gbdjw 發送悄悄話 (405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09:34:24

所以說,"不管"就是最好的教育,我老爸老媽沒給我們壓力也沒JJWW的摻和我們的學習,現在我們不也陽光的長大了?! -愛吃肉的胖子- 給 愛吃肉的胖子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09:40:33

據說老黑就是這麽不管長大的 -羽衣甘藍- 給 羽衣甘藍 發送悄悄話 羽衣甘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8:36:04

Do No Harm -20146- 給 20146 發送悄悄話 2014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0:03:14

可憐的娃 -viewfinder- 給 viewfinder 發送悄悄話 viewfind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2:46:12

中國父母習慣說話都是否定式的,所謂的怕孩子驕傲。打是愛,罵是疼。但是對孩子的傷害卻是很深很深。 -曉雨1- 給 曉雨1 發送悄悄話 曉雨1 的博客首頁 (1229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5:56:57

兒子小時候就說考99分,中國家長還是要問為什麽不是100分。反正中國家長永遠不會滿足。 -曉雨1- 給 曉雨1 發送悄悄話 曉雨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9:16:41

這樣的父母畢竟是少數。沒那麽可怕。 -gamlastan- 給 gamlastan 發送悄悄話 gamlasta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9/2016 postreply 07:24:48

需要耗盡 所有的力氣,才能把這些流毒洗掉! -Quarx- 給 Quarx 發送悄悄話 Quarx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9/2016 postreply 07:56:1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