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真相竟如此難得?

來源: tournier 2014-06-03 16:06:2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687 bytes)
為何真相竟如此難得?——讀《中國健康調查報告》The China Study 
  作者:蔣勁鬆 

   

      老實說,作為一位素食者,本書的基本立場——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會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最有利於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預防和控製慢性疾病——,對我來說並非什麽“石破天驚”的新觀念,不過是一些未被大眾普遍接受的常識而已。美國的相關研究表明,素食者的營養知識和意識都要比肉食者明顯高出許多。這再次印證了女性主義科學哲學家桑德拉•哈丁“立場認識論”的觀點:邊緣人群往往比主流群體更有反思批判能力,看問題更加全麵,因而觀點往往也更加客觀。然而,我仍然驚訝地發現,甚至連大多數素食者都不假思索地接受的許多理念,仍然是沒有科學依據,僅僅體現了食品工業利益的迷思(myth)。 

 
  從1983到1989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中國疾病預防與控製中心以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等多家中外權威機構精誠合作,在中國24個省市區的69個縣開展了三次關於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學研究。這項研究榮獲我國衛生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並被《紐約時報》稱為“流行病學研究的巔峰之作”;然而它在國內的影響卻並不很大。反而是在國外,不僅發表了幾十篇廣為引證的研究論文,而且還為許多國家的電視和平麵媒體作為專題廣泛報道。 
 
  該項研究的主要領導者T.柯林•坎貝爾教授,發表過350篇論文,榮獲包括1998年美國癌症研究所頒發的終身成就獎在內的無數獎勵,是世界營養學界的最重要權威之一。《中國健康調查報告》就是他積一生營養學研究心得精心打造的科普傑作,出版之後好評如潮。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C•理查森教授稱讚本書在營養學圖書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國預防醫學研究所創始人及所長迪安•奧尼什教授稱之為迄今為止最為重要的營養學專著。 
 
  多少年來,動物蛋白意味著健康、強壯、進步乃至文明和希望,這一“迷思”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成為不言自明、天經地義的常識。甚至有許多人將近代以來中國國勢不振、文化衰退,全都歸罪於中國人的飲食傳統。基於大量確鑿的科學事實,經過嚴謹的論證,本書得出了非常明確的結論:動物蛋白(包括甚至尤其是牛奶蛋白)能顯著地增加癌症、心髒病、糖尿病、腎結石、骨質疏鬆症、高血壓、多發性硬化病、白內障以及老年癡呆症的患病幾率。尤其令人吃驚的是,所有這些疾病都可以通過調整飲食來進行控製和治療。中國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傳統飲食習慣,反而是更加“科學”,更加有利健康的。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在當代中國飲食習慣日益西化的形勢下,這一顛覆性的結論無疑是振聾發聵,令人深思的。 
 
  震驚之餘,我們不僅要問:長期以來我們視為天經地義的飲食觀念,多少人信誓旦旦地以科學的名義向我們灌輸的那些信條,怎麽一夜之間就變成了錯誤的理念,疾病的禍首?“科學”的食譜怎麽會如此不科學?難道過去的科學家和醫生們都沒有發現這些錯誤嗎?為什麽在十幾年前在中國進行的研究結果,對我們的健康如此關係重大,我們自己卻都不知道?究竟是誰或者什麽機製在阻礙我們獲得正確的信息? 
 
  坎貝爾在書中講述了他是如何克服重重障礙才將這些珍貴的真理向大眾傳播的。他指出:“整個社會體係,政府、科學界、醫療界、工業界、媒體都將利益置於健康之上”,為了各自的利益,他們會非常默契地合作,試圖將真相隱藏起來。我們不能對學界過份相信,因為今天世界各國豔稱的產學研一體化,往往導致共謀分贓。“經過無數艱難的考驗,我對學界內部有這樣的阻力的原因有了一個更深的體會。科學家得到的這些資助都是由像米德•約翰遜營養學實驗室、LEDERLE實驗室、BIOSERVE生物工程公司以及以前的寶潔公司,還有達能營養中心提供的。這些都是食品工業和藥物工業的衍生機構,他們代表的是科學界和產業界的一種畸形的聯姻。你能相信這些所謂'科學界的朋友’,真正致力於追求科學的真相,而不管結論對他們的影響是好還是壞嗎?” 
 
  醫學教育與藥品公司長期以來一直狼狽為奸。醫學院的學生、住院醫生長期受到藥品行業和醫藥代表的影響,對藥物和設備的依賴程度遠遠超出了必要。年輕的醫生學到的理念是對於每一種疾病都有一種合適的藥物。醫生越來越習慣於從製藥企業接受各種禮物和幫助,而製藥工業則利用這樣的小恩小惠來影響醫生們的繼續醫學教育。整個醫學學術界心甘情願地淪為了工業界的前沿陣地,將研究重點放在藥物和醫療設備的研究開發上。相比之下,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研究,很難得到資助。正是這一原因,像基因工程、心髒移植手術這樣引起轟動而又花費巨大的治療手段,工業界因有利可圖就會大力支持,而營養學很難得到公平、公正的關注。無怪乎,像約翰•麥肯道格爾、埃塞爾斯汀這樣通過教給病人正確的生活方式,控製膳食,不用手術就能成功地治療心髒病的大夫,會受到醫學界的排擠。 
 
  因此,我們對於醫生的建議也要分析,不能迷信。“你不應該先入為主地認為,醫生比你的鄰居或同事有更多的營養學知識,對食物與健康的關係懂得更多。現實情況是,醫生並沒有接受多少營養學培訓,他們向體重超重的糖尿病患者建議多攝入牛奶或是含糖的奶昔作為正餐替代品。也正是這些醫生,向那些想減輕體重的患者建議攝入高比例的肉製品和奶製品。也正是這樣的醫生,向骨質疏鬆症患者建議攝入更多牛奶。醫生對營養學的無知給病人帶來的惡果實際上是非常令人震驚的。” 
 
  至於工業界,他們為了商業利益,將營養的“科學”變成了商業營銷的業務。他們不僅不顧公眾的健康,而過度誇大宣傳其產品的營養價值,掩蓋其副作用,甚至於會派間諜密切監視相關科學研究人員的一舉一動,針對任何不利於其產品營銷的科學研究成果,及時組織對抗性的宣傳。他們毫無顧忌地收買科學家,以學術爭論的形式掩蓋其商業推銷真麵目,破壞科學界的誠信原則。 
 
  近代科學技術和醫學的高速發展,不僅在社會運作層次上和資本主義追逐利潤的極端產業化緊密相聯,而且在自然觀層次上表現為對自然的全麵征服和控製,在方法論上表現為還原論的大行其道。而《中國健康調查報告》所揭示的真相,不僅因推崇簡樸自然的消費觀念而受到鼓勵消費的資本主義產業的封鎖,而且因提倡順應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整體綜合的研究方法,而與主流意識形態相衝突,因而受到打壓。 
 
  在有關蛋白質的問題上,存在著太多的文化偏見和神秘觀點。人們往往將蛋白質等同於肉食,等同於健康、強壯、甚至是先進文明。近代文明中將自然界的食物鏈與人類社會中的權勢、地位與健康簡單等同起來,所以植物蛋白往往被認為是低等的。但是,“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所謂低品質的植物蛋白,盡管用於合成新蛋白質的速度比較慢,但是很穩定,這種蛋白才是最健康的蛋白,也是身體最需要的蛋白。和動物來源的蛋白質相比,植物蛋白緩慢,但是能穩定地贏得'健康比賽’的勝利。” 
 
  在營養學的問題上,還原論的思路是錯誤認識占統治地位的重要原因。“現在我可以自信地說,公眾對膳食與營養缺乏清晰的認識,其主要原因之一在於某些科學家僅僅強調細節,而不談整體。科學家總是花大量時間去分析某個單獨的營養素的作用,例如維生素A是否能預防癌症,或者維生素E是否能夠預防心髒病,因此他們總是通過高度抽象化或簡單化的分析總結出結論。這種做法實際上低估了自然本身的複雜性。我們總是研究食物中極小的生物化學部分,試圖從中得到廣泛適用的結論,這就導致了研究結果的自相矛盾。而這種自相矛盾的結果導致科學家和決策者無所適從,並進而導致了公眾的困惑、不安和無所適從。” 
 
  長期以來,現代科學與曆史進步的觀念把臂而行。人們總是相信,科學在進步,現代的觀念意味著更加準確、真理和理性的發展,古老的信念意味著迷信、教條和可悲的謬誤。然而,坎貝爾教授通過研究相關曆史,驚訝地發現,在有關膳食與健康關係的觀念上,曆史更像是輪回而非進步,許多情況下曆史是在退步的。當代耗費1億美元的“護士健康調查”項目,最後被證明對於預防乳腺癌沒有任何幫助。而畢達哥拉斯、柏拉圖、塞涅卡早就在批評肉食的危害,其主要思路與今天的認識並無二致。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把膳食作為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主要方式。一方麵癌症等現代富貴病肆虐流行,另一方麵大批關於膳食與癌症等疾病關係的研究著作卻塵封在圖書館中,無人問津。新潮的思想未必比得上傳統的智慧。 
 
  如此看來,《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不僅僅傳播了醫學和營養學的新知識,它還警示我們,隻有掙脫當代社會流行的意識形態的束縛,隻有始終帶著批判的眼光看待科學與工業以及其他當代社會的統治勢力的共謀,隻有我們真正以理性來尊重一切傳統智慧,以毫無偏見的精神來對待世界各民族的多元文化,真相才不會被以科學的名義所蒙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這是全文,供人批判。我覺得裏麵的一些話很深刻有道理。 -tournier- 給 tournier 發送悄悄話 tourni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3/2014 postreply 16:42:34

回複:觀念是對的為啥要批判?又不是中醫。 -勃事後- 給 勃事後 發送悄悄話 勃事後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3/2014 postreply 16:50:47

好,那就改稱討論。這話是向大江川學的,他非常謙虛幽默。 -tournier- 給 tournier 發送悄悄話 tourni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3/2014 postreply 16:53:01

同做1個好的討論者。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3/2014 postreply 17:09:15

這個很難,難於上青天~~~ -隨意- 給 隨意 發送悄悄話 隨意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3/2014 postreply 17:41:53

所謂討論,相當於商量。如此,討論並不難。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3/2014 postreply 23:01:29

批,是批評。評,是評論,評價。判,是判斷,判定。總之,人們必須批評與麵對批評。總之,成年人應具有足夠的判斷力。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3/2014 postreply 17:03:20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隨意- 給 隨意 發送悄悄話 隨意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3/2014 postreply 16:59:13

要循證的話,我建議讀原書,裏麵許多證據和引述的出處,詳實具體。 -tournier- 給 tournier 發送悄悄話 tourni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3/2014 postreply 17:03:09

正讀呢~~~ -隨意- 給 隨意 發送悄悄話 隨意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3/2014 postreply 17:38:43

這世界上的許多辟謠者其實就是真正的造謠者,真相是駭人的,要學會分辨。 -tournier- 給 tournier 發送悄悄話 tourni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3/2014 postreply 17:08:11

問題提得很好,多少人信誓旦旦地以科學的名義向我們灌輸的那些信條,怎麽一夜之間就變成了錯誤的理念,疾病的禍首? -kai2002- 給 kai2002 發送悄悄話 kai2002 的博客首頁 (16 bytes) () 06/03/2014 postreply 17:40:06

因為真相一直被壓製。。。產業集團勢力太大。 -tournier- 給 tournier 發送悄悄話 tourni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4/2014 postreply 03:23:53

---醫生對營養學的無知給病人帶來的惡果實際上是非常令人震驚的。 -probiotic- 給 probiotic 發送悄悄話 probiotic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3/2014 postreply 18:24:42

這也不完全是他們的錯,整個醫學教育就是忽視營養學的。 -tournier- 給 tournier 發送悄悄話 tourni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4/2014 postreply 03:22:13

您這也太省油了吧? -笨狼- 給 笨狼 發送悄悄話 (65 bytes) () 06/04/2014 postreply 08:11:06

醫學就這麽簡單?年輕的醫生學到的理念是對於每一種疾病都有一種合適的藥物。 -kai2002- 給 kai2002 發送悄悄話 kai20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3/2014 postreply 20:31:07

這樣的引述是不夠嚴謹。 -tournier- 給 tournier 發送悄悄話 tourni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4/2014 postreply 03:18:12

科學家僅僅強調細節,而不談整體。這也是西醫的弊端,某些人還沾沾自喜。 -kai2002- 給 kai2002 發送悄悄話 kai20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3/2014 postreply 20:33:20

所以營養學的“新“發現會不斷出現,人們變得無所適從。 -tournier- 給 tournier 發送悄悄話 tourni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4/2014 postreply 03:20: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