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病毒與中毒:

來源: 閩姑 2013-11-20 16:49:0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369 bytes)
回答: 嘴唇老是“上火”,是怎麽回事?若初2013-11-20 06:16:09

上火”、病毒與中毒

(2006-10-23 18:02:51)

 by 方舟子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發現嘴裏長了小泡、潰瘍,牙齒疼痛、出血,咽喉幹痛,身體感到燥熱,大便幹燥……是個中國人都知道你“上火”了,有的地方(比如我的老 家)也把它叫做“虛火”,這似乎是比較“規範”的中醫說法,我查了一下,《辭海》收了“虛火”,但沒有“上火”。然後你想到你可能是吃了什麽“火氣”比較 大的食物引起的,因為據說有無數的食物吃了都容易“上火”。你可能就想到要喝涼茶,或者吃牛黃解毒片(丸)之類的清熱解毒的中藥來清熱、降火。在聽說中藥 不能亂吃之後,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現代醫學怎麽看待“上火”?“上火”了怎麽辦?

    這是一個很富有中國特色的問題。並不是說中國人的身體比較特殊,隻有中國人才會“上火”,而是因為“上火”是中醫對許多症狀的一個籠統、模糊的說法,因素 很多,因此在現代醫學中不可能找到對應的稱呼。例如口腔“上火”症狀,有的可能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2導致的唇炎、口角炎,有的可能是缺乏維生素C導致的牙 齦、粘膜出血,更常見的可能是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有的可能還與新陳代謝、內分泌變化有關。不同的病因要做不同的治療。缺維生素引起的要適量補充維 生素,細菌感染引起的要使用抗菌、消炎藥。

    如果“上火”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的,那就沒有什麽特效藥物了,除了對傷口進行必要的消毒、消炎處理防止繼發感染,主要還是要注意口腔衛生、多喝水、注意休 息,靠自身的免疫抗過去。比較常見的是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腔炎、口腔潰瘍。幾乎所有的人身上都感染了皰疹病毒,而且一旦被皰疹病毒感染上,就別想再把它徹底地消滅掉,隻能終身攜帶它了。要理解這一點,需要知道一點病毒學的常識。

    許多人對病毒是什麽東西一無所知,有的望文生義,以為那是疾病產生的毒素,有的則以為病毒是和病菌一樣的,可以用抗菌素殺死。其實病毒是與細菌非常不同、 也無法用抗菌素殺死的病原體。它們比細菌小得多,結構也簡單得多,一般就是一個蛋白質外殼,裏麵裹著遺傳物質。它們是一類介於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東西,可 以像非生物物質那樣結晶,但是溶解後又能具有活性,而且它們不具有進行生命活動所必備的各種構造,必須寄生在細菌或其他生物的細胞中才能生存。在感染的時候,病毒的蛋白質外殼粘到細胞表麵,然後把病毒遺傳物質注入到細胞當中,利用細胞中的各種“設備”複製病毒遺傳物質,製造病毒外殼,再組裝成一個個新的病 毒。新病毒的數量多到一定程度後,細胞就會死亡、破裂,新病毒就被釋放出來,去感染其他細胞。如果所有的細胞都被感染、死亡,病毒自己也就跟著死去了。所以這種凶狠的感染方式的結果可能是兩敗俱傷。

    皰疹病毒則采用一種溫和得多的方式來與宿主共處。它們在感染細胞後,會讓自己的遺傳物質結合到細胞染色體中,變成染色體的一部分,隨著染色體複製、細胞分裂而一代代地傳給了新的細胞。所以一旦被皰疹病毒感染上,它就變成了永遠潛伏在人體細胞中的敵人,不可能徹底把它清除掉了。這些潛伏的敵人有可能會導致癌變,不過一般來說是無害的。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例如精神壓力大、生了某種疾病),由於某種未知的因素,潛伏的病毒遺傳物質會突然被激活,開始複製新的病 毒,讓細胞死亡、破裂,去感染新的細胞。這時候你就覺得你“上火”了。不過,這個過程一般持續一周左右,然後又恢複正常了。然而,以後病毒還可能再次被激活。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用以去除在細胞染色體中潛伏的病毒,以後也不太可能,所以“上火”是不可能根除的。最先進的藥物隻能做到抑製住病毒的複製,不讓它爆發。

    所以如果你喝了涼茶、吃了清熱解毒的中藥,幾天後覺得“火”被降下去了,其實未必是藥物在起作用,而是自然發生的進程。為了降火而去吃中藥,不僅無益,反 而可能有害——有中毒的危險。這類中藥往往含有有毒物質。例如許多人都吃過的牛黃解毒片(丸)其實是毒片。按照組方,每片(大片)牛黃解毒片含有50毫克 雄黃。雄黃的化學成分為二硫化二砷,遇熱分解變成劇毒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稱的砒霜,口服10毫克即可中毒,100毫克即可致死。即使你吃的牛黃解毒片是由很正規的藥廠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已采取嚴格的質量控製,去除雄黃原料中的砒霜雜質,也並非就可以放心服用了,因為雄黃本身就有毒(雖然毒性不像砒霜那麽大)。根據《中國藥典》,雄黃有毒,常用量為一天50~100毫克,而牛黃解毒片的用量為按藥典規定一天服4~6片,實際服入雄黃200~300毫克, 竟是雄黃常用量的3~6倍。因為服用牛黃解毒片中毒、出現不良反應的並不罕見,例如《中國藥房》在1998年就報道過38例牛黃解毒片(丸)不良反應,認 為可能多由雄黃引起。

    即使服用的牛黃解毒片的量不大,沒有馬上引起中毒,也不能掉以輕心。雄黃中的砷進入體內後,會累積起來,長期服用會導致慢性中毒,對神經、血管、心髒、 肝、腎、脾都能造成損傷。雖然有時候為了治療絕症人們不得不使用毒藥(例如砒霜現在被用以治療某種白血病),但是為了“降火”而去讓自己慢性中毒顯然是不合算的,無異於飲鴆止渴。

2006.10.17.

(《經濟觀察報》2006.10.23.)

(XYS2006102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