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治支原體肺炎--抗生素耐藥率已超過80%,中藥治療MPP不產生耐藥性又安全有效(ZT)

來源: 禦用文人 2013-07-01 12:50:2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140 bytes)
回答: 蔡羽翔父母緊急求助,求轉發:--ZTiwbh2013-06-30 14:25:33

MP對大環內脂類抗生素的耐藥率已超過80%,中藥治療MPP既不產生耐藥性又安全有效,有較廣闊的前景

支原體肺炎中醫診治

 

瀏覽量:2981

  肺炎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由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MP)引起的以發熱為主症的間質性肺炎,是小兒及成人肺炎的常見類型,發病季節以冬春秋季為多,可造成小流行,老幼皆可發病,但5~15歲多發,文獻報道MPP占社區獲得性肺炎的30%~36.7%,約占非細菌性肺炎的30%以上,或各種病原體肺炎的10%~20%,占兒童和青少年肺炎的50%。本病和支氣管哮喘的發作有密切關係,研究表明反複支原體感染可導致肺間質纖維化,並常伴有多器官、多係統的損害,如慢性支氣管炎、嚴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多發性關節炎、神經係統綜合征以及免疫調節功能失常,有50%MP感染者可以合並其他病原體的感染。西醫治療以紅黴素為首選,該藥對消除支原體肺炎的症狀及體征效果明顯,療效肯定,但消除支原體微生物不理想,易出現胃腸道反應,還可造成肝髒損害,且療程長,常使患者難以接受或治療中途而廢。MP對大環內脂類抗生素有較高耐藥性,有報道兒童呼吸道感染者中MP對大環內脂類抗生素的耐藥率已超過80%,中藥治療MPP既不產生耐藥性又安全有效,有較廣闊的前景,已引起國內學者的關注,近年來,采用中西醫結合或單純用中藥治療本病,具有療程短、療效肯定且無毒副反應等特點。

1.病原學和流行病學

曾名為類胸膜肺炎微生物(PPLO),是介於病毒與細菌之間的一種沒有細胞壁的病原體,可通過細菌濾器。它是目前唯一能在無生命的培養基上生長繁殖的最小微生物。在瓊脂培養基中生長時,需要含膽固醇的酵母浸出液及20%馬血清。其菌落很小,很少。支原體肺炎超過0.5mm,肉眼不易觀察。在顯微鏡下菌落呈圓形均勻的顆粒狀,外圍有透明帶。MP呈球形、杆狀和絲狀等多種形態。僅有由三層膜組成的胞漿膜,革蘭染色呈陰性。胞質內含核糖體和雙股DNA。在有氧或無氧條件下生長較其他支原體為慢,接種後5~10天才能見到。能發酵葡萄糖產生乳酸,能產生過氧化酶類溶血素。MP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或氣溶膠傳播,感染後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支氣管炎及肺炎,15%~55%患者無症狀。

2.發病機製

MP的直接侵犯與免疫損傷二者均存在,其損害的嚴重程度及作用時間長短目前尚不清楚,但二者的共同作用結果是可以肯定的。近年研究表明,MPP 的發病與免疫機製有關,主要是自身免疫和免疫抑製,包括體液及細胞免疫。MPP 的肺外表現機製研究認為: MP 抗原與人類的心、肺、肝、腎、腦及平滑肌存在相同抗原結構,當 MP 感染機體後可生成相應組織的自身抗體,並形成免疫複合物引起交叉免疫反應,導致呼吸道及肺外其他靶器官病變,出現相應症狀。而 MPP 則是宿主對支原體抗原免疫應答反應增強的結果,引起宿主反應的抗原可能是多糖蛋白的複合物。機體發生免疫應答時可產生多種細胞因子,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的增強和細胞因子的刺激,引起嚴重的臨床症狀和肺損害,重症 MPP 患兒存在 T 細胞免疫功能紊亂和 T 細胞活化功能障礙。

3.中醫病名

本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四季均發,初期有發熱、幹咳、咽痛、頭痛、關節痛、周身不適等表現,後期有刺激性痙攣性咳嗽、氣促、喘憋、咯血絲痰、斑丘疹及多係統受累表現,從中醫病因學角度看,應屬於外感六淫致病;從其具有傳染性、流行性、以發熱為主症、有衛氣營血傳變規律和傷陰動血、內陷生變等病機特點,可歸屬於“時行疫癘”、“時行疫病”、“肺炎咳嗽”、“肺炎喘咳”、“風溫咳”範疇。我們認為據其傳染性特點可歸屬為“時行病”或“疫癘”範疇,亦符合“風溫”及“風溫肺熱”的特點,如陳平伯《外感溫病篇》雲:“風溫為病,春月與冬季居多,或惡風或不惡風,必身熱,咳嗽,煩渴”。但本病四季皆有,非唯冬春才發,故用“風溫”命名似嫌片麵,故將其冠名為“時行咳嗽”較為妥當,既明確了外感熱病的屬性,以別於非傳染性疾病,又反映出本病以咳嗽為主症的症候特征。

4.病因病機

外感時邪和正氣虧虛為本病的兩大病因,外邪侵襲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時令之風熱、風寒、風燥或非時之感,首犯肺衛,繼則深入氣、營及血分;正氣不足,多因素體薄弱,衛外不固,或因勞倦汗出,一時正虛,或因素食香燥厚味,內有積熱,抗病力弱,外邪乘虛而入,或與內生積熱相合,化火化風,入營動血,肺失宣降,則諸症迭起。

六淫外感,風為先導,挾四季時令之邪上犯,肺為嬌髒,開竅於鼻,上連喉嚨,若肺衛不固,邪氣循口鼻咽喉侵襲於肺,正邪交爭,衛氣鬱遏,肺氣不宣,清肅之令失常,氣逆不降,故為咳喘、發熱、咽痛。風寒、風燥、風熱等邪壅阻於肺,與內有積熱相合,化火生風,上幹肺係,則嗆咳陣發,咳甚麵赤喉啞、喘嗽、驚厥、抽搐;熱入營血,熱迫血行,損傷肺絡,則見斑疹、鼻衄、咯血。恢複期正氣漸複,邪氣衰微,肺熱津傷,肺與大腸相表裏,肺傷津虧腸燥則便秘尿赤、咽幹音啞、幹咳氣短。

5.臨床表現

潛伏期為3周,大多數為15~25天,半數無症狀,最初症狀類似於流感,頭痛、流涕、周身不適,乏力,2~3天後症狀加重,出現發熱,惡寒,咽痛,身痛、咳嗽,初為幹咳,後為頑固痙攣性劇咳,日輕夜重,甚至影響睡眠,咳劇可致麵部浮腫,咳痰色白質粘或膿性痰,有時帶血絲,可伴胸悶、胸骨後疼痛、頭暈、惡心、身起斑丘疹或結節性紅斑。發熱見於80%以上的患者,熱型不定,體溫常在37.8~40℃之間,可呈弛張熱或稽留熱,熱程1~2周。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可持續2~3周,肺炎症狀持續4~6周,後為恢複期,可有持續數周的乏力和全身不適症狀。皮疹以斑丘疹多見,亦可見其他疹型形,多見於軀幹及四肢,15%~20%MPP還可在病程開始後出現多形紅斑。查體:陽性體征較少,嚴重感染者有呼吸困難和發紺,鼻炎常見,15%患者有鼓膜炎,咽後壁充血,頸部淋巴結腫大,肺部聽診可聞及哮鳴音和,偶有濕囉音,有實變者叩診有局限濁音和支氣管哮鳴音。並發症:常與病毒性疾病並發,如EB病毒、單純皰疹病毒腺病毒和麻疹病毒等,亦可合並衣原體、結核和真菌感染。部分病例可伴有胸膜炎、間質性肺炎、中耳炎、心肌炎、心包炎、胰腺炎、關節炎、腦炎、肝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神經係統損害等。MPP引起的腦炎占兒童腦炎的10%~15%,有昏迷、休克、運動失調和舞蹈症,也可有腦脊髓膜炎,5%的格林巴利綜合征由支原體引起。近年來,MPP 重症病例不斷增加,表現為持續高熱,經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治療無效,發生縱隔積氣和氣胸,急性期肺壞死,合並胸腔積液和肺不張。後遺症:少見,可有支氣管阻塞和進展性肺纖維化。

6.影像學特點      

影像學完全恢複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經治療肺部病變和肺功能恢複較慢,病程較長,甚至發生永久性肺損害。有並發壞死性肺炎、肺不張。應用高分辨 CT 可發現 MPP 兒童在病後1~2 年的隨訪,肺部影像異常的發生率為 37%。肺部高分辨CT 異常表現為: “馬賽克”灌注,細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壁增厚,血管分布減少,呼氣相示氣體瀦溜。

7.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7.1 血象:WBC總數正常或稍偏高,約25%患者輕度升高,以中性粒細胞為主。

7.2 尿常規檢查:發熱時可有尿蛋白。

7.3 血清學:CRP 多升高,血清支原體IgM抗體陽性,可確診。

7.4 病原檢查:痰和咽拭子培養陽性率高。PCR方法敏感性強,利於確診。

7.5 X線檢查:呈多形性的浸潤影,可有間質性肺炎或斑片狀融合性肺炎改變,早期間質性肺炎顯示紋理增強和網狀陰影呈節段或小葉分布,為支氣管肺炎征象,肺炎灶4~6周可完全吸收,20%出現胸腔積液,常為單側。

8 診斷標準:

①持續劇烈咳嗽伴發熱,X線所見遠較體征為顯著。如在年長兒中同時發生數例,可疑為流行病例,可早期確診。

②白細胞數大多正常或稍增高,血沉多增快,Coombs試驗陽性。

③青、鏈黴素及磺胺藥無效。

④ 血清凝集素(屬IgM型)大多滴度上升至1∶32或更高,陽性率50%~75%,病情愈重陽性率愈高。冷凝集素大多於起病後第1周末開始出現,至第3~4 周達高峰,以後降低,2~4月時消失。此為非特異性反應,也可見於肝病、溶血性貧血、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但其滴度一般不超過1∶32。而腺病毒所致年長兒肺炎,冷凝集素多為陰性。

⑤X線檢查有以下4種改變:①以肺門陰影增濃較突出;②支氣管肺炎改變,以右肺中下野為多; ③間質性肺炎改變,呈網狀或條索狀由肺門向中外帶放射,周圍有小片薄影或粟粒狀陰影;④部分病例出現大片陰影,密度不均勻,呈節段狀分布。少數為大葉性陰影,多在下葉。往往一處舊病灶吸收,另處新病灶又出現。

9.治療

MP感染是自限性疾病,未經過治療的約10天內症狀緩解,但是咳嗽和囉音的消失更緩慢,抗生素治療可以盡快緩解臨床症狀。而且,盡早治療和用有效劑量、足夠療程(14天)的大環類脂抗生素治療可以防止肺彌散功能異常,由於MP無細胞壁,它對青黴素和其他作用於細胞壁結構的抗生素均不敏感。抑製細菌合成抗生素,如四環素和大環類脂是治療MP感染有效的抗生素。大環類脂是治療兒童MP感染的首選,眾所周知四環素對8歲以下兒童應用受到限製。近10年,幾種新的抗生素如阿奇黴素、克拉黴素、林可黴素治療MP感染有效。靜脈應用大環類脂抗生素對MP敏感有效。四環素和紅黴素成人劑量2g/日,分次口服,氟喹諾酮類藥物亦可應用。

10.中醫分型證治

10.1 急性期:

邪侵衛表:頭痛身痛、周身酸楚、咽痛流涕、嗆咳時作,納呆、胸痛隱隱,舌淡紅苔白,脈浮或浮數。治法疏風解表,宣肺利咽,方用《疫喉淺論》清咽湯加減,藥用荊芥、防風、桔梗、杏仁、薄荷、南沙參、牛蒡子、前胡、生甘草;風寒表證突出,惡寒身痛鼻塞涕清者加麻黃、細辛;風夾濕邪,見身重酸困惡心者加蒼術、藿香;風熱表證明顯者加雙花、蘆根。

邪熱壅肺: 壯熱咽痛,嗆咳頻作,痰黃或白,質粘難咯,胸痛自汗,煩渴便幹,舌紅苔黃,脈細數或滑數。治法泄熱解毒,清肺止咳,方用加味麻杏石甘湯:麻黃8~10克、杏仁12克、生石膏20~35克、魚腥草20克、毛冬青20克、炙百部15~20克、川貝母6克、炙甘草8~12克。若熱重加山梔子、雙花、青黛;痰粘咳甚加瓜蔞皮、金蕎麥、紫菀;咽痛加射幹、僵蠶、桔梗,胸痛加地龍、僵蠶,內有積熱,腹脹便秘者加生大黃、檳榔。壯熱不退可靜滴清開靈注射液40~60ml/日。

邪犯氣營:壯熱不退,身熱夜甚,斑疹隱隱,心煩汗出,咳嗽不止,痰黃帶血,口渴咽幹,舌紅絳苔少幹,脈細數。治法清氣涼營,肅肺化痰,方用清營湯和清氣化痰湯加減,藥用生地、生石膏、丹皮、玄參、麥冬、水牛角、杏仁、瓜蔞、膽星。斑疹隱隱加紫草、升麻;咯血加茜草、藕節、白茅根,夜間熱甚,手足心熱加青蒿、連翹,或口服瓜霜退熱靈膠囊、熱炎寧顆粒。

10.2 恢複期

燥熱陰虛:低熱綿綿,或午後低熱,幹咳無痰,痰中帶血,口幹不欲飲,聲嘶咽痛,舌紅無苔,脈細數,治法養陰清肺,方中加味沙參麥冬湯:麥冬、沙參、玉竹、桑白皮、枇杷葉、百合、川貝、白前、百部。加減:幹咳頻頻加烏梅、阿膠斂肺止咳,或口服養陰清肺口服液;潮熱盜汗加青蒿、鱉甲滋陰除蒸,痰少咯之不爽加旋覆花、紫菀,或合止嗽散。

肺脾氣虛:發熱已罷,咳痰稀白,輕咳無力, 神疲納差,腹脹脘滿,手足不溫,便溏,舌質淡紅、苔白膩,脈細無力。治法益氣健脾化痰,方用六君子湯加味:黨參、白術、茯苓、陳皮、半夏、甘草、焦三仙、山藥。加減:納差腹脹,加佛手、蘇梗,汗多神疲加黃芪、五味子,痰稀多沫加細辛、幹薑;平素易感冒加黃芪、白術。

MPP在世界上大多數地方呈現地方性流行,MP感染呈亞急性漸進過程,臨床症狀從上呼吸道蔓延至下呼吸道,PCR 和血清IgM的聯合應用是確診的敏感的和方便的方法,血清IgG檢測具有流行病學意義。治療MP感染選擇大環類脂抗生素,可以縮短臨床症狀持續的時間。中醫從正虛邪侵兩方麵辨證,分急性期和恢複期兩期,治療概括為邪侵衛表、邪熱壅肺等五個證型,配合西藥大環內脂類抗生素以及生活調養,可縮短病程、改善症狀,提高療效。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