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分為
經絡學說-陰陽理論,原生,結構
髒腑學說-五行理論,衍生,功能
你會發現我在談經絡結構、物質、物質狀態、結構功能,而不是用五行理論的相生相克,其本質隻是一種類似於現代醫學的因機論的還原視角。
而藥物理論我是跟艾灸一起走的,核心內容隻有寒熱,他們的判斷適用方法的脈象也是一致的,隻是艾灸是部分經絡,而藥物是全部的經絡,全部經絡也可以用艾灸,費勁而已,但部分經絡不能用藥,會顧此失彼。
所以,我們隻用寒熱,或者手足,不用性味歸經。其實古人的歸經也是功能性的,利尿就說過腎經膀胱經,這是不對的。
這裏有個前提,就是,盡量避免功能性描述,因為這個非常主觀,而結構存在是客觀的。這是證偽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