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感覺:自己怎麽開心就怎麽活,愛怎麽折騰都行。
上了年紀在簡中壇逛的人幾乎都是出國的第一代移民吧,絕大部分都放棄了國內相對優越的工作,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都是從零開始,這個零不僅是幾近零存外幣(我當年帶了加國要求的1萬加幣,每次買東西都心裏換算著,能不花就不花),零認識的熟人和朋友,零相等工作的機會,一些隨行的家人可能是零語言,零熟悉的社會和人文環境。
隨後的很多年,我們打拚,不要命的工作,買房買車,養大兒女,啥時候真正的為自己活過?
我不屬於敢冒險的人,知道自己的缺陷,就不跟那些敢冒險而富裕起來的朋友比,過去的好盆友圈,太多千萬級別的,出國這麽多年,很多已經疏遠,這不奇怪,不在同一個社會和文化圈子,每天看到的聽到的都不一樣,經常聊天說啥?
能提前退休已經非常幸運,畢竟不用再上夜班,過去2年,不旅遊的日子,幾乎每周一個班,而今年我放慢了上班的步伐,4個月隻上了5個班。雖然銀幣收在手裏感覺很好,但想起上班的頭晚要吃安眠藥才能入睡就放棄了,身體要緊。蠻多器官都有點在醫生眼裏不值得一提和隨訪的小問題,照他們的話說,啥東西老化了都會出點問題,不影響運作就不要操心,除了安眠藥(幾乎不吃了),還沒有吃其他藥。
壇子裏上了年紀的人應該都不會為錢操心了,過了退休年齡還在上班的,一是為了錢,二是為了社交,三是喜歡工作,不知道不上班如何度日;我知道某80多歲的護士,FT,工作就是她的全部,退休她會抑鬱致死;其實國內知識份子退休返聘的非常多,80多90多還掛職上班的也有,國家級人才,單位需要他們的名氣。因為有這份工作的支撐,他們才開心長壽,不是每個人都認為跳舞跑步養生才是長壽的。
當然壇子裏有我羨慕的人,比如4姐和姐夫,70多歲那麽多愛好隨春夏秋冬而變,活的那個瀟灑!還有越王和幕兄,對健身的那股執著;Lawattaction 的瑜伽做的那個美!我雖然喜歡爬山走路健身,也有點毅力,但沒有他們的天賦,那就按自己的喜歡來做,除非睡不好特別累,每天堅持做些喜歡做的運動,動起來比坐著躺著總要強點。
我喜歡健身做點重量,最近開始跟視頻跳舞瑜伽(幾乎3年沒跳了),能跳出一身臭汗;重揀靜坐,養心安眠;喜歡看書聽書,圖書館裏有下載不完的各式書籍;看喜歡的視頻,玄學是我的最愛;這一年喜歡上學語言,現在已能看懂聽懂A1-B2的法語;更喜歡旅遊,尤其自己研究路線,從中學很多東西。
為自己而活,怎麽開心怎麽活,我很多同事從中年開始就這麽做,有的喜歡買名牌衣服包包手表等(幾十個的屯);喜歡紋眉做頭發做指甲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有的喜歡看球賽看戲劇;有的像我一樣喜歡旅遊。
我LD喜歡車,從小培養的興趣,很長時間我家的車都是他保養換舊的零件;有時候我感覺他喜歡折騰,新SUV,到家第一周就換軸承放低底盤;去年底買的小跑車,這幾周在折騰加固防噪音,看他疼著的老腰彎曲著折騰,都懶得心疼,千金難買人願意,我要真說啥人家反倒不開心了。
所以在我看來,上年紀的人為自己而活沒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可能複製別人的模式,自己怎麽開心怎麽來,別效仿他人,別氣餒,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好。
上周看到這個視頻,她和一個東北老叔經常給周圍鄰居和親戚們做吃的,還買了輛國內的三輪車,周六在鎮上擺攤賣自家作的各地中國口味,婆婆公公可喜歡了,看她統計的收入,那根本是貼錢的買賣,但是那個中國大叔和她家公公婆婆,真正享受那種樂趣,大叔一口中文跟白人黑人印度人交流,一點尷尬都沒有,感覺他們也聽的懂,那個快樂!怎麽願意怎麽來。
假如視頻沒顯示:視頻博主是: bobo 在美國。
洋洋灑灑一大篇,似乎為了想做眼袋手術開脫,哈哈,網上誰也不認識,為啥?自以為我行我素慣了,心理還是不夠強大。
昨天去中國店,發現那裏有香椿賣,小小一束 $9.99,俺家那麽多香椿樹,香椿芽可賣好幾百塊了,哈哈哈哈,不賣,送人;我真應該開發另一個愛好,到鄉下買塊底,做香椿基地,春天賣香椿,同時賣薺菜,韓國店的薺菜可老貴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