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穴位,所謂治本的穴位,叫做照海穴,照海是足少陰腎經的穴位,這個穴位的本質或者叫做穴性是滋陰清熱,而且照海穴的位置臨近於我們的足踝。
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內踝高點內踝尖,從內踝尖垂直向下向足底的方向大約零點四寸,就是拿著手往下找到這個內踝尖下方內踝的下緣,再向下零點四寸,有一個明顯的凹槽,在這個凹陷之內就是照海穴,拿這個手拇指的側麵點過去會有明顯的酸脹感。
既然是治本的穴位,就不會立刻見效,需要堅持的時間長一些。晚上是養陰滋陰最好的時間,所以建議大家在晚上的時間點揉照海穴,每天晚上一側點揉5—10分鍾,再點揉另外一側5—10分鍾,這是治本。
咽幹口幹也是走手太陰肺經的,可以選擇手太陰肺經在手腕部的一個穴位,這個穴位叫做列缺穴。這是一個治標的穴位。
一個手上的靠近於手腕部的, 手太陰肺經的列缺穴,一個腳踝部的足少陰腎經的照海穴,兩個穴位想配合在一起,這兩個穴位搭配在一起稱為 “八脈交會穴”,是我們古代非常著名的兩兩搭配的穴位當中的經典,專門治療咽、喉嚨、口腔出現這種陰虛火旺、幹燥、幹癢、疼痛等等這樣的症狀。
晚上點揉照海穴,白天點揉列缺穴,有這兩個穴位還不夠,我們再加上一個穴位,在我們嘴唇的中間向下有一個凹陷,在這個凹陷之內的穴位叫承漿,承就是上承於此的意思,漿就是瓊漿玉液,指的是我們身體當中陰液的精華部分。如果現在有這個口腔比較幹燥的情況,就用你的食指點在承漿穴上,輕輕地點揉,馬上口腔裏的液體就像泉水一樣湧動出來。